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樓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理論家,教育家,擅長素描、水彩、油畫的畫家,而他早年畫過漫畫并創(chuàng)辦過漫畫雜志這一史實,除了少數(shù)專門的漫畫研究者外,鮮為人知。事實上,朱金樓創(chuàng)辦的《中國漫畫》是中國現(xiàn)代漫畫“黃金時期”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刊物之一,本文嘗試對此作初步的論述,從而更為全面地還原朱金樓的藝術才能和藝術理念。
朱金樓早年就學于上海美術??茖W校西畫系,由于經(jīng)濟困難,很早便輟學進入社會。他于1932至1934年間先后在上海一小型印花布廠、上海民眾教育館、私營民享印刷制版公司做繪圖員,從事廣告和宣傳設計,在工作中其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1934年至1935年間,他先后在美專同學嚴次平創(chuàng)辦的《青青電影》《健美月刊》以及陳家樞創(chuàng)辦的《明星家庭》《電影與漫畫》做編印工作。這些工作使他進一步了解編輯、出版、印刷的辦刊流程,并從中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關系。在此期間,朱金樓陸續(xù)在《青青電影》《電影·漫畫》《春色》《時代漫畫》發(fā)表了十余幅漫畫作品。除此之外,朱金樓還在《晨風》《青青電影》等上發(fā)表了有關攝影、電影的評論文章若干篇。
上海在三十年代出現(xiàn)了以刊物多、作者多、作品多、專集多這“四多”為標志1畢克官、黃遠林著,《中國漫畫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第91頁。的漫畫的新高潮。朱金樓在各種刊物中的工作經(jīng)歷使他敏銳地察覺到當時漫畫繁榮的盛況。他在1932年下半年至1935年整整3年半時間都找不到固定工作,所以朱金樓萌生了辦漫畫刊物謀生的想法,遂借了50個大洋(一說30個大洋)2參見朱金樓的檔案記載。于1935年7月獨立創(chuàng)辦《中國漫畫》(圖1)。
圖1 《中國漫畫》第一期封面
《中國漫畫》常設欄目主要有“天下太平”“漫畫春秋”“特約通訊漫畫”“古書今畫”等?!疤煜绿健奔词菍θ粘I?、社會事件等時事新聞的報道;“漫畫春秋”則是對新聞時事的漫畫演繹;“特約通訊漫畫”是從全國各地,例如天津、唐山、景德鎮(zhèn)、冀東等地特約漫畫家,以當?shù)氐恼螘r事、社會風貌、自然風光等為內(nèi)容繪制的漫畫作品;“古書今畫”即是根據(jù)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牡丹亭》等進行的連環(huán)漫畫創(chuàng)作。此外還有一些臨時欄目雖然稱謂不同,但大體包括中外時裝美人、電影明星、科學獵奇等內(nèi)容,后期他嘗試推出以某個主題為核心的漫畫專號。在圖像的表現(xiàn)形式上,主要包括漫畫、素描、速寫、特殊設計(照片與漫畫的結(jié)合)、攝影、木刻等。1937年“八·一三”事變之后,《中國漫畫》被迫???,先后共計出版十四期。
美術評論家黃茅曾言:“民國二十五年到二十六年上半年間……八開的大型漫畫雜志《潑克》,十六開的《漫畫界》《上海漫畫》《獨立漫畫》相繼出版;這幾個刊物的內(nèi)容和技巧都有共同之處,除了政治問題的諷刺和地方通訊外,差不多都集中在社會問題上?!?黃茅著,《漫畫藝術講話》,商務印書館,1947年,第32頁。這指出了民國時期漫畫刊物在內(nèi)容設置方面的相似性,即主要關注于政治形勢、貧苦大眾等方面,《中國漫畫》同樣如此。實際上這些漫畫刊物或多或少都存在對小市民情調(diào)低級趣味迎合的現(xiàn)象,對此,朱金樓晚年曾說:“要保持刊物的靈魂,也要保持刊物的生命,生命不能維持,靈魂也不能保持。”4《生活月刊》編輯部編,《時代漫畫:被時光塵封的1930年代中國創(chuàng)造力》,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07—108頁。這實際是從生存角度揭示了三十年代的刊物中小市民氣息廣泛存在的原因。除內(nèi)容方面外,《中國漫畫》在形式設計方面也與其他刊物大同小異,譬如在刊名裝幀設計上借鑒了早前《上海漫畫》《時代漫畫》和《影戲雜志》的造型。但是從整體上看,《中國漫畫》在辦刊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發(fā)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刊物特色。與當時同類漫畫雜志相比較,《中國漫畫》有幾點值得注意。
