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安
水果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憑借其豐富的營養(yǎng)與維生素,在維持人體健康方面的作用明顯。而影響果品質量的因素眾多,其中果樹栽培技術造成的影響最為顯著且直接,隨著人們對果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也需要充分認識其中影響的形成原因,以更為科學的果樹栽培技術措施去提高果品質量。
一、果樹栽培技術措施對果品質量的影響
1、土壤方面。果樹栽培中的土壤之所以會對果品質量產生影響,原因在于土壤成分存在差異。如果土壤養(yǎng)分充足,便能結合濕潤氣候培育出更健康的果樹;而如果土壤過酸或過堿以及含有不利于果樹生長的成分,便會導致果樹受損。所以考慮到土壤對果品質量的影響這一點,則需選擇將果樹栽培在遠離工業(yè)區(qū)的土壤中。
2、環(huán)境方面。果樹栽培中的環(huán)境對果品質量的影響包含水質、空氣、氣候、濕度等方面,基本上大多數(shù)的果樹并不適合種植在高寒和熱帶地區(qū),所以在栽培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shù)貙嵡椋x擇最佳氣候、濕度合適且水源充足的環(huán)境點去種植果樹,避免果品質量受到影響。
3、樹苗品種方面。果樹的品種也會對果品質量形成直接影響,所以選擇樹苗品種時,一定要進行實地考察、擇優(yōu)選取,選擇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而在果樹栽培的過程中,往往還存在樹苗運輸路途中遭受病毒侵害的情況,所以在入地栽培之前要再次進行監(jiān)測,避免對健康樹苗形成感染。
4、病蟲害方面。病蟲害是果樹栽培中對果品質量影響最大的因素,而且在果樹栽培中基本無法避免,即便是采取大棚無污染的培育方式,也難免受到病蟲害的侵襲。而且采取大棚無污染培育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與財力,很難大面積推廣。所以,唯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降低對果品質量的影響。
二、提高果品質量的果樹栽培技術措施
1、立地條件的優(yōu)選與改良。對于果樹栽培而言,合理選擇適宜種植環(huán)境非常重要,其中土壤質量更是保證果品質量優(yōu)良的關鍵基礎,當然也要結合果樹類型的不同去選擇。通常來講,果樹種植最好選擇在“無嚴寒、無酷暑”的地區(qū),對種植周邊環(huán)境進行實地考察,重點對大氣、土壤、水源去查看有無污染情況,做好對灌溉水源的抽檢工作。
確定好立地條件后,要在前期做好土壤改良工作。果樹種植前要先進行翻耕,結合松土除草工作去深翻土壤;秋季采摘過后要為果樹增施基肥,此時同步開展深翻。當樹齡達到3~4a之間,果園土壤要全部進行1次深翻,淺挖根部,避免對果樹根系造成損傷。
對立地條件土壤進行改良則要保證肥料的及時補充,盡可能使用農家肥與植物秸稈混合物進行溝施,當然在施肥前要保證農家肥完全腐熟,避免有害蟲混入其中。此外,還可施加優(yōu)質植物源肥料,一般每100kg果實施加10~12kg;還可采取以草代肥的做法,對果樹根部覆蓋枯草,不僅能夠涵養(yǎng)水源,同時也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肥力。
2、選擇優(yōu)良果樹品種。果品質量首先要對樹苗品種進行優(yōu)選,一般會選擇抗性強且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的品種,只有保證較高的存活率才能為提高果品質量提供保障。當然,果品質量涉及到多個方面,從最直觀的來看,果實的大小、形狀、色澤、口感等等都屬于質量范疇,而且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果品質量中的營養(yǎng)、保健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做好果樹撫育管理工作。果樹種植后要做好除草松土工作,還要根據樹苗高度剪口定干。一般來講,從剪口下方第3顆芽開始芽刻,刻到距離地面60cm左右處,剪口盡量用愈合劑涂抹,保護好創(chuàng)口。而芽刻從上往下要不斷加重,有助于枝干生長均衡而盡早成型。此外,還要做好果樹密植改造與修剪工作。
(1)適度間伐。倘若果樹長勢過旺且呈現(xiàn)出抱頭生長的趨勢,則需要進行間伐。通常來講,會采取隔行去行或是隔株去株的做法,留下的果樹則要進行拉枝開角,目的在于確保果樹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與水分。
(2)修建塑形。樹苗栽植當年要按照不同果樹品種的標準去選擇骨干枝,在剪口留好飽滿芽,到第二年萌芽之前要從剪口下方第三個芽開始每隔三個芽進行刻芽,直到上一年剪口10cm處,同時對當年萌發(fā)長度10cm上的枝條進行疏除。休眠期的修剪工作要在萌芽前一個月便開始,在半個月時間內要完成,切記不可在“三九”天去修剪,極易導致果樹出現(xiàn)腐爛病。夏季修剪的目的在于疏花疏果,對大枝進行修剪能夠改善光照,更有助于掛果與上色,而對于部分長勢偏弱的樹枝要進行回縮處理,保證其長勢變好。
4、保證果實的均勻光照。當果實進入到著色期后,一定要重視其光照的均勻度,為了著色更加好看,可采取“摘葉轉果”的技術措施。具體來講也即是將遮住光照的樹葉摘除,確保果實能夠直接接收到太陽光照射,同時要輕輕轉動果實而保證其背陰面也能受到光照,如此一來才能擁有著色均勻的果實。不過這些操作完全依靠人工操作,而且“轉果”如果操作失誤會對果實造成傷害,所以現(xiàn)在著色方法更多采取的是在樹冠下面鋪設銀色反光膜,通過光照反射讓果實的背陰面也能受到一定的光照,也能起到一定的著色效果。
5、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鑒于病蟲害對果品質量的影響最為嚴重,所以需要做好具體的防治工作。果樹生長中容易出現(xiàn)腐爛病、爛果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蚜蟲、潛葉蛾等蟲害,如果防治不當,會嚴重降低果品質量,而為了提高防治效果以及考慮到果樹的安全,應當盡可能地選擇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比如在果園中安裝殺蟲燈、使用性誘劑等等。如果一定要選擇化學防治,一定要選擇低毒農藥,一定不能使用高殘留的劇毒農藥。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果品質量,一定要對果樹栽培技術進行優(yōu)化,其中要將重點放在土壤、環(huán)境、病蟲害、幼苗品種選擇等方面。唯有在果樹栽培過程中選擇優(yōu)良品種與無污染立地條件,并且經過精心的撫育,才能夠長出高品質果實。通過本文針對果樹栽培技術措施對果品質量的影響研究,能夠為相關從業(yè)者提供參考借鑒。
(作者單位:276625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相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