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鏡碧,李軍華,李 強,尹琳琳
(中國聯(lián)通河南省分公司,鄭州 450000)
為支撐智慧運維、互聯(lián)網化轉型,推進OSS 向ONS 演進,河南聯(lián)通運維體系建設創(chuàng)新小組在全省對各個專業(yè)、不同模塊提出了創(chuàng)新智慧運維。
整體支撐手段落后;數據質量有待提升;巡檢作業(yè)管控粗放;盯防管理實效性弱,為支撐聯(lián)通智慧運維體系建設;落實互聯(lián)網+維護轉型提出項目建議。
2.1.1 長途干線光纜資源命名規(guī)范
(1)光纜的命名:按照省集團公司給予規(guī)定的光纜命名。
(2)光纜段的命名:光纜名稱+(光纜的起點-光纜的終點)。
(3)標石路徑的命名:光纜名稱+(中繼名稱)+標石路徑。
(4)標石的命名:光纜名稱+(中繼名稱)+標石號+號標。
(5)標石段的命名:標石A-標石A+1(2個相連標石的為一段)。
(6)光纖配線架的命名:機房名稱+/+ODF+機列號+“-”+機架號。
(7)光纜接頭命名:光纜名稱+連接符_+城市名稱+光纜接頭標石GT+序號。
(8)人(井)孔命名:城市名A-城市名B/公路名+“井”+序號+“-”擴充后綴。
①城市名A(B):公路段兩端的城市名稱,按從北至南,由東向西來排列城市名;②公路名:管道所依靠的公路和國道名稱;③#:為人(手)井標識;④擴建增加管井的命名:增加擴充后綴。從1開始往下編;⑤序號:習慣上由北至南,由東向西按管道連通順序依次編號。
(9)管道命名
干線管道標識+序號+漢字“干線管道”
說明:①省際干線管道由集團公司命名,省內干線管道由各省公司命名。②干線管道標識:采用干線管道的起止點城市名和中間經過的全部或部分省會城市名(省際的干線管道)/城市名(省內的干線管道)的簡稱序列表示。③漢字“干線管道”:固定的漢字標識。④序號:可選項,具有相同干線管道標識的多條管道,則序號從1開始編號,序號可按干線管道建設的時間來排序。
(10)管道段命名
管道名稱+(管道段起點人井名稱-管道段終點人井名稱)
說明:若管道段兩端人手井在同一道路上時,終點人手井名稱可省略前綴只保留序號。
(11)電桿命名(同人井相似)
城市名A-城市名B/公路名+“P”+序號+“-”擴充后綴
(12)桿路命名(同管道相似)
干線桿路標識+序號+漢字“干線桿路”例如:新鄭新鄉(xiāng)勞動路干線桿路
(13)桿路段命名
桿路名稱+(桿路段起點人井名稱-桿路段終點人井名稱)
(14)引上點的命名
人井名稱+/+YS+序號
(15)支撐點
電桿名稱+/+ZC+序號
2.1.2 資源信息清查
2.1.2.1 資源信息(標石、人井、電桿)采集
通過手機APP,以自己的門戶名、密碼進入“資源清查”系統(tǒng)里,本地庫采集-“我的”-我的資源-管線資源;統(tǒng)一庫采集-資源-資源管理-管線資源。
安卓手機在定位時需打開GPS 定位服務,提高定位精確度。
(1)標石采集
點擊標石路徑-添加標石路徑(如已添加可搜索標石路徑)-定位-當前位置-待光圈穩(wěn)定(若有參照物,偏差過大,可點手動定位)-添加標石-填寫標石信息-保存。
注:標石號(在自動生成的名稱里需手動將標石路徑這4個字刪除)
手機GPS 定位受手機型號,衛(wèi)星信號繁忙程度,云層建筑遮蔽等因素影響,如定位點外圈越大偏差越大,越小越精確,如果誤差較大,建議根據參照物調整,如果地圖沒有參照物可以嘗試更換手機或標注之后通過日后多次定位盡可能校準。
(2)人井采集
