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春旺, 宋國亮, 田 迪, 孔祥浩, 田樹飛, 孫茂紅*
(1.河北北方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張家口市農業(yè)科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自古以來,我國的養(yǎng)牛業(yè)是以役用較多,僅在高原地區(qū)肉用。但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牛肉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以至于肉牛產業(yè)開始快速發(fā)展。目前,肉牛產業(yè)發(fā)展形成了飼料生產、養(yǎng)殖、繁育、銷售、餐飲的生產鏈,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模式[1]。我國現(xiàn)已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后的第三的牛肉生產國家[2]。肉牛業(yè)是我國畜牧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在肉類不足,為提供良好的城市和農村居民的食品結構、動物蛋白等做出巨大的貢獻。隨著城鄉(xiāng)收入的增加,城鄉(xiāng)人口食用肉制品特別是對牛肉的需求持續(xù)增加。牛肉屬于優(yōu)質肉,對于一部分屬于人口來說彈性低,牛肉市場穩(wěn)定,為國民的經濟生活提供機會。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因糧食短缺牛肉,使得牛肉價格昂貴。我國牛肉工業(yè)的發(fā)展將受到巨大的壓力[3],對牛肉的生產和牛肉市場產生了很大影響[4]。技術效率在穩(wěn)定當?shù)毓┙o上極為重要[3]。與2002年相比,肉牛數(shù)量急劇下降。2009年10月,河北省肉牛存欄量下降了36.02%,繁殖母牛下降59.43%,肉牛生產呈下降趨勢。肉牛數(shù)量不足,導致加工廠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有些設備閑置了。近年來,由于無序的屠宰和低利潤的行業(yè),在繁殖季農業(yè)機械化水平不斷的提高導致農民飼養(yǎng)率下降,再因為肉牛的繁殖期長,導致肉牛產業(yè)急劇下降,河北省出現(xiàn)了史無前例的滑坡,人民對牛肉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以至于肉牛產業(yè)開始快速發(fā)展[5]。
在中國畜牧業(yè)快速發(fā)展中,環(huán)境問題是重要問題[6]。牛所處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牛的生長和牛體的健康[7]。肉牛的高品質生產與牛舍環(huán)境密切相關,肉牛的生產性能與外部環(huán)境相關[8]。影響肉牛質量和生產性能的物理因素有風速、光照等不可缺少的環(huán)境因素[9]。
可見光是動物機體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條件,通過動物眼睛的視網(wǎng)膜作用于中樞神經下丘腦到垂體系統(tǒng),引起生物機體的反應,從而提高或降低新陳代謝作用[10],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可以起到殺菌,消炎鎮(zhèn)痛,補充維生素D3以促進鈣的吸收,提高免疫力。但過強的太陽光可能會引起皮膚病和眼病,故影響育肥牛生產性能的光照因素包括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
氣流可通過對流作用促使牛體熱量散發(fā),促進氣體交換,有利于舍內有害氣體的排除,寒冷季節(jié)牛舍內風速基本符合要求,但如果能再通過加強保溫措施,提高舍內溫度的基礎上,適當加大舍內氣流速度,增加牛舍通風量,將有利于排除舍內的多余水汽,降低濕度,但是寒冷季節(jié)風速過大會使低溫效應加重,降低育肥牛的抗病力和生產性能,所以寒冷季節(jié)一定要處理好保溫與通風之間的矛盾[11]。牛舍風速影響牛舍溫度,風速大時溫度低,溫度過低容易造成牛的冷應激,最適風速0.3 m/s,牛舍防風保溫是寒冷季節(jié)育肥牛管理技術的重點。
通過以上所述可知,風速和光照均是影響動物生產、生長及健康的主要因素。測試的牛舍處張家口市懷安縣,該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海河平原的過渡帶,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拔較高。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12]。由于干旱少雨空氣得不到洗滌凈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差,土地沙漠化程度較重,風沙較多西北風盛行容易形成揚沙和沙塵暴天氣[13]。本試驗在該地區(qū)測試寒冷季節(jié)不同月份肉牛育肥舍內外光照和風速變化情況。
