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2015年3月12日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本質實際上是人才的培養(yǎng)與使用。在實踐路徑上,我們要充分把握軍民融合意義,穩(wěn)定“融”的平臺,推進教員隊伍建設、挖掘“融”的深度,推進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拓展“融”的廣度,推進學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速推進武警部隊院?!叭瞬殴こ獭苯ㄔO。
關鍵詞:軍民融合;軍隊院校;人才工程
一、軍民融合是推進武警部隊“人才工程”建設的時代選擇
20世紀40年代以來,國際形勢詭譎多變,戰(zhàn)爭形勢日益復雜,美國、日本、俄羅斯先后探索了不同模式的軍民結合,如美國的“軍民一體化”模式,日本的“以民掩軍”模式,俄羅斯的“先軍后民”“軍轉民”模式。2015年3月12日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1] 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本質實際上是人才的培養(yǎng)與使用。在軍事建設發(fā)展中,誰能擁有充沛的人才戰(zhàn)略資源,占據人才競爭“制高點”。
新“三項工程”建設是武警部隊黨委貫徹落實習主席軍事教育思想,大力推進院校內涵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2016年,武警院校經過第二次大調整獲后得了跨越式的大發(fā)展,武警部隊圍繞“學科成體系、人才成方陣、數據成支撐”的目標,提出了新“三項工程”建設任務。當前,在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時代背景下,打造素質過硬的“三支隊伍”是武警部隊院?!叭瞬殴こ獭钡闹卮笳n題。
二、穩(wěn)定“融”的平臺,推進教員隊伍建設
我國充沛的人力資源為優(yōu)化我軍力量構成、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益、創(chuàng)新選人用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2013年,我軍對初步建成的文職人員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文職人員制度,打破了體制壁壘、注重軍地銜接、突出比較優(yōu)勢,為各類優(yōu)秀人才獻身國防、報效國家,暢通了進出渠道,搭建了良好平臺,這是軍民融合的實踐成果。習主席指出,“要發(fā)揮國家教育資源優(yōu)勢和我軍院校特色,健全軍事人才依托培養(yǎng)體系,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盵2]隨著近年來文職人員制度的完善,武警部隊院校教員中,文職人員的比重越來越大,職能使命越發(fā)凸顯。從“人才工程”維度考察,以武警部隊某大學為例,該大學近3年來選聘114名文職人員,選送200余名中青年教學骨干赴軍內外入學深造,組織700余人次管理干部集訓,在“人才工程”建設工作方面初見成效。
在此基礎上,武警部隊院校應不斷拓寬“融”的范圍,打造“融”的平臺,選準“融”的抓手,推動軍地局部人才優(yōu)勢轉化為國家整體人才優(yōu)勢,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3]
三、挖掘“融”的深度,推進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建設
武警部隊院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需要一個高水平的領導班子、一支高素質的教員隊伍、提高生源質量、調動教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之外,還需要教學管理干部、學員管理干部和其他人員的共同努力。武警部隊院校教學管理干部是指直接參與教學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教學管理活動的干部,其主體是訓練部門的干部。教學管理工作是院校管理的核心,抓好院校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對院校建設與發(fā)展及人才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管理干部的素質是其承擔領導管理責任、發(fā)揮服務保障作用的基礎,是進行有效教學管理的必備條件。目前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系統的現代教育教學、管理、心理知識,教學管理的觀念、方法比較落后;二是結構不夠合理,部分干部沒有從事過一線教學工作,對數學過程缺乏感性認識。因此,重視教學管理干部的培養(yǎng),盡快提高武警部隊院校教學管理干部的整體素質是武警部隊院校建設的當務之急。院校應當克服長期存在的對教學管理干部“重使用輕培養(yǎng)”的現象,在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著眼教學管理干部隊伍的現狀,制定長期規(guī)劃和近期計劃,采取選送地方院校學習,加強管理專業(yè)課程培訓,邀請軍地雙方管理名師進校講座等方式,有效措施提高教學管理干部隊伍的素質、使之與武警部隊院校教育的要求相適應。
四、拓展“融”的廣度,推進學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
學員管理干部隊伍與教員隊伍、教學管理干部隊伍一樣同是武警部隊院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唯有這三支隊伍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才能很好地擔負起培養(yǎng)軍事人才的重任。學員管理干部是教育者,對學員成長發(fā)展具有引導和促進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講,學員管理干部是學員的“第一任教員”和“常任教員”。由于學員管理干部與學員朝夕相處,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他們的思想作風、工作態(tài)度、言行舉止等都對學員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擔負著思想教育、學習引導、黨團組織建設等方面的任務,對學員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促進作用。
鑒于學員管理干部管的“雙重角色”,院校領導應關心學員管理干部的培養(yǎng),克服重使用輕培養(yǎng)的現象。可借助軍民融合的培養(yǎng)資源,選送學員管理干部到地方高校提升學歷、借助地方高校教育資源組織集中培訓,舉辦學習班、開展專題研究、進行短期業(yè)務培訓,借助地方心理學研究能力,幫助學員管理干部積極考取心理咨詢師等對學員成長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的資歷證書,借此提高學員管理干部的素質和能力,保證軍事人才。
綜上所述,在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時代背景下,推進武警部隊院校“人才工程”建設既是改革發(fā)展時代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又是貫徹徹落實人才強軍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更是補足“人才工程”建設短板的現實需求。因此,武警部隊院校應從穩(wěn)定融合平臺、加強融合深度、拓展融合廣度出發(fā),加強教員、教學管理人員、學員管理人員等不同維度人才培養(yǎng)建設,鍛造過硬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隊伍。
參考文獻
[1]新華社.把軍民融合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OL]. http://news.china.com.cn/2015lianghui/2015-03/13/content_35039232.htm,2015-3-13.
[2]陽輪弟.軍民融合發(fā)展戰(zhàn)略思想研究[D].廣州大學,2017.
[3]解放軍報.王國明.著眼軍民深度融合發(fā)展確立文職人員隊伍建設工作指導[OL].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8-07/11/content_210698.htm,201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