勞冬梅 吳志鴻 伍艷紅 黃春蓮 黃麗莉
摘 要 百香果被譽為“百果之王”,近年來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如今已經(jīng)在廣西凌云縣有300 hm2土地種植。百香果的種植和病蟲害防治均需要掌握獨有的技術?;诖耍治霭傧愎N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為種植果農(nóng)提供生產(chǎn)技術和經(jīng)驗上的借鑒。
關鍵詞 百香果;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廣西凌云縣
百香果又被稱為洋石榴、西番蓮,因其果汁能夠散發(fā)出石榴、菠蘿、芒果等十多種水果清香,故名百香果。原產(chǎn)于巴西,現(xiàn)在廣泛種植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兩廣地區(qū),如今在廣西凌云縣已經(jīng)有300 hm2土地種植。百香果營養(yǎng)豐富,是老百姓非常喜愛的水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根、莖、葉皆可入藥,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因此經(jīng)濟效益非常高。因其當年種植當年收益的優(yōu)點,被選為“短、平、快”的精準扶貧項目。目前,百香果種植技術的推廣在我國還不夠成熟,尤其是苗木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還需要加強技術培訓力度。
1 百香果栽培管理分析
1.1 種植地選擇
1.1.1 溫度
百香果不能種植在有霜凍的地區(qū),溫度過低會死亡。年平均溫度18~22 ℃的區(qū)域為最適宜種植區(qū)。
1.1.2 土壤
排水良好的稻田和坡地均可種植,以坡度小于20°、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pH值5.5~6.5、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地塊為佳。百香果為淺根系植物,對土壤成分要求并不高,其厚度不能淺于30 cm。
1.1.3 水分
年降雨量800 mm以上,掛果期要求無嚴重干旱。
1.1.4 光照
百香果原產(chǎn)熱帶,因此要求光照足、通風好。
1.2 整地、定植管理和品種選擇
1.2.1 整地翻耕
稻田翻耕后起高畦、高墩種植,山坡地全墾后按水平線起畦,畦兩頭挖蓄水坑,防止水土流失。對種植園要配以完善的道路和水利系統(tǒng)。排灌系統(tǒng)要采取“能排能灌”的原則,并與道路系統(tǒng)相結合。
1.2.2 定植坑
需要科學地規(guī)劃種植行向和定植點。一般情況下,平地和坡地的種植行向要根據(jù)東西朝向和等高線的方向來決定。種植規(guī)格為:行間距3 m,株距2 m,每667 m2種植90~110株。百香果種苗定植后表土回填,穩(wěn)定根系,保證有充足的營養(yǎng)成活。
1.2.3 施基肥
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多元素復合肥(菌肥)為輔。每株每穴用百香果專用肥2.5~3.0 kg,與泥土拌勻填滿種植穴,稍凸起,再用表土壘成高30 cm、直徑70 cm左右的高墩面,上蓋黑膜保溫,防雜草擇機種植[1]。
1.2.4 品種選擇
目前凌云縣主要種植的品種有紫香1號、臺農(nóng)1號和芭樂味黃金果。推薦采用無病毒的嫁接苗或扦插苗。
1.2.5 種(定)植時間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以春季及秋季最適宜。春植:2—4月,種植時間應選陰天或雨后晴天進行。秋植:10—11月,可采用網(wǎng)室育大苗或田間用防蟲網(wǎng)罩保護。
1.2.6 種(定)植方法
栽苗時要適當剪除老葉,營養(yǎng)袋要破袋取出,不能埋入土中。定苗時用適量腐熟有機肥與砂壤土拌勻,作定植土或蓋土。定植時分層填土,踏緊壓實。最好把苗木按高矮、大小和根系好壞進行分級,壯苗和弱苗分開待植,方便日后田間管理;栽后及時澆定根水。新挖的定植穴,栽時苗根頸略高出地平面8~10 cm,栽后理出樹盤,并覆蓋草或薄膜保溫保濕。
1.2.7 搭棚架
