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辰,熊簡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第一分院,重慶)
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我國每年有約100 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歸因于煙草相關死亡疾病中慢阻肺占45%[1]。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臨床常見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進行性發(fā)展[2]。研究表明吸煙可引起COPD 的發(fā)生,以及急性加重[3]。
COPD 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4]。研究證實髓樣細胞觸發(fā)受體-1(sTREM-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sRAGE)、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因子與COPD 的慢性炎癥及急性加重具有相關性[5-7]。吸煙是否引起機體上述炎性因子的變化,目前尚缺乏足夠的文獻報道。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 患者吸煙狀態(tài)對其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探討吸煙對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響及可能的作用機制。
選取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5 月期間于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初診為COPD 穩(wěn)定期的患者86 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2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齡范圍54-76 歲,平均年齡(62.3±6.56)歲,①納入標準:(1)患者參考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COPD 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COPD[8]。②排除標準:(1)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且病程≤3d;(2)患者在納入本次研究前,入選前2 周服用過抗菌藥物;(3)患者合并其他疾??;(4)除呼吸系統(tǒng)外,患者存在其他位置的感染;(5)患者明確拒絕參與本次調查研究。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根據(jù)患者吸煙狀況進行分為吸煙組(46 例)、非吸煙組(40例)。并匹配兩組人群的年齡及性別。其中吸煙組包括男性30 例、女性16 例,年齡范圍(45.3±4.31)歲;非吸煙組患者男性31 例,女性9 例,年齡范圍(47.6±5.48)歲,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等指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衡可比。
本研究所有調查對象均需要進行呼吸肺功能測定、炎性因子血清水平檢測,同時進行相關內容的調查,調查均由經培訓的研究員采用面對面方式進行調查填寫,肺功能及血清水平測定均有經驗豐富的醫(yī)師進行測定。
主要調查內容包括:
(1)一般問卷 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和一般健康檢查兩部分?;拘滦桶ɑ颊咝彰?、年齡、民族、居住地、婚姻狀況、職業(yè)、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進行采集。此外,本次調查還收集患者現(xiàn)病史、既往史、吸煙史、飲酒史等。
(2)吸煙習慣 本研究將對象的吸煙情況進行劃分:吸煙者、非吸煙者。吸煙者標準為當前仍在吸煙或停止吸煙時間不足6個月;非吸煙者是指截止至調查日從未吸煙或吸煙總量不足100支[9]。
(3)肺功能測定 患者肺功能狀況采用捷斯特HI-105 型肺功能檢測儀進行相關測量。測量方法:測試對象坐直、放松,雙腳自然放置,頭部水平,夾鼻夾。每次至少測定3 次,兩次間誤差值<5%,后取最佳值,每次操作由同一人員操作[10]。
(1)肺功能指標 肺功能指標選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指標為FEV1/FVC<70%)、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pred)。 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2011 年修訂版)[11]對患者肺功能進行分級,標準如下:①GOLD1,輕度:FEV1 ≥FVC 預計值的80%;②GOLD2,中度:FEV1 預計值的50% ≤FEV1<FEV1 預 計 值 的80%;③GOLD3,重 度FEV1 預計值的30% ≤FEV1<FEV1 預計值的50%;④GOLD4,極重度:FEV1<FEV1 預計值的30%。
(2)生活質量評分CAT(COPD assessment test)量表 CAT量表含咳嗽、多痰、睡眠狀況等八項,每項0-5 分,滿分40 分。以總分作為COPD 嚴重程度的評估標準,①0-10 分:輕微;②11-20分:中度影響;③21-30 分:重度影響;④31-40 分:極重度影響[12]。