其一,時政新聞類漫畫逐漸占據(jù)主要地位。《中國漫畫》早期的綜合性傾向比較明顯,中后期刊物重心逐漸向時政新聞類轉(zhuǎn)移。例如《中國漫畫》中迎合市民趣味的摩登女郎圖像,其數(shù)量前后發(fā)生了很明顯的變化。第一期全刊總計38頁,其中摩登女郎的形象有10幅;第六期總共40頁,摩登女郎只有3幅;而到了第十四期,總計43頁,摩登女郎僅剩下2幅。再如“古書今畫”的欄目從第2期設置開始基本上在兩個版面及以上,后來版面逐漸進行了刪減,至第9期,這一欄目整個就取消了。與此同時,時政新聞漫畫的整體比重逐步增加。在第11期的〈今后的本刊〉中,朱金樓特別言明了刊物之后的取材將著重于各地通訊漫畫、政治智識漫畫、時事諷刺漫畫,這是將選材與新聞時事密切地結(jié)合起來。相比較而言,與《時代漫畫》類似的摩登女郎和古書今畫的欄目,在前后刊物的分量上就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
除了增加時政新聞漫畫的篇幅之外,《中國漫畫》同時還注重報道的時效性和系列性。例如綏遠戰(zhàn)事發(fā)生在1936年11至12月間,《中國漫畫》即在12月間通過三個特輯進行了系列報道。朱金樓自己也及時創(chuàng)作漫畫《鐵的守將,鐵的國門!》(圖2)表現(xiàn)了傅作義及其將士的英勇形象。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漫畫》的新聞并非僅僅的局限在中國境內(nèi),而是具有國際視域的,刊物中存在相當一批反映世界格局、國際形勢的漫畫作品。例如程柳樂的漫畫《最近國際形勢》表現(xiàn)各國政要之間因利益沖突而劍拔弩張,衣冠楚楚地在相互爭斗的滑稽場景。朱金樓所作的漫畫《雙城記——文明救主之誕生》則反映了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亞的事件,形象地諷刺和揭露了墨索里尼虛偽、殘暴的行為。
其二,社會批判意識和民族主義的高揚。家境貧寒的朱金樓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深受影響。晚年還他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期忠孝義氣的舊道德觀念很強,所以當時他在創(chuàng)刊號的《編者隨筆》(圖3)中聲明:“第一,覺得漫畫倒是一種很好的刺激工具,這個麻木的社會,或者說是這樣民族,是有待乎刺激的?!?朱金樓撰,〈編者隨筆〉,載《中國漫畫》,1935年第1期。這里他強調(diào)的是漫畫內(nèi)容應達到針砭時弊的功效,因此《中國漫畫》每一期都刊有社會批判意識的漫畫。例如創(chuàng)刊號中朱金樓本人根據(jù)當時的真人真事所畫的《一家八口服毒圖》及《一家六口跳樓圖》,表現(xiàn)貧民百姓迫于經(jīng)濟壓力發(fā)生的社會慘劇,揭示與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朱金樓在中學時期就參加了抗日游行,繪制過抗日壁畫,之后又積極參與上海美專的同學沈逸千、莫樸等人組織的相關抗日宣傳活動?!吨袊嫛窂囊婚_始就表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意識,隨著國內(nèi)外形勢的發(fā)展,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意識日益高漲,《中國漫畫》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也越來越突出。到了第11期更明確地提出:“本刊的內(nèi)容是以民族主義為基底的!就是各地通訊漫畫,政治智識漫畫,時事諷刺漫畫,也是以民族主義為出發(fā)點……”6朱金樓撰,〈今后的本刊〉,載《中國漫畫》,1936年第11期。戰(zhàn)后黃茅認為,《中國漫畫》發(fā)表的這些冀、察、綏遠、蒙古等地的通訊漫畫“實是寫出隱藏在這些事物背后的一些正在發(fā)生和將要發(fā)生的非??膳碌氖虑椤薄?同注3,第31頁。這表明這些作品并非單純地方風光的描繪,而是將政治形勢與民族矛盾隱晦地表現(xiàn)出來。幾十年后當代的日本漫畫家、史論家森哲郎認為朱金樓應為“全國抗日漫畫運動的主力之一”。8[日]森哲郎編著,于欽德、鮑文雄譯,《中國抗日漫畫史中國漫畫家十五年的抗日斗爭歷程》,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年,第17頁。
圖2 朱金樓,《鐵的守將,鐵的國門!》,1936年12月
圖3 《編者隨筆》(局部)
除了上述兩點外,《中國漫畫》辦刊時間長,影響較大也值得一提。當時上海創(chuàng)辦的專門性漫畫刊物有30余種,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響,刊物的生命都很短暫,甚至有些雜志創(chuàng)刊期即是終期。辦刊時間超過1年的漫畫刊物僅有4本,《時代漫畫》辦刊時間最長,達3年有余(其中1936年3月被政府勒令???,6月得以復刊),其次就是《中國漫畫》,歷時將近2年。1980年年底朱金樓回憶起早年辦刊的情況:“在當時多種漫畫刊物中自以《時代漫畫》和《漫畫生活》較有代表性(前者的經(jīng)濟后臺為“時代公司”,后者為“三一印刷公司”)……《中國漫畫》沒有政治背景,也無經(jīng)濟后臺,從創(chuàng)辦、編輯到校對、跑印刷等都是一個人干的,而本人又是一個窮光蛋,所以做起來很吃力,疲于奔命。”9同注4。可見《中國漫畫》能生存下去著實不易。關于該刊的發(fā)行量沒有明確數(shù)據(jù),但是可以根據(jù)前后刊登的廣告數(shù)量進行估測。《中國漫畫》的前幾期廣告數(shù)量較少,到第6期之后廣告數(shù)量明顯增多,種類也更為多樣,除了煙、酒、藥等方面的廣告外,中華書局等書籍顏料類廣告也逐漸增多。這就間接表現(xiàn)出刊物的發(fā)行量在增大,所以鄭朝認為《中國漫畫》在“國內(nèi)和東南亞有一定的影響”。10鄭朝撰,〈朱金樓先生的生平及美術評論〉,載《浙江美術界》,1993年第3期。
