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 雖然
女拳擊手艾倫·凱瑟琳因為丈夫患病,花光了所有積蓄,她還要扶養(yǎng)兩個女兒,為了補貼家用,34歲的她重返拳臺,因為沒錢聘請教練,戰(zhàn)績很差……
她知道孩子們會看她比賽,就必然會看見媽媽被挨打的鏡頭,所以她比賽時盡量保持一種神秘的慈悲的微笑,這在拳擊臺上是獨到的一景。大家都耍狠,她居然溫柔以對,特別是挨打、倒地后,她更要努力地燦爛一笑,因為她已告訴孩子說:挨打不疼的。
早年我采訪過一位年輕的拳擊手,具體經歷、成績,我忘記了,唯獨記住他說的一句話:站在拳擊臺上,孤獨無比。
所以,這位微笑地為愛為家重新披上戰(zhàn)袍的女拳擊手,深深地感動著我,無人可以幫她,回頭空無一人,前頭卻是雨點般的拳頭,她必須風雨一肩挑。
強者往往也是個孤獨者,而且孤獨已成為一種支撐力。
今年64歲的澳大利亞人Claire女士,獨自一人開著房車走四方、拍攝,過著“旅行+工作”的寫意生活。
她曾經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過著平靜的生活;但她最終決定賣掉房子,還清貸款,然后買了一輛面包車,將其改為房車,浪跡天涯。
為了完成這次改造,Claire花了一年時間學習房車知識,畫了好幾本精確到毫米的設計稿,找來了施工團隊,并最終將其改裝成為五臟俱全的房車。
她樂觀,獨立,完全不像是一個64歲的人。她勇敢地去孤獨。
人生來孤獨,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其中有個參考系就是你對待孤獨的態(tài)度以及改裝它的能力。
應該承認,絕大部分人無法像Claire一樣一路去放牧日月星辰,也承受不了這份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