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輝煌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一千多年前白居易這句詩,讓“浮梁茶”揚名天下。歷史上的浮梁,享有“瓷之源、茶之鄉(xiāng)”的盛名。浮梁產茶始于漢代,盛于唐宋,當時是全國主要產茶區(qū),貿易占全國四分之一,曾創(chuàng)造過“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的盛況。早在1745年,浮梁茶就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1915年,浮梁茶與茅臺酒等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獎。
浮梁茶的輝煌歷史并非偶然。浮梁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與安徽黃山毗鄰,位于北緯30度“世界綠茶金三角”,這種環(huán)境下產出的浮梁茶品質中國一流。
隨著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以及江西省內優(yōu)質名茶的迅速發(fā)展,茶葉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此一時彼一時,因此浮梁茶急需走上“復興”之路,走出當代的產業(yè)發(fā)展之路,重續(xù)歷史的輝煌。
2018年起,和君集團蔣同團隊為浮梁茶提供戰(zhàn)略和品牌咨詢服務。
另眼看浮梁:不只是前月浮梁買茶去
景德,曾是浮梁一個鎮(zhèn) 景德鎮(zhèn)古時也稱昌南鎮(zhèn)(昌江之南,昌南英文china,即指瓷器,更指中國),歷史上長期屬浮梁縣管轄。宋真宗景德元年,因鎮(zhèn)產青白瓷質地優(yōu)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沿用至今。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zhèn)解放,與浮梁縣劃開建市。1960年,浮梁縣建制撤銷。1988年10月11日,重置浮梁縣。
中國瓷器的“高嶺土、窯里釉”,均在浮梁。高嶺古礦遺址,被世人稱為國際陶瓷文化圣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窯里(現(xiàn)稱瑤里)西漢建鎮(zhèn)迄今已有2000 多年歷史。窯里保存有多處古窯遺址以及大量的古礦坑、古水碓等遺跡。
中國唯一五品縣衙 浮梁縣在古代下轄瓷都景德鎮(zhèn),出產瓷器與茶葉,貢賦多,屬于上邑,知縣官居五品,高于一般的七品縣官,因其縣衙的建筑規(guī)制較高,被譽為“中國第一縣衙”。古縣衙保存完好,不僅保持了衙門特有的威嚴氣勢,又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麗之美。
佛印故里,在浮梁 “有僧皆佛印、無客不東坡”,佛印與蘇東坡交誼,膾炙人口。佛印是浮梁人,曾為地方官,二十八歲出家。佛印與純粹的佛教僧人風格不同,其行動與思考具有強烈的世俗意識。他經常參加酒宴而高談闊論。結交的朋友中,僧人反而較少,倒是與士大夫官僚常相往來。頗有三教兼容、形成一宗的氣概。浮梁縣現(xiàn)有佛印學習禪法的寶積寺。
蔣同團隊眼中的浮梁茶
源點:茶瓷同輝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主要是絲綢、陶瓷、茶葉。元朝時在浮梁設立瓷局,建有專燒御器的樞府窯。浮梁是名副其實的“瓷之源、茶之鄉(xiāng)”。
金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1915年,浮梁縣所產的工夫紅茶在第一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獎。中國人對巴拿馬金獎認知度高,巴拿馬金獎榮譽茅臺酒用的最好,這一點浮梁茶要向茅臺酒學習。
品質:六萬畝有機茶園
2019年,全縣茶園總面積達19.52萬畝(可采面積15.3萬畝),其中有機管理標準6萬畝。中國約4000萬畝茶園,有機茶不到100萬畝,有機茶園比例不到3%,而浮梁縣有機茶園面積比例高達30%,這一成績在全國數(shù)一數(shù)二。
國保:萬余棵櫧葉種古茶樹
浮梁縣森林覆蓋率81%,是國家級生態(tài)縣。浮梁保存了大面積的櫧葉種古茶樹,這在灌木中小葉種茶樹中極其珍貴(云南普洱茶是喬木大葉種),已列入國家保護名錄。
戰(zhàn)略切入點:櫧葉種古茶樹
如果按照老十大名茶的標準(西湖龍井、碧螺春等),普洱茶就是劣等茶。如果按照龍井43號茶樹標準,云南大葉種茶(古樹茶)不值錢(曾經云南政府為追求茶園標準化規(guī)?;?,砍掉很多古茶樹大茶樹)?,F(xiàn)在云南政府重新認識到了大葉種茶的價值,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產業(yè)之路,普洱茶的產值超400億,遠非西湖龍井可比。
競爭不是為了打敗對手,而是創(chuàng)造新的市場,如果你(產品)是獨一無二的,整個世界都會為你敞開大門。
全國有1000多個縣產茶,江西有65個縣產茶。浮梁茶必須與江西省內茶葉(尤其是“四綠一紅)”形成差異化,打造自己的“獨一無二”,才能實現(xiàn)品牌與市場的轉化,實現(xiàn)政府政策與商業(yè)價值的轉化。
浮梁茶的獨一無二體現(xiàn)在哪里呢?經過產業(yè)調研和競爭分析,蔣同團隊認為,完全可以運用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手段和科學的產業(yè)體系,提升“櫧葉種”產業(yè)價值,超越現(xiàn)有競爭,創(chuàng)造新的市場。
