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
近三年,深圳南山區(qū)三大精品公園相繼亮相,分別是被譽為“最美都市海岸線”的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西段,全國首個以“人才”為主題,榮獲全球景觀最佳設計獎的人才公園,以及宛如一條美麗的“綠色飄帶”“城市項鏈”的大沙河生態(tài)長廊。三者地理位置緊密相連,相映成輝,展示出深圳現(xiàn)代濱海城市的無窮魅力。
深圳灣濱海休閑帶西段范圍從中心河入海口至南海酒店,全長6.6 km,總用地面積約25.2 hm2。根據(jù)用地情況,并延續(xù)深圳灣濱海休閑帶東段的分段方式(分為A、B、C 三段),將西段分為D、E、F、G 四段。
注重濱海特征和品質,突出“生態(tài)、簡約、實用、便民”的設計理念,彰顯蛇口歷史片區(qū)豐富的文化底蘊,激活這條一度因填海造地而與城市生活隔絕的岸線,使其成為多元、彈性的濱水休閑帶。1)以人為本: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分設,靠海邊為寬7 m 的人行道,內側為寬4 m 的自行車道,中間用綠化帶隔離;增設便民設施如遮陰廊架、直飲水機、母嬰室、手機充電接口、WiFi等。2)濱海特色:創(chuàng)造近海親水、帶有都市自然特點的人氣場所,以親水棧道和觀海臺階等凸現(xiàn)濱海公園的親水特性。3)自然生態(tài):保留原有成熟林帶,引入自然景觀;種植上百種植物,打造濱海生態(tài)風景帶;利用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邊岸,創(chuàng)造出以自然元素為靈感的公園場所。4)多節(jié)點結合:建有自然公園、海監(jiān)廣場等10 個景觀節(jié)點,對原有漁港公園進行升級改造,保留原有大規(guī)格喬木,以本土漁、船、碼頭等漁業(yè)基礎設施作為設計元素并抽象升華,形成以蛇口本土漁文化為特色和個性的景觀環(huán)境。
深圳人才公園是全國首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市政公園,旨在服務人才、激勵人才、展示人才成果。其占地面積約77 hm2,其中水體面積約32 hm2。人才公園按照“四季花?!崩砟畲蛟欤瑘@內植物種類繁多,春夏秋冬四季芬芳多彩,爭奇斗艷。
以“深愛人才、圳等您來”為核心理念,設計建設了雕塑園、功勛墻、文化墻、廣場、星光大道、書吧、院士林等20 多個以“人才”元素為主題的場所,突出尊重人才的理念和服務人才的功能,展示對各類人才的尊重、關懷、宣傳與激勵。公園的圓凳上雕刻著人才故事,并附上二維碼,市民掃碼即可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
夜幕降臨,站在星光橋上觀看燈光秀,在大尺度空間以廣闊的視角,將燈光秀的精華部分盡收眼底。燈光秀聯(lián)動了阿里巴巴大廈、深圳灣一號、中國華潤大廈等深圳灣地標性建筑,將光與音樂譜成歌劇,又因湖海多了一份靈動。
大沙河生態(tài)長廊建設范圍從桃源長嶺陂水庫泄洪口至深圳灣入海口,全長約13.7 km,總面積約95 hm2,是粵港澳大灣區(qū)最美生態(tài)廊道。
根據(jù)沿線河道的不同特點,將大沙河上游、中游、下游分別按“學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大主題進行建設。1)詩情畫意的學院之道(長嶺陂至麗山路):河道景觀注重與兩側校區(qū)建設的融合,營造閱讀花園、研理平臺、學院賽艇練習區(qū)等特有文化氛圍場所,及河畔劇場、嬉游草坪等景觀節(jié)點。2)生態(tài)自然的綠色森林帶(麗山路至深南大道):將山地森林與河岸景觀、沿河綠帶水岸及社區(qū)公園生態(tài)景觀融為一體,將濕地功能性與觀賞性和科普性結合,實現(xiàn)河道景觀與周邊綠地科學及藝術性串聯(lián)。3)層次豐富的活力水岸(深南大道至入海口):該段河面寬闊(近50m),水深可達2.5 m。利用寬闊水域打造賽艇、龍舟賽事等水上活動區(qū),兩岸營造通透流暢的空間,與深圳灣公園無縫銜接。
公園整體設計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建有健康跑道、自行車道、人行步道、密林棧道、觀景平臺、兒童游樂區(qū)、森林舞臺、濕地公園等主要景點,配套智能電子標識牌等便民服務設施。近水岸區(qū)種植特色開花喬木,沿二級平臺的主園路旁則營建常綠喬木林蔭大道,節(jié)點處點綴開花喬木,配置開花地被植物與觀賞草,營造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的“花漾”景觀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