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偉
何偉,《家教世界》雜志特約作者,福祿貝爾幼兒園園長,福祿貝爾繪本館館長。
時下很流行“斷舍離”,因為有特別的市場需求,這還應運而生了一種新型職業(yè),相信需要在家打理的媽媽們肯定不陌生。話說能做到這三個字可不容易??!明明拉開柜門,放眼望去都是自己好幾年沒穿過的衣服,可翻來覆去還不舍得扔,總是掛在那里積灰。
現(xiàn)在物質(zhì)生活水平大大提升,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不用說,哪家沒有滿滿幾箱子玩具?100個媽媽中,估計99個都是邊收拾邊抱怨吧,家里的這些玩具不是缺東就是少西,孩子還跟個寶貝似的留著干什么?
比起對自己衣物的斷舍離,是不是扔孩子的玩具相對要容易得多呢?別不好意思承認,我猜你和我差不多,都干過背著孩子扔玩具的事兒。仔細回憶回憶,咱們還記得扔完玩具后孩子是怎么發(fā)脾氣的嗎?或許當時我們還不能理解,認為他在無理取鬧吧?;蛟S我們只是短暫地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讓他停止哭鬧,無奈接受事實吧。
我特別想給大家講一講被媽媽扔了玩具的殼殼的故事。
星期三放學回家,殼殼找不到自己的寶貝跳棋了,就急著問媽媽。媽媽正在忙家務,頭都沒抬一下,直接告訴殼殼,跳棋缺了好幾顆棋子已經(jīng)被扔了。那可是爺爺送的生日禮物啊,殼殼當成寶貝一樣,卻被媽媽莫名其妙給扔了。
殼殼心里很難受,他故意在家里跳繩氣媽媽,不小心將媽媽最喜歡的花瓶打碎了,本來玩具被扔就很難過了,現(xiàn)在又遭到媽媽一頓訓斥?!拔易钣憛拫寢屃??!睔夂艉舻睾俺鲞@句話就跑了出去。故事從這里才真正開始呢。
跑出去的殼殼遇到了大象、獅子、鱷魚、長頸鹿、鴕鳥、羚羊、烏龜、企鵝和青蛙等好多動物,他們都是聽見殼殼說討厭媽媽,就來找他搶媽媽的。
那怎么行?殼殼說那只是自己的氣話,他可不能沒有媽媽。于是他勇敢地攔住了這些動物,并且和動物們開始了角逐。大家約定,如果誰跳繩贏了,誰就能得到媽媽。殼殼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這些動物都不會跳繩,根本贏不走媽媽。誰料,百密一疏,竟然來了只很會跳繩的小青蛙,輕松贏了殼殼。殼殼輸了媽媽,一下子就慌了,耍賴地說道:“不行不行,我不能把媽媽送給你!”
這下,小動物們可不答應了,他們一起追著朝屋里逃去的殼殼,全都沖了進去。還是殼殼有辦法,他和動物們約定,以后每個周三請大家來家里吃飯,讓自己的媽媽給大家當一個晚上的媽媽,動物們聽見后全都歡呼起來。接著,第二天下午,小青蛙又來找殼殼了……你猜會怎樣呢?
與其說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如說是孩子讓我們懂得了更多真摯的、不摻有雜質(zhì)的情感。媽媽再討厭也是自己的媽媽,小小的心靈里沒有什么是比媽媽更重要的,哪怕我們自認為資質(zhì)平庸,但在孩子們的眼里我們始終都是熠熠生輝的。孩子能包容我們,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更真誠地尊重他們呢?又到“斷舍離”的季節(jié)了,你一定知道該怎么做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