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后強調,96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同時,事業(yè)發(fā)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在全國各地的紅色紀念館內,幾乎每件文物都映照著我們黨的初心。讓我們一起走進“紅色文物”系列報道,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及人文精神,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踐行使命擔當。
“作官即不許發(fā)財”
走進河南省扶溝縣吉鴻昌烈士紀念館,“民族英雄吉鴻昌”七個大字映入眼簾,這是聶榮臻同志為紀念吉鴻昌寫下的題詞。
1920年,吉鴻昌回家探望重病的父親,父親對他說:“吾兒正直勇敢,為父放心,不過我有一句話要向你說明。當官要清白廉政,多為天下窮人著想,作官即不許發(fā)財。你只要做到這一點,為父才死而瞑目?!奔櫜斢浽谛模瑪凳陙?,雖因戰(zhàn)功官至寧夏省主席兼第10軍軍長,但生活簡樸。他仗義疏財,以家資充軍資,筑路修橋,并與父親一起辦學校,請名師、購校舍。1931年,父親去世,為牢記父訓,他在飯碗上親筆題寫了“作官即不許發(fā)財”,每日三省其身,并請?zhí)掌鲝S制作了數百個這樣的瓷碗發(fā)給全體官兵,共志廉潔。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作官不為發(fā)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jiān)督?!?/p>
吉鴻昌,原名吉恒立,河南扶溝人,著名愛國將領。1895年生。1913年入馮玉祥部當兵,因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從士兵遞升至軍長。他為人正直,不畏權勢,人稱“吉大膽”。1930年9月接受蔣介石收編,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奉命“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但其不愿替蔣介石打內戰(zhàn),態(tài)度消極,1931年8月被蔣介石解除兵權,強令出國“考察”。
隨后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他立即表示“國難當頭,凡有良心的軍人,都應該誓死救國。我是一個軍人,不能昧著良心遠走高飛”,并撕爛了為出國置辦的西裝,但國民政府堅決不允許。此次“考察”讓吉鴻昌在思想上起了很大變化,更加堅定了自己投身無產階級革命的決心,他在著作《環(huán)球視察記》中寫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民族頹唐墮落,不圖竟至于斯,當環(huán)游各國時,每聞見及他人之長處,輒回憶及國人之短處。雖其刺激為間接的,已不勝其悲憤。乃走進國門,凡目所見,耳所聞者,竟無一非亡國滅種現(xiàn)象”。
1932年,吉鴻昌在北平加入中國共產黨,按黨的指示潛赴泰山聯(lián)絡馮玉祥的組織武裝抗日。隨即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槍械。1933年5月,吉鴻昌與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建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殺敵1000余名,將日軍驅出察境,徹底回擊了“抗日三天亡國論”的投降主義思潮,將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再次點燃。吉鴻昌率部戰(zhàn)至當年10月中旬,因彈盡糧絕而失敗。
1934年,吉鴻昌前往天津繼續(xù)從事抗日活動,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創(chuàng)辦《民族戰(zhàn)旗》雜志,通過租界郵局向全國愛國團體、軍隊投遞抗日宣傳品;他位于天津的家也成為黨組織的地下交通站,被黨內同志稱為“紅樓”。同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tǒng)特務暗殺受傷并被捕,后被引渡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面對讓他供出全部秘密的審判官,他慷慨陳詞:“我是共產黨員,由于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轉到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我能夠加入革命的隊伍,能夠成為共產黨的一員,能夠為我們黨的主義,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這正是我畢生的最大光榮。”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判“立槍決”,時年39歲。
臨刑前,吉鴻昌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家中余產不可分給別人,留作教養(yǎng)子女等用?!痹谛虉錾?,他大義凌然,從容就義,寫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不朽詩篇。
“六項注意”包袱布
故事要追溯到1928年1月,工農革命軍在江西省遂川縣草林鎮(zhèn)時,團部的特務連奉命參加了發(fā)動當地農民打土豪的運動,并將打土豪得來的東西全部分給了貧苦農民,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特務連遵守紀律,深得群眾的好評。
特務連有100多人,他們在草林鎮(zhèn)駐扎時,為了御寒,分別從鄰近幾個村子的農民家里借來了門板和稻草當地鋪。離開時,戰(zhàn)士們按照毛澤東上井岡山時提出的“借東西要還”的要求,將用過的門板、稻草都歸還給了群眾,并把借住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
一天,毛澤東來到草林鎮(zhèn)召集群眾開調查會的時候,問到了工農革命軍執(zhí)行紀律的情況,當地的群眾都連續(xù)稱贊,也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隨后,毛澤東在遂川縣李家坪召開了工農革命軍全體軍人大會。會上,他首先肯定了革命軍戰(zhàn)士在執(zhí)行群眾紀律方面得到了群眾的好評。然后,毛澤東說,有些注意事項還得改一改,比如說我們在還門板的時候,應該把門板上好才對,只有把借來的門板上回到借主家的門框上,才能真正做到物歸原主。還有就是把散開的鋪草應該捆好還給借主,這樣就整齊多了,以免稻草遍地都是。
接著毛澤東非常嚴肅地扳著手指說,現(xiàn)在,我代表黨的前委,向大家正式宣布,我們的六項注意是: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這幾條,大家可都要做到啊,只有這樣我們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才能扎根于人民。
在艱苦的革命歲月,戰(zhàn)士們時刻用“鐵的紀律”提醒自己,有的把它刷在墻上,有的寫在自己的包袱布上,行軍的時候把包袱布背在身后,宿營的時候就把它掛在墻上。工農革命軍以嚴明的紀律贏得了人民,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文圖源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