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迎春
“遠看是國畫,近看是剪紙。”將國畫和剪紙糅為一體的彩色花鳥剪貼畫,2010年被載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王浣清獨創(chuàng)的一個畫種。
今年94歲的王浣清,仍每日沉浸在創(chuàng)作的愉悅之中。每天凌晨2:30左右,正是人們酣睡的甜美時光,對王浣清來說,卻是開始一天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美好時刻。之所以每天凌晨就開始學習和創(chuàng)作,是因為年齡讓王浣清產生了惜時如金的緊迫感。
20世紀70年代末退休后,王浣清重拾自己在學校學習時的愛好—工筆花鳥畫。當年讀書時,因為喜歡畫畫,王浣清曾師從名家,學習過花鳥畫。
天有不測風云。1980年,王浣清家遭遇火災,全部家產,包括她的所有作畫工具全都化為灰燼。她就此做出了新的選擇:剪紙。
經過多年探索,王浣清獨創(chuàng)了彩色花鳥剪貼畫,即整幅畫采用傳統國畫構思,卻摒棄畫筆,所有花鳥均由各種彩色廣告紙等剪裁而成,再粘貼上去。王浣清的彩色花鳥剪貼畫剪紙技法獨特,畫面精美,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彩色花鳥剪貼畫看似簡單,其實創(chuàng)作過程非常復雜,要歷經選題、構思、選材、剪貼等步驟,完成一幅畫需要一周至一個月不等,跟用針線手工繡一幅畫的時間差不多。
天道酬勤。王浣清的作品一經推出就受到人們的青睞。除了彩色花鳥剪貼畫被載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浣清也于2012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國際文藝泰斗”稱號,她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曾獲得法國巴黎“世界民間和平藝術大賽”金獎等獎項。
(摘自《浙江工人日報》2020年3月7日,啟明星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