點擊管道-添加管道名稱(如已添加可搜索管道名稱)-定位-當前位置-待光圈穩(wěn)定(若有參照物,偏差過大,可點手動定位)-添加井-填寫井信息-保存;
在采集人井,填寫人井信息時,人井名稱是根據地址自動獲取的,如果大家不想按照地址命名,可以先將自動獲取的地址名刪除,將想命名的人井名稱輸入進去,人井名稱會自動與地址名一樣-然后再輸入井序號-復制人井名稱至人井唯一編碼框內-保存。
(3)電桿采集
點擊桿路--添加桿路(如已添加可搜索所需桿路名稱)-定位-當前位置-待光圈穩(wěn)定(若有參照物,偏差過大,可點手動定位)-添加電桿-填寫電桿信息--保存。
2.1.2.2 資源信息的關聯(lián)
標石段(管道段、電桿段相同)的關聯(lián)方式一:通過手機APP 資源清查系統(tǒng)里進行關聯(lián),進入與采集標石一樣的標石路徑里:點擊標石路徑-搜索所要關聯(lián)的標石路徑-定位-關聯(lián)標石段-在圖上占擊所需要關聯(lián)的標石-確認關聯(lián)如圖1所示。
圖1 標石段關聯(lián)
標石段的(管道段、電桿段相同)關聯(lián)方式二:直接將統(tǒng)計的信息段信息通過系統(tǒng)導入資源庫。標石段的統(tǒng)計:下載系統(tǒng)資源庫里的電子模板,利用標石采集時統(tǒng)計的信息填寫表格。
2.1.2.3 光纜的穿放
在資源系統(tǒng)里--GIS 地圖版面里,將關聯(lián)好的標石段、管道段逐一點擊進行穿放光纜段。
光纜段穿放:從一個局機房里的ODF 架(或光交、接頭等)至另一個局機房里的ODF 架(或光交、接頭等)上,不能以支撐設施(如人井、標石)開始或結束(如圖2所示)。穿放過程中必須保證管道段、標石段連通好,不能有斷開的,否則將無法穿放。
圖2 穿放光纜
2.1.2.4 GIS 地圖操作注意事項
(1)GIS 功能使用前必須添加以下地址到兼容性視圖:10.245.1.128,10.245.3.236,10.245.3.241,瀏 覽 器 建 議 使 用IE9—IE11。
(2)GIS 穿纜必須從ODF(或光交、接頭等)到ODF(或光交、接頭等),不能以支撐設施(如人井、標石)開始或結束。
(3)GIS 暫時無法批量創(chuàng)建標石段,可以批量創(chuàng)建管道段和桿路段。
(4)GIS 鋪纜目前只能在穿纜的同時創(chuàng)建光纜段,無法使用系統(tǒng)中已有的光纜段。
(5)GIS 穿纜過程中只能穿過關聯(lián)了管道段、桿路段、標石段等段落信息的資源。
(6)GIS 穿纜時必須穿過管孔(當途經支撐設施為人井時),不能只穿過人井。
(7)GIS 穿纜工作目前無法中斷,必須完成一條光纜段的所有穿纜操作(從ODF(或光交、接頭等)到ODF(或光交、接頭等))才會生成穿纜信息,否則無效。
(8)GIS 地圖的創(chuàng)建資源功能=資源入庫+資源上圖,拖拉上圖功能+資源上圖,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中新錄入的資源無法直接在GIS 地圖上展示,必須通過拖拉上圖功能進行上圖。
(9)GIS 地圖上資源的位置使用的是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中的GCJ02經緯度(高德經緯度),修改資源的位置信息建議使用GIS地圖的移動資源功能進行拖拽修正,如果在資源管理系統(tǒng)中修改經緯度信息在GIS 地圖上需要刪除原資源(只刪除圖形,不刪除資源)后重新拖拉上圖后方可正常顯示。
(10)GIS 地圖上對于以下幾種情況的資源無法上圖:
資源名稱或編碼為空;經緯度超出河南省范圍;兩個資源的x=x 且y=y;段資源的起始和終止設施相同。
