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加法 肖 艷 陳 強 陳文興 劉軍祥
(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212)
傳統(tǒng)溶劑型涂料中大量使用有機溶劑,涂料固化過程中,溶劑的揮發(fā)會對空氣環(huán)境造成污染,威脅到生產施工人員和周圍群眾的健康。傳統(tǒng)涂料中普遍使用的防銹顏料如紅丹、鉻黃等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效果,但是擴散到環(huán)境中容易引起人體重金屬中毒。
根據國家《揮發(fā)性有機物(VOC)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鼓勵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環(huán)保型涂料”的政策,以及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HJ 2537—2014 《環(huán)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水性涂料》的規(guī)定,研發(fā)和應用低揮發(fā)性有機物(VOC)、使用無毒環(huán)保防銹顏料的水性涂料是防腐涂料的發(fā)展方向。
1.1.1水溶性底漆技術標準分析
水溶性底漆的技術要求采用標準TJ/CL251.1《鐵路貨車用水溶性涂料技術條件(暫行)》,水溶性底漆與原各類溶劑型底漆性能指標的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技術指標上,鐵路貨車用水性底漆與鐵路貨車用溶劑型底漆的差異如下:
(1)水性底漆增加了VOC含量、杯突試驗、耐熱性和凍融穩(wěn)定性4個技術指標;
表1 水溶性底漆與溶劑型底漆的技術指標對比表
(2)水性涂料須具有更好的干燥性能;
(3)水性底漆在彎曲試驗中,彎曲度≤2 mm(45±5 μm),比溶劑型底漆設定的技術要求嚴格;
(4)水性底漆在杯突試驗中,突起≥5.0 mm,厚漿型醇酸底漆和環(huán)氧云鐵厚漿底漆沒有杯突試驗;
(5)耐鹽霧性能方面,相同測試條件下,厚漿型醇酸底漆為500 h,水溶性底漆為720 h;
(6)流掛性能上,水性底漆設定的指標為濕膜200 μm不流掛,厚漿型醇酸底漆和環(huán)氧云鐵厚漿底漆設定的濕膜125 μm不流掛;
(7)在環(huán)保要求上,水性底漆VOC含量不大于150 g/L,溶劑型底漆無規(guī)定(通常不小于500 g/L)。
1.1.2水溶性面漆技術標準分析
水溶性面漆的技術要求采用標準TJ/CL251.1《鐵路貨車用水溶性涂料技術條件(暫行)》,水溶性面漆與原溶劑型面漆性能指標的對比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鐵路貨車用水性面漆與厚漿型醇酸面漆技術指標對比表
從表2可以看出,鐵路貨車用水溶性面漆與厚漿型醇酸面漆在技術指標上的差異有:
(1)水性面漆增加了VOC含量、杯突試驗、耐沖擊性、耐熱性、凍融穩(wěn)定性和耐人工氣候加速老化6個技術指標;
(2)水性涂料須具有更好的干燥性能;
(3)水性面漆在彎曲試驗中,彎曲度≤2 mm(45 μm±5 μm),溶劑型面漆在彎曲試驗中,彎曲度≤4 mm;
(4)水性面漆須具有更好的耐水性;
(5)在流掛性能上,水性面漆設定的指標為濕膜200 μm不流掛,厚漿型醇酸面漆濕膜125 μm不流掛;
(6)在環(huán)保要求上,水性面漆VOC含量≤150 g/L,溶劑型面漆無規(guī)定(通常不小于500 g/L)。
1.1.3技術標準研究結論
根據上面技術標準研究和對比分析,鐵路貨車采用符合標準要求的水性涂料,其耐鹽霧(防腐能力)、耐人工氣候加速老化、耐流掛性、機械性能、耐水性等,相比在用的溶劑型涂料有所提高,水性涂料的技術性能符合鐵路貨車的使用要求。
1.2.1預處理工藝