基礎日糧是全株玉米青貯,精料補充料定量飼喂粗飼料自由采食。
在牛舍內具有代表性地選擇5個點,牛舍外同樣選擇5個點。每個點距離地面1.2 m處測定氣流速度和光照強度。在測定當天的24 h中測定12次(每2 h測定1次)風速和光照強度,并記錄一天內光照的時間。自2018年11月11日開始,依次之后6個月的每月11日皆是如此。
鑫思特HT-9829熱敏式風速儀工業(yè)級高精度風速風量風溫計測試儀、分體式數(shù)字照度計。
用微軟Excel統(tǒng)計分析平均值、標準差以及P值。育肥牛舍類型為半開放肉牛育肥舍,通風類型為自然通風。P值用SPSS將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該牛場內密閉舍光照與舍外光照對比具有不同差異化變化。表1中2018年11月、12月、2019年2月和2019年4月舍外與密閉舍光照差異極顯著(P<0.01);2019年1月、3月舍外溫度與密閉舍光照對照差異顯著(P<0.05);2019年5月舍外與舍內光照差異不顯著(P>0.05)。
表1寒冷季節(jié)不同月份育肥牛舍內外光照差異lux
測定月份(月)舍外對照半開放舍1116364.00A±1192.90435.42B±633.171215040.00A±6086.701014.22B±919.78133492.00a±24923.64132.58a±410.19222260.00A±11424.442161.50B±2203.96375400.00a±61344.5518480.00b±39443.62496050.00A±49461.371357.00B±1860.6855054.00±4941.91239.00±367.82
注:與舍外對照組相比較,肩標大寫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小寫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異顯著(P<0.05),不含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同。
由表2可以看出,該牛場內密閉舍風速與舍外風速對照具有不同差異化變化。表2中2018年12月、2019年3月和2019年4月舍外與密閉舍風速差異極顯著(P<0.01);2018年11月、2019年1月和2月舍外風速與密閉舍風速對照差異顯著(P<0.05);2019年5月舍外與舍內風速差異不顯著(P>0.05)。
表2寒冷季節(jié)不同月份育肥牛舍內外風速差異m/s
測定月份(月)舍外對照半開放舍110.60a±0.460.18b±0.12120.49A±0.270.14B±0.161 0.25a±0.150.10b±0.102 0.24a±0.19 0.038b±0.8330.31A±0.230.03B±0.0440.84A±0.510.17B±0.3350.55±0.480.28±0.45
馬一暢等[14]研究表明,采光面積的增大和光照強度使得熱輻射增加,從而溫度也會升高,適度也會降低,育肥牛的體感溫度也會增高,減少冷應激的發(fā)生,NY/T 388-1999規(guī)定牛舍內日平均光照不得低于50 lux(照度的單位)[15]。本次試驗在張家口懷安境內雖是壩下地區(qū)但海拔較高,所以舍外光照強度最強能達到96 050 lux,舍內的強度最低也可達到132.58 lux,所以大可滿足育肥牛的光照需要。在光照強度特別高時舍外牛的數(shù)量減少,舍內育肥牛的適量增加。所以要保持畜舍內環(huán)境光照的強度及采光面積有利于育肥牛體進行光合作用及育肥牛的生產性能。
一般來講,育肥牛舍若通風過量可能會產生冷應激和影響育肥牛的生產性能。李建國等研究表明,寒冷季節(jié)適宜的風速為0.10~0.25 m/s,不超過0.3 m/s[7]。在本研究中,所測牛場地處壩下地區(qū)寒冷季節(jié)風速舍外風速較大,最大可達到0.84 m/s。舍內風速因季節(jié)的變化而被影響,最高也達到0.28 m/s[15]。經過與舍外風速對比,可看出2018年12月、2019年3月和2019年4月舍外與密閉舍風速差異極顯著(P<0.01),而2019年5月舍外與舍內風速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風速也是影響著肉牛生長的重要指標。合理的通風設置有利于舍內空氣質量的控制和保持密閉舍內的溫度,從而提高育肥牛的生產性能[14]。寒冷季節(jié)畜舍內采用自然通風,所以保持育肥牛舍內的適宜風速是保持溫度、濕度及空氣質量的必要條件,也是影響育肥牛生產性能的必要條件。
本試驗對張家口壩下地區(qū)(懷安縣)進入寒冷季節(jié)后不同月份肉牛育肥舍內外光照和風速的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對半開放式肉牛舍后窗進行簡單封堵之后,在不同月份舍外光照及風速均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寒冷季節(jié)大風會影響肉牛的生產性能,依據(jù)這一試驗結果,育肥肉牛場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科學地修繕牛舍和改造牛舍,以采取更好的防寒保暖措施增加冬季肉牛養(yǎng)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