2.2.1 智能巡檢系統(tǒng)基礎功能
2.2.1.1 巡檢派單:在電腦后臺,我們通過在巡檢看板上,采取計劃性、隨時性給包線員、多人不同的方式(包段人派單、巡檢要素、自由組合)給予他們派單,派單時可以設置規(guī)范的信息,進行科學管控。
巡檢派單工單編號:系統(tǒng)自動生成,編號規(guī)則年份+月份+日期+時間+序號
工單名稱: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名稱
人員查詢:戶名是:輸入用戶名,搜索,選擇巡檢人賬號,勾選-確認選擇
請選擇最晚回單日期時間:根據日歷圖標及下拉框可選擇相應日期及回單時間
巡檢方式:選擇此次派單的巡回方式車巡還是步巡。
巡檢速度:根據巡檢方式,設置相應巡檢的車速。
電子圍欄:根據線路設備環(huán)境狀態(tài),設置相應的人員與設備直線距離。
關鍵點和告警點:在地圖上選擇對應資源設備點后,會對其“是否為關鍵設施”、“是否為告警點”進行勾選,確認之后,點擊“發(fā)送工單”。巡檢工單發(fā)送完成,之后可告知巡檢人,登錄其賬號進行手機APP 端進行巡檢。
2.2.1.2 執(zhí) 行巡檢單
進入手機APP 巡檢系統(tǒng)里,點擊巡檢工單,執(zhí)行當前發(fā)送來的工單,進入到工單詳細信息,巡檢人員普通巡檢點進入范圍即可;關鍵點需要在電子圍欄內停留設定的時間、落實作業(yè)內容才算完成,巡檢過程中發(fā)現資源異常可立即上報;系統(tǒng)形成報障單;巡檢人必須完成所有巡檢點后回單,保證巡檢質量。
2.3.1 光纜光纖及相關信息清查
按照表格要示,通過測試光纜備纖對曲線進行分析,結合原線路圖紙、歷史割接、搶修資料,準確推斷出纖長接頭與地面實際距離數據對應。
接頭點纖長+標石段距離≥障礙點距離,即可判定故障所在標石段位置。
2.3.2 數據信息與系統(tǒng)模塊關聯(lián)
將光纜中的每個接頭長度導入系統(tǒng)中,實現定點、同向判斷出障礙點的大約位置,為長途干線光纜障礙查找提供有效手段,實現智能判障、自動發(fā)送、自動導航、場景推送。
方法是點擊手工派單,選擇發(fā)生故障的光纜段并加載,根據測出的障礙距離,選擇最為相近的接頭點為導航的起始點,選擇相同方向的障礙設備,輸入距離故障的起始距離,即可判斷出故障的大約位置,然后向搶修人員派發(fā)故障單。搶修人員收到故障單時,執(zhí)行派單并導航到當前故障位置。
2.4.1 三盯數據與系統(tǒng)相聯(lián)
利用系統(tǒng)線路資源大數據,精準統(tǒng)計三盯現場、三盯人員數量,大型機械臺數,三盯巡回頻次,三盯檢查頻次、三盯現場圖片等數據信息,與之關聯(lián)。
2.4.2 利用三盯現代化手段進行遠程管理
盯防手段現代化;采用盯防現場視頻采集、圖像識別、電子圍欄、啞資源集中監(jiān)控中心、長線智能判障等現代化手段,強化管控能力、提高維護管理效率。
指導我們由過去管理單一的、重復的、勞動密集型向管理抓手先進、精準、聚焦、高效的資源管理型轉型,以巡檢維護作業(yè)可視化為重點,實現巡檢維護作業(yè)智慧化管理,以達到優(yōu)化之前粗放式管理,節(jié)約資源,管控成本等目的,實現光纜線路巡檢維護管理現場操作移動化、流程閉環(huán)化、統(tǒng)一庫資源數據訪問及更新實時動態(tài)化、光纜線路啞資源數據信息共享化、維護質量監(jiān)控端到端且呈現可視化,讓啞資源說話,為低成本、高效率、精細化的光纜線路等啞資源設施的巡檢維護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