研究表明:型鋼、板材預處理采用水性涂料時,其設備原理、噴涂方式,使用設備,均和采用溶劑型涂料的一致。但存在干燥速度上的差異,水性涂料干燥速度相對較慢,需增加烘干溫度和烘干時間?,F有預處理設備難以滿足以上要求,需進行提溫改造,或增加噴涂前的預熱工序。
1.2.2整車和配件噴涂工藝
經實驗室試驗、工件試驗和實物使用表明:整車和配件采用水性涂料時,噴涂設備(如調漆設備和噴槍規(guī)格型號等)、噴涂方式與溶劑型涂料基本一致,但因水性涂料以水作為稀釋劑,施工過程中受施工環(huán)境影響較大,在低溫或高濕(85%以上)的環(huán)境下噴涂水性涂料不易干燥,因此,在低溫、高濕環(huán)境下噴涂水性涂料時,相對于溶劑型涂料來說,對預熱、熱風循環(huán)和烘干等條件的要求更加嚴格,須配置預熱設備、熱風循環(huán)系統(tǒng)、烘干設備,且各設備必須處于良好運行狀態(tài)。
1.2.3其他施工影響因素
(1)因水性涂料在0 ℃環(huán)境下容易結凍,所以水性涂料儲存條件比溶劑型涂料要求更加嚴格,存漆庫房需有供暖設備。
(2)在低溫環(huán)境下(0 ℃以下)施工時,噴漆管道里面的水性涂料容易受到低溫的影響而結凍,堵塞管道。
(3)水性涂料對表面清潔度,尤其是表面油污較為敏感,施工前表面污物去除不凈時,易導致涂膜缺陷。需要在施工前采取有效的表面處理。
1.3.1環(huán)保性
水溶性涂料以水替代了有機溶劑,減少了大量的有機揮發(fā)物(VOC)。有機揮發(fā)物(VOC)含量可以達到國內室內裝修涂料的技術要求,對環(huán)境無污染,可有效改善作業(yè)環(huán)境,保護作業(yè)人員身體健康。
1.3.2安全性
水溶性涂料以水為溶劑,消除了溶劑型涂料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在生產、貯存、運輸、施工過程中不燃不爆、安全可靠。
(1)檢修、恢復預熱室預熱功能,預熱室溫度恢復設計要求。
(2)檢修、恢復噴漆室(包括底漆噴漆室、面漆噴漆室)漆霧處理系統(tǒng)和廢氣處理裝置功能。其中:噴漆室冬季溫度低于12 ℃時能自動啟動熱風加熱空氣調節(jié)室溫,室溫控制在12 ℃以上;廢氣處理裝置新增催化燃燒處理裝置。
(3)檢修、恢復烘干房烘干功能和廢氣處理功能。廢氣處理裝置恢復設計要求,烘干溫度恢復設計要求。
(4)配備涂料存貯室,集中存貯室(涂料庫)室溫5 ℃以上;車間存貯室及調漆室內設置冬季采暖設施,室溫控制在12 ℃以上。
(5)增加供水裝置,水性涂料調配用自來水使用前應經過濾處理,確保不含銹蝕、泥沙及其他粒徑20 μm以上的顆粒狀雜質。
樣車按照表面清理→噴涂水性底漆→底漆烘干→噴涂水性面漆→面漆烘干→涂打標記→交檢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作業(yè),試用記錄如表3所示。
根據以上工藝研究成果和試用效果,開展了批量應用工作,完成了水性涂料全面代替溶劑型涂料的工作。批量應用結果如圖1所示。
應用表明:采用符合標準要求的水性涂料,同時現有設備設施進行符合性改造,制定科學合理施工工藝,加強工藝管理和質量管理,鐵路貨車采用水性涂料,車輛外觀質量、防護性能均比原溶劑型油漆有明顯提高。
表3 車輛試用記錄表
圖1 水性底漆涂裝的鐵路貨車
對油漆線各排放口及噴漆室內的廢氣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均遠低于GB 1620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標準規(guī)定的排放值。
通過開展水性涂料代替溶劑型油漆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提高了鐵路貨車的防護能力和外觀質量,有效改善了涂裝作業(yè)的環(huán)保性和安全性。通過完成水性涂料性能分析、工藝研究、車輛應用驗證和批量應用等工作,實現了鐵路貨車從整車涂裝到配件生產的水性涂料全面轉換,為中國中車的技術升級和產業(yè)升級,實現青山綠水、綠色中車的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