朱金樓創(chuàng)辦的《中國漫畫》雖然只是一本漫畫期刊,現(xiàn)在看來它還是具有多方面的歷史價值的。
荷蘭歷史學家馮客言及“軍閥混戰(zhàn)時期”貫穿了整個民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指出:“黃文農(nóng)之類的本土畫家則創(chuàng)作出將‘外國帝國主義’與‘國內(nèi)軍閥主義’聯(lián)系起來的通俗漫畫。這些漫畫進一步傳播了具有高度煽動性的‘軍閥主義’概念,用一種簡單醒目的方式,呈現(xiàn)出民國時期急劇變化的復雜政治格局?!?1[荷]馮客著、陳瑤譯,《簡明中國現(xiàn)代史》,九州出版社,2014年,第14—15頁?!吨袊嫛肪褪且粋€明證。這本刊物圖文并茂,信息豐富,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當我們翻閱刊物時,能夠體悟到當時國家危機四伏、矛盾重重的歷史景象,也能觀察到不同階層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世相百態(tài)。在民國“百家爭鳴”的狀態(tài)下,細細品味各家刊物,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顯現(xiàn)出不同的思想傾向。例如相對而言,《時代漫畫》題材內(nèi)容更趨于多樣化和豐富化;《漫畫生活》則有鮮明的左翼思想,所弘揚的是一種普羅文化?!吨袊嫛匪鶑娬{(diào)的民族主義更多代表了當時普通民眾的一般認識。實際上這些漫畫刊物之間的不同,折射出當時社會不同政見、不同思想潮流的震蕩與喧囂,這些刊物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假如合而觀之,就可以從一個角度勾畫當時的時代風貌。
《中國漫畫》作為三十年代漫畫界的重要刊物之一,有許多藝術家借助這一平臺發(fā)表了漫畫作品,作者以京、滬兩地為主,同時也有相當部分各地來稿。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像黃堯、魯少飛、汪子美等一批當時風華正茂的漫畫家的作品,雖然其數(shù)量不多,但不少作品也是代表他們的典型風貌和藝術水平,值得重視??赡苁怯捎谵k刊經(jīng)費的限制,《中國漫畫》的作者是以年輕藝術家為主體。例如當時尚未成名的廖冰兄、米谷等在刊物中發(fā)表了一批相對稚拙的漫畫作品。而后來主要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的莫樸、艾中信,早年也在這里發(fā)表了不少的漫畫作品?,F(xiàn)在這些漫畫作品都成為研究他們早期藝術軌跡的重要史料。
在《中國漫畫》這一刊物發(fā)表的漫畫作品中,朱金樓本人發(fā)表了20余幅,除了零星的幾幅發(fā)表在其他刊物上外,他絕大多數(shù)的漫畫作品都集中在這里,像《斬妖圖》《赤日炎炎似火燒》《新使徒行傳》《古城末日記》(圖4)等都代表了他漫畫的最高水平。例如發(fā)表于1936年11月的《古城末日記》展現(xiàn)了一幅火光四起、兵荒馬亂的場景。畫中的人物一方是窮兇極惡、明火執(zhí)仗的倭寇正在燒殺搶掠,另一方是舉著“救亡運動”標語的古裝青年在苦苦掙扎。作品中穿插其間的華表、天壇、白塔、石獅、國寶、四庫全書等古建筑、文物就點明了此古城為北平城。鑒于當時政府明令禁止刊物中出現(xiàn)抗日相關的文字及圖像,以免刺激日本人,朱金樓在這幅畫中只能借用古代人物的造型來揭示出當時華北、北平的形勢岌岌可危。這充分展現(xiàn)了藝術家的政治智慧和藝術智慧,像這樣的作品在中國漫畫史上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本文對朱金樓漫畫家的身份以及他創(chuàng)辦的《中國漫畫》進行了初步的論述。正如中國漫畫史研究專家畢克官評論朱金樓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主力作者之一,特別是他主編的《中國漫畫》雜志……在中國漫畫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一頁。”12畢克官著,《中國漫畫史話》,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183頁。遺憾的是現(xiàn)今漫畫界更多的聚焦于《時代漫畫》《漫畫和生活》《上海漫畫》等刊物,對《中國漫畫》及創(chuàng)辦者朱金樓的專門性研究則存在相當大的空白,這有待于進一步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以凸顯《中國漫畫》在漫畫史中的地位與價值,填補朱金樓作為三十年代漫畫界奠基人之一的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