(3)血清學指標 空腹采集研究對象靜脈血5mL,進行相關內容監(jiān)測。①sTREM-1:髓樣細胞觸發(fā)受體-1 是一種髓樣細胞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體,能夠結合配體,放大炎癥反應,sTREM-1 則是其可溶性成分[13]。②sRAGE:即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受體,是一個多配體的跨膜受體,能夠競爭性結合DAMPs,抑制其誘發(fā)的炎癥[14]。③ SAA:即血清淀粉樣蛋白A,是由肝細胞產生,分泌至血清中的急性時相蛋白。感染時,迅速升高,抗原清除后降低至正常水平[15]。④hs-CRP:超敏C-反應蛋白,機體受到炎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在炎癥開始數(shù)小時CRP 就升高,48 小時即可達峰值,隨著病變消退、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恢復降至正常水平[16]。
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采用SPSS 20.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資料以(±s)形式表示,經獨立均衡性檢驗為方差齊,組間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采用t 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百分比(n,%)形式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采用χ2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吸煙組及非吸煙組年齡及性別分布無明顯差異(P>0.05)。對兩組患者進行肺功能測試和生活質量CAT 評分,吸煙組患者FEV1、FEV1/FVC、FEV1% pred 及CAT 評分均明顯低于非吸煙組患者(P<0.05),F(xiàn)VC 在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中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下表所示。
對兩組COPD 患者進行肺功能分級情況進行比較,吸煙組患者在GOLD1、GOLD2 級(肺功能輕、中度)比例較非吸煙組患者低,而在GOLD3、GOLD4 級(肺功能重度、極重度)較非吸煙組患者比例高,兩組肺功能分級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χ2=11.365,P=0.010<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2。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對比
表2 不同組別COPD 患者肺功能分級情況
對兩組不同吸煙狀態(tài)的患者進行其血清sRAGE、sTREM-1、hs-CRP 及SAA 水平對比,吸煙組患者血清sRAGE 明顯低于非吸煙組患者(P<0.05),吸煙組血清sTREM-1、hs-CRP、SAA 顯著高于非吸煙組患者(P<0.05),數(shù)據(jù)見下表3 所示。
表3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表達水平對比
在臨床上,COPD 的特征在于患者氣道存在持續(xù)性、進行性加重的氣流受限。有研究表明,煙草煙霧中存在的各種形式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煙焦油等會導致肺內炎性反應、蛋白應急反應,從而引起氣管、支氣管及肺組織的損害。但目前針對吸煙對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相關炎癥因子血清指標的影響缺少研究報道,本次研究主要解決這一問題。
肺功能檢查能夠有效反映COPD 患者的氣流受限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初診的COPD 患者中,吸煙組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FEV1/FVC、FEV1% pred 均顯著低于非吸煙組患者,這一數(shù)據(jù)研究結果與以往報道一致[17],分析結果可能是吸煙導致COPD 患者小氣道及肺泡功能受損受損,從而引起氣流受限程度加重。
COPD 患者癥狀及生活質量可通過CAT 量表進行評估,量表分值反映患者COPD 的臨床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1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吸煙組患者的CAT 量表評分顯著高于非吸煙組,表明吸煙的COPD 患者的呼吸道癥狀較非吸煙患者明顯,生活質量較非吸煙患者低,故應當對吸煙患者進行積極戒煙干預。
煙草燃燒后會釋放尼古丁、焦油、氫氰酸40 多種有害物質,可激活與多種炎癥因子調控有關的核轉錄因子(NF-kB),加劇氣道炎癥反應[19]。在不同的研究中,煙草對血清sRAGE 水平的影響結論不一致,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導致sRAGE 水平升高,亦有文獻認為吸煙引起sRAGE 降低或沒有影響[20],我們的研究顯示吸煙組患者血清sRAGE 明顯低于非吸煙組患者(P<0.05)。有文獻報道吸煙可能會引起sTREM-1、hs-CRP、SAA 水平上調[21],本研究結果亦提示吸煙組COPD 患者血清sTREM-1、hs-CRP、SAA 水平顯著高于非吸煙組患者(P<0.05)。上述結果表明在吸煙組COPD患者中,對氣道炎癥有抑制作用的sRAGE 較非吸煙組患者低,而導致炎癥反應的sTREM-1、hs-CRP、SAA 因子明顯高于非吸煙組患者,提示煙草可能通過影響機體炎性因子水平導致COPD 患者的肺損傷及肺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引起COPD 患者從穩(wěn)定期轉變?yōu)榧毙约又仄凇?/p>
綜上所述,吸煙會導致COPD 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下降,其機制可能與煙草引起機體內相關炎性因子水平改變有關。因此,建議吸煙的COPD 患者盡快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