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同祥
很久以前,孟槐齊生活的地方也相對比較閉塞。為了買到一雙合適的鞋子他不得不參加一年一度的春季集市。
集市上孟槐齊賣了自己的物品,才湊齊買一雙鞋子的錢。在選好自己中意的鞋子后,他卻發(fā)現(xiàn)頭天晚上自己量好的尺碼忘記帶了。于是孟槐齊趕緊回家拿尺碼,再趕回集市時,集市已經(jīng)散了。
第二天孟槐齊一早趕到集市,賣完手上的物品后直接去找昨天的賣鞋老板,按自己帶去的尺碼買了一雙鞋,回家試穿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是很合腳,于是決定第三天再去調換一雙。
第三天,孟槐齊直接找到賣鞋的李掌柜說明來意。
李掌柜問他,你第一天沒帶尺碼,為啥不用腳試一下呢?
孟槐齊回復說,我自己已經(jīng)量好了尺碼,如果這次用尺碼買到合適的鞋子,以后再買鞋就可以不用量尺碼,甚至不用自己來買,要其他人代買就可以。
李掌柜又問,昨天你帶了尺碼,為什么不當時試一下是不是合適呢?
孟槐齊說,我怕試穿時弄臟了你的鞋子,其他人買鞋時就會嫌棄,你就不好賣了;所以今天我除了帶著尺碼,也帶了擦腳布來試穿。
聽完孟槐齊的說明,李掌柜非常高興地幫助孟槐齊挑選到了合適的鞋子。
在李掌柜的邀請下,孟槐齊開心地加入了李氏鞋鋪。
一個月后,在孟槐齊的建議下,李氏鞋鋪做了四個改變:在鞋鋪門口備有試鞋的板凳,方便買鞋人隨時試穿;在試鞋的地上墊了一塊柔軟的布料,避免弄臟鞋底;為每個試鞋人都準備了一塊包腳布,避免弄臟鞋子內部;對每個試鞋子的人都作了登記。
每天工作之余,孟槐齊和李掌柜一起,按照買鞋人登記的尺碼,制作了一套鞋碼表,并按鞋碼與賣出的數(shù)據(jù)制定每批鞋子的制作比例。
六個月之后,大部分人不用試鞋就可以根據(jù)已有的登記買到合適的鞋子;有的人即使不上鞋鋪也可以讓人代買到稱心的鞋子;李氏鞋鋪的庫存也大幅降低。
九個月后,孟槐齊聽說人們在爭相傳閱當紅作者寫的關于鞋子的文章,于是在李掌柜的支持下,熱情邀請作者光臨李氏鞋鋪,并順便在文章末尾加注了“李氏鞋鋪特約支持”的字樣。
一年后,李氏鞋鋪成為當?shù)刈畲笞钣忻麣獾男?。孟槐齊成為了李掌柜的乘龍快婿,執(zhí)掌李氏鞋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