1.“櫧葉種”具有獨一無二的品質,可以極大化的獲得消費者口碑
種是萬物之本。櫧葉種是黃山地區(qū)獨特茶樹品種,適應性和抗逆性強,內含物豐富,酶活性高,最適合適制紅茶和綠茶。櫧葉種制做的工夫紅茶,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回味雋永,具有的獨特高氣。櫧葉種制作的綠茶,色綠潤,香氣高爽,味鮮醇。因為品種優(yōu)質,全國各茶區(qū)都有引種栽培。在國外,櫧葉種早在1848年開始就被英國人福均引種到印度等國種植,解放后多次被作為良種引種到國外。如今,在格魯吉亞、俄羅斯、印度、日本、越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東非諸國均有種植。
用“櫧葉種”制作的祁門紅茶,以其高香形秀著稱,是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獨樹一幟,百年不衰。
地理上,浮梁與徽州(現(xiàn)叫黃山市)祁門相鄰;文化上受徽州文化影響甚大,浮梁出了很多大徽商;浮梁茶與祁門茶同出一山(黃山山脈)、同種工藝,浮梁過去產的茶叫祁紅,現(xiàn)在還在為祁紅提供原料。
但是“櫧葉種”至今還只是學術名詞,如何轉化成為商業(yè)價值?浮梁縣率先行動,打響了“櫧葉種”品牌,讓“櫧葉種”從行業(yè)認知跨到大眾認知,祁門縣也受益。如果祁門縣也能一起推廣“櫧葉種”,兩縣跨省合作,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國家也鼓勵區(qū)域合作。
2. 浮梁“櫧葉種”古茶樹成規(guī)模,具備全國性競爭優(yōu)勢
我國曾經一度因為追求數(shù)量、產量,大量的櫧葉種古茶樹、老茶樹被砍伐,換成無性系規(guī)?;鑸@。世界范圍內褚葉種古茶樹、老茶樹所剩無幾,幸運的是,浮梁縣尚保留了大面積的褚葉種古茶樹、老茶樹。
“茶葉跟其他植物不同,越采越旺。在保護中開發(fā),在開發(fā)中保護。”浙江大學博導、著名茶學專家梁月榮教授如是說。古茶樹做成產業(yè)的,目前只有“云南普洱茶”和湖南的“保靖黃金茶”,浮梁有機會擠進全國前三。
浮梁縣掛牌保護的百年以上“櫧葉種”古茶樹有千畝,蔣同團隊隨浮梁縣茶葉部門上山考察,在浮梁與祁門相鄰的山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櫧葉種”古茶樹、老茶樹,少說也有上萬畝。此外,浮梁縣的現(xiàn)代茶園絕大多數(shù)是“櫧葉種”后代,浮梁縣在“櫧葉種”的資源上有規(guī)模優(yōu)勢。
3. 有了“櫧葉種”,產業(yè)發(fā)展更好整合資源
產業(yè)發(fā)展最終拼的是產業(yè)組織和資源整合能力。政府把資源的價值挖掘提升了,各路諸侯、各路資本不請自來;而資源價值不挖掘、不提升,請了也不會來。
普洱茶發(fā)展得好,得益大量的社會資源進入;安吉縣設立安吉白茶產業(yè)基金,政府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推動產業(yè)升級發(fā)展;宜賓市通過五糧液鄉(xiāng)村振興基金,發(fā)揮資金、平臺和渠道優(yōu)勢培育茶葉大品牌。
同比江西65個縣的名茶,浮梁“櫧葉種”不但品質上更有競爭力,產業(yè)上也更有想象力,更容易吸引各方資源的興趣。
浮梁茶,正在復興
規(guī)模與特色共求、品牌與效益齊追
2019年,全縣茶園總面積近20萬畝,其中高山茶園面積5萬畝,達到有機管理標準茶園6萬畝。品種以本地群體種(櫧葉種)、櫧葉齊、浙農117為主,福鼎大白、迎霜等為輔。2019年,茶葉生產總產量達萬噸,一產產值7.35億元,綜合產值17億元,浮梁茶進入全國主要城市和渠道。
2019年,浮梁茶品牌評估價值23.76億元,列全國107個區(qū)域公共品牌第27位,列江西“四綠一紅”第二位。浮梁茶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最具品牌資源力的三大品牌”(江西唯一上榜品牌)“江西農產品‘十大區(qū)域公用品牌”“第四屆亞太茶茗大獎特金獎”。浮梁縣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魅力茶鄉(xiāng)”“中國茶業(yè)百強縣”“2019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范縣”榮譽稱號。
市場主體茁壯成長、茶農增收致富
2019年全縣有茶葉企業(yè)75家、專業(yè)合作社162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yè)7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è)23家,部級茶葉合作社3家,省級專業(yè)示范社4家。茶農隊伍6.1萬人,人均涉茶收入12000元。
浮梁茶,外形以緊、細、圓、直而著稱;色澤以干顯翠綠、濕顯金黃形同瑪瑙色而特別;香氣以板栗、蘭花香而獨有;滋味以醇爽、潤喉、回甘而珍貴;做工以精細獨特而聞名。除浮梁茶之外,浮梁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主要有天然野生粉防杞、海金砂、大活血、臺烏、黃精、百部、靈芝、前胡、桔梗、七葉一支花、玉竹等,都是道地中藥材,它們質優(yōu)、蘊藏量大,各類中藥材年產量在200噸以上。這些優(yōu)質的特產資源將會推動當?shù)禺a業(yè)發(fā)展,為浮梁帶來無限商機。
2020年浮梁茶乘勢而上,必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