選擇合理的時間進行搭棚架工作,平地采用水平棚架,緩坡地采用人字架。棚架高度1.8~2.0 m,立柱材質為水泥柱、木材、鋼材和纖維材料等,水泥柱(或竹、木樁)80~100根,線采用鐵線、壓膜線等。
1.2.8 定植后水分管理
種植之后一定要澆透定根水,確保其有充足的水分存活,并起到降溫的作用。
1.2.9 百香果苗期的整形修剪
搭建籬架之后,在開枝散葉過程中需要插竹竿引苗上棚架搭架子,主蔓尚未上到棚架前,要馬上除去生長側芽,讓主蔓有充足的營養(yǎng)維持生長,并將身軀穩(wěn)定在棚架上,激發(fā)百香果快速開花結果。
1.3 水肥管理
1.3.1 水分管理
百香果喜熱、喜光、喜濕,怕干燥積水,因此開花前后要充分做好排水灌溉工作,既要保持土壤水分,又要避免積水,可以在種植畦面上覆蓋稻草或薄膜來保持濕潤。
1.3.2 施肥管理
施肥分為生長期和開花期,在生長期要待種植10 d后,每隔20 d施入1次復合肥,每株復合肥的重量為0.1 kg。開花期間的百香果,可分為開花前期和開花后期2個階段,前期要每株施入0.1 kg的鉀肥和0.1 kg的尿素為花芽分化提供能量;開花后期百香果進入結果階段,每株要施入5.0 kg的腐熟人糞尿和0.1 kg的鉀肥。采果后,還要每株施入0.1 kg的復合肥和0.2 kg的尿素來幫助百香果恢復生長[2]。
2 百香果病害防治分析
百香果種植過程中主要有4大病害,即病毒病、莖基腐病、疫病和灰霉病。這些都是制約百香果產(chǎn)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首要問題,需要重點進行防治。
2.1 病毒病的防治
2.1.1 病癥
目前可感染百香果的病毒有近20種,其中對生產(chǎn)為害較大的有6種病毒病,分別為木質化病毒、胡瓜嵌紋病毒、果斑紋病毒、漣葉病毒和黃花葉病毒。這些病毒病在百香果的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有可能發(fā)生,可以為害葉片和果實。受害葉片呈花葉狀,出現(xiàn)黃綠相間的花葉癥狀;在嫩葉上更為明顯,頂部嫩葉卷曲,老葉褪綠;果實受害后,會縮小畸形,果皮變厚變硬,果肉少或無。病毒病可由機械傳播,即由傷口傳入健株,在進行摘心、除芽和修剪時均可傳播。此外,也可由芽蟲媒介傳播。
2.1.2 病毒病綜合防控技術
每年春季和秋季晝夜溫差較大,百香果容易感染病毒,而該病害的主要傳播源為蚜蟲,要及時進行防御。百香果病毒病藥劑防治效果不佳,唯有通過種植無病毒苗和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來解決。1)每年12月底至翌年3月砍除全園老株(一年一種),重新整地,清潔噴藥;2)在2—4月種植無病毒嫁接苗;3)在生長周期內進行控蔓、修剪等,實行一株一剪,修剪一株結束后,在消毒液(高錳酸鉀、肥皂液)內進行消毒5 min,才可修剪第2株。4)避免在果園或附近種植茄科、瓜類或豆類等可能的病毒寄主作物;5)加強果園田間巡察,發(fā)現(xiàn)病株,立即清除;6)藥物防治,選擇菇類蛋白多糖、辛菌胺乙酸鹽、鹽酸嗎啉呱、噻蟲嗪混合液和蕓薹素混合使用,噴灑方法為莖葉正反面全覆蓋,要達到藥水往下滴的效果才行,噴灑次數(shù)為2周一次,如噴灑農(nóng)藥后遇到下雨,應該等天晴后再重新噴灑一次,特別是在蚜蟲高發(fā)期的秋天,用高濃度的氧化樂果來進行噴灑,從而根除病毒傳播源。
2.2 莖基腐病
2.2.1 病癥
莖基腐病為真菌性病害,原擔孢子在土中越冬;發(fā)病條件:氣溫18 ℃以上、濕度適合時孢子萌發(fā)繁殖,病菌好氧怕陽光;病菌在近地面有傷口的莖基部侵入,初侵時出現(xiàn)褐色病斑,病體逐漸擴大,表皮輸管逐漸被侵蝕腐爛,大量掛果后被害植株葉片開始出現(xiàn)淡黃色,然后枯萎至枯死。莖基腐病可通過種苗、風、水流傳播。
2.2.2 莖基腐病防治技術
1)種植抗病品種,盡量避免連作;2)搞好園間排水系統(tǒng),降低田間濕度;3)減少機械損傷,清除病死株;4)種植抗莖腐病的黃色品種作為砧木的嫁接苗;5)搞好排灌,起高畦、高墩種植,避免水傳播病菌;6)春季氣溫穩(wěn)定在12 ℃時,扒開莖基部泥土,裸露根部皮層曬蔸。
還可通過藥物進行防治。1)土壤消毒:春季每月和大雨后用藥劑淋蔸一次,每株0.5~1.0 kg/次;藥劑配方為50 kg水+敵克松100 g+高錳酸鉀5 g+硫酸鋅150 g,或易除噻霉酮100 mL+高錳酸鉀5 g+根寶100 mL+水50 kg。2)冬季清園:冬季落葉后至萌芽前用波美石硫合劑2~5度全園噴灑。3)初發(fā)病時:扒開莖基部土壤,刮除病部,藥劑涂抹傷口;藥劑配方為好愉快噻霉酮100 mL+惡霉靈100 mL+硫酸鋅10 g+水5 kg。
