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到底有多“重”?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歐洲航天局“蓋亞”探測器對銀河系進行了迄今最精確的“稱重”,認為銀河系質(zhì)量大約相當于1.5萬億個太陽質(zhì)量。
在銀河系總質(zhì)量中,約2000億顆恒星以及銀河系中心一個超大型的黑洞僅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質(zhì)量來自暗物質(zhì)。這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zhì),就像宇宙的“腳手架”,把恒星固定在星系的某個位置。研究團隊基于哈勃望遠鏡和“蓋亞”探測器對銀河系內(nèi)球狀星團的三維運動進行測量得出銀河系的質(zhì)量。
站著打瞌睡會摔倒嗎?
每天早晨早早起床上班的人們都是哈欠連天,趁著坐公交或地鐵打會兒瞌睡,沒有座位的,站著也好像能睡著的樣子。
不知細心的你是否發(fā)現(xiàn),那些站著打瞌睡或看似睡著的人,即便身體隨著車的行進搖來搖去,可他們就是不會突然摔倒下去。有時眼看就要倒下去了,可馬上又晃回來取得了新的平衡,而人卻還是睡著的樣子。
其實,這是因為人耳朵深處的內(nèi)耳中,有一個“三半規(guī)管”,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維持身體平衡,里邊還有同樣有平衡作用的耳石和淋巴液,可在人體失去平衡的一刻發(fā)揮作用,本能地使身體恢復原來的姿勢。因為有“三半規(guī)管”工作,所以在公交車中即便站著打瞌睡或睡覺,也不會摔倒。
人為什么愛列清單
很多人都有列清單的習慣,無論是工作、購物還是整理行李,清單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記憶要點,這樣就不會因為遺漏而誤事了。與清單類似的,還有單詞表和字典等這些以條目列出內(nèi)容的工具書,這些信息量很大的內(nèi)容之所以要采用陳列條目的方式,是因為人類的大腦更加傾向于將信息以清單形式加以處理和組織。科學家把大腦存儲和組織知識的方式比擬為層級網(wǎng)絡模型。根據(jù)這個模型,概念和范疇等知識儲存在在大腦的特定層面上,而它們的個體內(nèi)容則列在下面,因此大腦對條目式的清單更能記住。但清單或者字典上所列條目眾多,能讓人們記憶深刻的條目主要是頭幾條和最后幾條,因為人們的注意力多集中在開始和結束。了解到這一點,對于記憶單詞表上的單詞以及清單上的信息很有幫助,人們可以把內(nèi)容要點按照不同次序排列以增強記憶。
圣旨中的“欽此”始于何時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結尾處一般寫有“欽此”二字,這是封建時代皇帝詔書的一種成型的套語。那么,“欽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對皇帝的決定、命令冠以“欽”字,主要是表達崇高與尊敬之意?!皻J”,意為敬;“欽此”,即此事或此內(nèi)容是皇上決定的。但是,“欽此”二字出現(xiàn)在圣旨上,并不是整個封建時代都有的。據(jù)考證,從元代初期開始,圣旨中開始出現(xiàn)“欽此”二字。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皇宮中鷹坊一個役侍把專為皇帝喂養(yǎng)的海東青與別人喂養(yǎng)的海東青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忽必列為此特下一道圣旨:“百姓的諸人鷹鵑,腳上拴系的牽皮使用黑色皮子者,休用紅紫雜色皮子,欽此?!敝煸胺Q帝后,在圣旨中開始逐漸大量使用“欽此”二字,并且成為皇家公文的一種定式。清代依然沿用“欽此”套詞。
“干洗”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相似相溶”,就是說化學物質(zhì)性格排外,只有相似的分子之間關系融洽,溶解度比較高。油脂屬于非極性分子,水則是極為典型的極性分子,這是兩個不容的黨派,一般玩不到一起去。典型的極性分子和典型的非極性分子不容易互溶,所以油、水就不怎么互溶。
衣服上的臟油脂溶不進水里,就不容易離開衣服。怎么辦呢?有兩個方案,一個是用表面活性劑一類的成分,比如常用的肥皂,在油和水之間說合,讓大家擱置爭議一起飛;另一個是直接邀請油的朋友們,彬彬有禮地請油一起走。干洗就是用的第二個方案,不用水,而用同樣非極性的有機溶劑。
四氯乙烯是最常用的干洗劑。把沾染了油脂的臟衣服用四氯乙烯洗,臟東西很快就會自動溶解掉了。但衣服上很多東西,比如塑料,也是易溶于有機溶劑的非極性分子,所以干洗時需要把這些東西摘掉,或者加上保護套。
為什么跑步比賽要逆時針跑?
古代的田徑賽沒有轉彎跑這一方式。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賽跑是在一條長192.27米的直線跑道上進行,中長跑比賽則在直線跑道上進行來回跑。19世紀中葉,英國人首次在田徑比賽中模仿賽馬比賽,以右轉彎跑的方式進行比賽。
“右轉彎”跑的影響逐漸波及到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源地——希臘。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便采用是這種英國式的“右轉彎”跑。1912年正式成立的國際田徑比賽聯(lián)合會規(guī)定“賽跑的方向,必須要以左手內(nèi)側為準”,即“右轉彎”變成了“左轉彎”。許多科學家認為,人的兩條腿中,左腿是“支撐腿”,右腿是“運動腿”。按逆時針方向跑,左腿可以支撐住人的重心,這樣就有利于運動員心臟的保護和比賽技能的正常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