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川,哪里會出現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長隊?答案是:寧夏圖書館。據媒體報道數據顯示,在淡季時這里平均每天會接待3000多人,寒暑假高峰期時接待人數超過9000人,相當于5個人等候1個座位。
寧夏圖書館館長韓彬說,當他看到一下子有那么多讀者進入寧夏圖書館讀書學習,他覺得很幸福,覺得圖書館提升改造成功了。
寧夏圖書館并非一直這么“火”。成立于1958年的寧夏圖書館是一所大型的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2008年,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之際,寧夏圖書館重新翻建,設有800個座位,一年共接待50多萬人次。2016年,為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借閱及學習需求,寧夏圖書館進行升級改造,大幅度壓縮工作人員辦公區(qū),將二、三樓改造為讀者使用區(qū),并提供免費WiFi、電腦接口及飲用水。改造后的圖書館從“閉架”式服務升級為“坐擁書山”完全開放式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書友”,樓梯上坐滿人的畫面變得越來越常見。
經常光顧圖書館的張濤很有經驗,他說只要早上排隊進入圖書館就一定有座位,可以坐下來看一整天的書。如果來晚了,就不那么幸運了,沒有座位,只能席地而坐,在書架下“啃書”。盡管這樣,他覺得也不錯,圖書館都鋪著靜音地毯,坐下來看書感覺更過癮。喜歡假期和同學相約一起來圖書館學習的銀川一中的陳浩然同學說,他就喜歡來圖書館看書學習,有氛圍。
據了解,雖然提升改造后的寧夏圖書館讀者閱讀席位由過去的800席增加到1500席,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高峰期時,圖書館不得不在窗臺邊也擺上了椅子,方便讀者趴在窗臺上看書學習。
“現在喜歡讀書的市民越來越多,全民閱讀的習慣正在被培養(yǎng)起來。”雖然圖書館是全年365天無假日開放,每天從8:30~20:30時全天開放,但寒暑假期間每天早上不到8點就有不少讀者在圖書館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稍微來晚點就會一座難求。而到了晚上八點半,還有人戀戀不舍地堅守在閱讀席上,不到最后的催促堅決不離開。
“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讀者的認可,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表n彬說,圖書館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事業(yè)單位,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承載著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