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杏文
摘 要: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本文詳細介紹了玉米在栽培種植過程中的相關內容,包括種子的選擇,施肥工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等,為廣大的農業(yè)從業(yè)人員提供一些見解和幫助。
關鍵詞:栽培技術;管理措施;防治措施
玉米作為我國種植最為廣泛地農作物之一,自身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如何提高玉米產量,優(yōu)化種植技術,提升玉米的綜合效益是當下玉米種植工作的關鍵議題。
一、選用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
玉米相較于其他農作物而言,其品種類型較為豐富。這決定了玉米的自身優(yōu)勢,但也說明了玉米的局限性。因此,對于玉米種子的選擇要科學、合理。選擇合適、恰當的玉米種子,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產量,還能減少種植成本。首先,選種原則要因地制宜,這不僅是玉米種植的首要原則,也是所有農作物種植的第一原則。這其中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未曾使用的玉米種子,沒有通過前期試驗,堅決不能投入到種植過程中,以免造成減產或者更大的損失。因此,在選種問題上要提高重視程度;其次,務必將品質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作為農業(yè)生產的首選,選擇具有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損失;最后,在抗病蟲能力強的種子中,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在減少病蟲害的侵襲的同時保證了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種子的選擇關乎到玉米種植的全過程,優(yōu)秀的種子不僅可以減少對種植成本的投入,還能減少人工的成本輸出,同時對于病蟲害及溫度等多種條件具備更高的抵抗作用和耐受作用,因此選種工作就是玉米種植工作基礎和保障。
二、科學、合理種植
科學的種植和種子的挑選同樣至關重要。選擇優(yōu)良的玉米種子后,進行合理地種植規(guī)劃,確保玉米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考慮種植土壤結構、土壤組成以及生長空間的環(huán)境條件,將玉米從育苗期到成熟期的全過程,合理安排,既可以讓玉米個體發(fā)育良好,又能使玉米群體發(fā)展健康成長,在合理、積極利用土地的同時,做好科學種植。
不同的品種和不同的土地,種植效果大不相同,因此,科學的種植,不僅可以提高玉米產量,還可以提升土地的有效節(jié)約,避免了空間浪費。合理種植的優(yōu)勢就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讓玉米產量最大化,質量最優(yōu)化。
三、準確的播種時間
玉米的種植時間要結合當前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同時還要參考歷年的氣候條件,對于不同的玉米,有著自身特點和特質,要運用得當,因此在實際播種工作中,要結合現實情況,作為山西省原平市樓板寨鄉(xiāng),通常玉米種植時間是當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具體種植時間依照當地天氣靈活變化。
四、玉米種植的施肥工作
(一)玉米基肥工作
玉米基肥主要是為了增加土地的營養(yǎng)程度,改善土壤的結構狀態(tài),疏松土壤的密實程度,提高微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質量,及時為玉米幼苗足夠的養(yǎng)分和能量,促進玉米根系的發(fā)育,為玉米的良好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玉米基肥工作是玉米幼苗健康生長的必備條件之一。
(二)幼苗育肥內容
當玉米幼苗發(fā)育到6~7片葉子的時候,需要使用氮素含量25%的尿素進行育肥工作,施肥時,要注意離開玉米植株3~4cm,切記不能正對幼苗,要在雨后進行施肥工作,如果在晴天施肥,要注意育肥后及時澆水。
五、玉米幼苗期管理
玉米成長期主要工作重點是查找缺漏,間苗定苗。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檢查幼苗狀況,防治幼苗由于栽種過密,導致幼苗相互擠壓,導致發(fā)育不均衡,浪費水分和養(yǎng)分。通常玉米在3~4片葉子的時候,要進行間苗工作。間苗應該科學、合理,整體均衡,及時剔除發(fā)育不良或者受病的幼苗。如果需要補苗工作,通常采取兩種措施,其一,將浸種發(fā)芽后播種,其二,移苗栽種,移栽后要保質保量地提供水分和營養(yǎng),總體來說,無論是補種還是移苗都必須在幼苗生長到第3片葉子為節(jié)點,補苗后施加水肥1~2次。
六、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的大斑病,是最為常見病害。具體為,玉米葉上會出現部分斑狀物,如果發(fā)現不及時,病情發(fā)展嚴重,玉米主干葉子會受到嚴重危害。在受病初期,葉子表面會出現了灰色斑點,并在病情逐漸遞進,會變?yōu)楹稚?,甚至黃褐色,最后占據整個玉米葉片。大斑病,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病情的發(fā)展最為迅速,葉片出現發(fā)霉,甚至枯萎的狀況,這就嚴重影響了玉米作物的產量。
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獨有的真菌性病害。玉米黑粉病的表現為葉片有橢圓形斑點,中央淺褐色,且四周深褐色,具體為大小2~4×1~2(mm),伴隨生有黑色小粒點,后期斑點逐漸匯合,導致葉片枯死。
防治措施:大斑病,利用70%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以水噴霧形式,噴灑,可以有效預防并治療大斑病。黑粉病,采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g,拌種50kg,可以預防黑粉病。
(二)玉米蟲害防治
玉米蟲害以玉米螟為主,通常表現為,玉米的葉片表面上,出現密集的小孔蟲眼,玉米雄花會受到極大地危害。
防治措施:為了防止玉米螟出現,需要注意冬天到來之前,及時噴灑對癥藥物協(xié)同進行防治。使用菊酯類農藥加水1000倍液或者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將藥劑噴到玉米葉上,可以有效治療。
七、收獲時期的選擇
玉米種植最終的檢驗就是最后產量,因此在玉米收獲期,要及時確認玉米的籽粒是否飽滿,是否完全硬化,以及外表的光澤程度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最后確認玉米成熟之后,利用機械或者人工盡快完成收割任務。
八、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玉米的選種、施肥、育苗、病蟲害管理等方面逐步介紹玉米種植的相關內容。提高玉米產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要夯實基礎,學好知識,按部就班地完成玉米的科學種植。
參考文獻:
[1]涂志.淺析玉米栽培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19(21):51.
[2]王衛(wèi)絨.玉米田間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9,37(1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