2.3 疫病
2.3.1 病癥
疫病為害葉片、果實、花和莖。葉片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水漬狀病斑,擴展迅速,導致輕腐和落葉。果實受害時也出現(xiàn)水漬狀淡褐色規(guī)則病斑,逐漸擴展到全果表面,導致落果,高濕時,落果生出白色菌絲,最后全果腐爛。疫病也會引起根腐,最初由根冠處開始,樹皮初為褐色,后轉紅褐,組織崩潰,皮層組織也開始腐爛,露出纖維。腐爛部分向上蔓延引起莖腐,向下延伸則引起根腐,最后全株萎凋枯死。
2.3.2 防治措施
農(nóng)業(yè)防治:高廂、高土墩種植,改善果園通風透光環(huán)境。藥劑防治:雨季來臨前噴1次,1∶200波爾多液預防,發(fā)病后,用甲霜·霜脲氰1 000倍液或甲霜·錳鋅、氟吡·代森聯(lián)(疫清)、霉達寧、烯酰嗎啉·霜脲氰、飛爾泰(烯?!み吝蛎丫ィ┛寺丁ゃy法利輪換施用防治。
2.4 灰霉病
2.4.1 病癥
灰霉病病菌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強,既可以從活體的植物組織中攝取營養(yǎng),也可以在死亡的殘體中生存,屬于半活體營養(yǎng)型病菌?;颐共〔【钕矚g侵染花、幼果和轉色成熟期的果實。在花器上的一些分泌物會刺激病菌快速繁殖,幼嫩的表皮或成熟期的果實上一旦有傷口出現(xiàn),病菌就會乘虛而入?;颐共〔【鷱臍埩艋ò晏幥秩牍麑嵉母怕首畲?,占所有侵入的86.27%~91.61%。灰霉病病菌可以在土壤、植株、立柱以及吊線上存活棲息,通過氣流、雨水、農(nóng)事操作等途徑傳播到植株上,一旦條件合適,就迅速萌發(fā)侵染。
2.4.2防治措施
藥物防治為主,嘧霉胺、異菌脲、腐霉利、克霉靈、抑霉唑、嘧霉胺、霉特靈、啶酰菌胺、嘧菌環(huán)胺或露娜森等800~1 200倍液進行防治。
3 百香果蟲害防治
3.1 地下蟲害的防治
給百香果造成傷害的地下害蟲主要包含蟋蟀、地老虎、溝金針蟲、螻蛄和蠐螬等。這些地下害蟲對百香果的傷害主要是為害根部后,使其失去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防治方法用藥劑防治,可選擇菊酯類與殺菌劑一起混合噴灑畦面??茖W生態(tài)的撲殺方法有安裝黑光燈進行誘殺[3]和毒餌誘殺。
3.2 地上蟲害的防治
百香果的地上蟲害主要有柑橘小實蠅、咖啡豹紋木蠹蛾、蚧蟲類和薊馬等,蟲卵產(chǎn)在果實上,幼蟲以果肉為食,吸取營養(yǎng),讓果實腐爛脫落,造成嚴重減產(chǎn)。具體的防治策略有利用青蛙等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掛綠板和黃板防治蚜蟲、薊馬等進行物理防治;噴灑氧化果樂等藥劑來進行化學防治[4]。
4 結語
在百香果的種植中,需要注意氣溫、排水、陽光、行間距以及疏密度等,在病蟲害防治中,要以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對不同的病蟲害對癥下藥。平時要多觀察、多留意,做到提前預防,通過生物法、物理法等盡可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
參考文獻:
[1] 謝維漢.百香果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J].南方農(nóng)業(yè),2017,11(11):9,11.
[2] 陸吉美,羅云芝.百香果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9(9):67.
[3] 黃翠萍.百香果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19(3):28-30.
[4] 黃春優(yōu),楊春果,陳科.初探百香果在山地的無公害優(yōu)質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6,36(23):129-13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