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亞洲版近日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文化、社會和衛(wèi)生習慣產生的影響。他們預測,一旦這場危機過去,以下這些日常生活習慣可能(并且應該)永久改變。
自疫情爆發(fā)以來,社會規(guī)范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避免了握手。一位健康專家表示,在人們保持安全距離的新冠疫情時期,我們打招呼的方式毫無疑問會發(fā)生文化上的轉變,在這一特殊時期,人們放棄了握手、擊掌、擁抱和親吻等問候方式,而可能會變成把手放在心上、點頭或任何能夠避免直接接觸的動作。
疫情爆發(fā)后,手部消毒液在辦公室,公共場所和娛樂活動中變得更常見。例如,將消毒劑放在接待處,或面試室外以保證候選人的手部清潔。通過在周圍放置這類物品,每個人都會向其他人發(fā)出“我的手很干凈”的信號。
一位餐飲金融專家表示,我們已經看到消費者在餐廳用餐的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說:“需要客人室內就餐的餐館銷售額下降幅度最大,而沒有很多餐桌的面包店則比以往更忙。另外,不僅是人們要去的地方,人們在吃的東西也在發(fā)生改變,碳水化合物和含糖產品的銷量都有所增長?!?/p>
目前還不清楚疫情之后我們與餐廳的關系將會如何,但餐飲服務可能會因此發(fā)生變化。例如,打包外帶和外賣業(yè)務可能會有更多選擇。
盡管在過去的幾年中,安裝在家用馬桶上的坐浴盆變得越來越流行,但是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這一產品的銷售和搜索量大幅增長。某家制造可安裝坐浴盆的公司負責人介紹,其公司上周一周的銷售額是廁紙短缺傳聞出現之前的10 倍。疫情結束后,這種趨勢很可能會繼續(xù)。
在新冠病毒成為一個問題之前,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日常觸碰到的地方哪些是充滿細菌的,比如自動取款機上的按鈕,雜貨店里的信用卡刷卡器(和隨附的筆)以及電梯中的按鈕等。
根據專家的說法,人們可能會開始用肘部甚至是筆之類的物品而不是手指來按電梯按鈕。專家補充說:“在自動取款機上或在商店購物時輸入密碼也是如此,用手指直接觸摸按鍵盤將會成為過去式?!?/p>
專家認為,物體表面易于傳播疾病,因此理想情況下,人們應該用衣服遮住皮膚或用肘部按一下按鈕。萬一不小心用手指去按了,應避免摸臉,直到有機會用肥皂洗手。
免費食物當然很好,但是說實話,酒吧里那些爆米花和堅果的衛(wèi)生狀況一直都是存疑的。畢竟,有多少人會在使用洗手間后不洗手,然后用非常臟的手去吃這些小吃?
疫情將會讓更多的人重新思考從公共食品容器中進食的問題。人們可能會注意避免自助餐和使用沙拉吧,以免接觸到湯匙中可能會有的細菌,也將更加注重自行購買食材,以便在家中盡可能衛(wèi)生地準備飯菜。
疫情以來,關于預防新冠病毒傳播我們反復聽到最多的一件事,那可能就是“勤洗手”了。我們應該盡可能頻繁地洗手20秒鐘,當我們洗手時應使用酒精含量至少為60%的洗手液。
理想情況下,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我們將保持良好的洗手習慣。
疫情期間,最顯著的應對政策之一就是“社會疏遠”的概念。據專家說,人們要與他人保持至少1.5 米的距離。
雖然疫情結束后,我們可能不會看到這一政策繼續(xù)生效,但它的一個影響可能會繼續(xù)存在,“人們將開始更加注意個人空間中接近自己的人,并且在大多數文化中,社會可接受的人際距離都會發(fā)生變化?!?/p>
當你快要遲到時,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乘坐地鐵,或者等電梯時,里面擠滿了人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但是自從新冠病毒被認真對待以來,人們就對進入擁擠的空間三思而后行了。因此,未來人們很有可能會重新考慮,是否愿意將自己塞進擁擠的車廂。
那些不認真對待新冠病毒的人最常見的評論之一是,他們并不擔心,因為病毒可能不會影響到他們。他們拒絕不去酒吧或遠離他人,但是這樣卻偏離了重點。
自我隔離和社會疏遠的目的不僅在于保護自己,還在于確保自己不會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是那些特別脆弱的人(例如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即使你沒有感覺到發(fā)燒惡心,你仍然可能是無癥狀的攜帶者并感染其他人。
這次疫情是公共衛(wèi)生道德的一個教訓,為了更大的利益,有時必須將自己的自主權放置身后。疫情得到控制后,希望我們能夠對公共衛(wèi)生有更好的了解,并將學到的好習慣繼續(xù)下去。
另外,疫情可能還會對我們處理工作和學習的方式產生影響。例如,公司會快速回應客戶和客戶的需求,開發(fā)在危機中脫穎而出的能力;更多公司將允許員工遠程工作;學校將為遠程學習做更多準備等。
當一件事情一次又一次完成時,它就會成為肌肉記憶中的一部分。如何從這場疫情中吸取教訓,從這些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