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常規(guī)體檢中查出患有尿路結石。面對診斷報告,有些醫(yī)生會建議多喝水或藥物排石,有些醫(yī)生卻說要立刻手術取石。但其實藥物排石或手術治療尿路結石都不難,難的是如何預防該病的復發(fā)。近幾年,很多醫(yī)院推出了術后結石成分分析項目,這樣可以幫助找到結石的成因,從而更有效地預防結石的復發(fā)。
要搞清楚什么是泌尿系結石,我們先要知道泌尿系統(tǒng)的大致解剖結構。泌尿系統(tǒng)就相當于我們人體的下水道,水從腎臟來。腎臟產生的尿液通過輸尿管慢慢輸送到膀胱內,在膀胱內儲存一定的時間之后排出體外。產生尿液的過程,也是結石形成的過程。結石可以從腎臟進入輸尿管,再往下就會排到膀胱,小的結石就會自然排出。
形成的結石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可以區(qū)分為腎盂結石、腎盞結石、鹿角形結石、輸尿管結石等,總稱尿結石。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鹿角形結石,是指腎臟內的所有空間都被結石占據(jù)了,是臨床上最棘手的一種尿結石類型。
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被稱為上尿路結石,這些結石都是在腎臟形成的。而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則稱為下尿路結石,多在膀胱形成,偶爾也有上尿路結石在自行排出過程中掉落于膀胱或尿道。通常,上尿路結石都是在腎臟內形成的,結石一旦活動進入到輸尿管,就會造成輸尿管梗阻,導致腎積水,引發(fā)一系列的癥狀。
我們平時體檢發(fā)現(xiàn)尿路結石后,有些醫(yī)生會說不要緊,可以藥物排石,還有些醫(yī)生卻說要立即手術取石,到底該聽誰的呢?
目前一般認為,如果結石小于4毫米,80%的患者可以通過多運動、多飲水,促進結石自行排出,除非有輸尿管、尿路畸形;而如果結石超過7毫米,就較難自行排出,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處理,比如藥物排石;如果藥物排石無效,就需要外科手術介入,目前用于尿路排石的外科手段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經皮腎鏡手術、超細經皮腎鏡手術等,每種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和優(yōu)缺點,可按醫(yī)生的建議選擇。
藥物排石或手術治療尿路結石其實都不難,但該病的頻繁復發(fā)常常給醫(yī)生和患者造成困擾,有些患者甚至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手術治療。那么,怎樣才能預防腎結石復發(fā)呢?建議泌尿系結石取出或者自行排出后進行個結石成分分析,這樣可以幫助找到結石的成因,從而更有效地預防結石的復發(fā)。對于結石患者特別是結石反復發(fā)生的患者,還建議做24小時尿液成石危險因素分析。因結石是在尿液中形成的,所以24小時尿液成石危險因素分析這一檢查能夠檢測尿液中與結石形成的相關成分是否有改變,進而從改變尿液性質入手,不給結石留下有利的生長環(huán)境。
目前,臨床上最多見的結石有5種——
1.草酸鈣結石:這是最常見的結石,占70%左右。這類結石患者平時飲食需要限制草酸的攝入。草酸含量高的水果主要有樹莓、橙子、棗子、牛油果、獼猴桃、柚子、柑桔、無花果;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主要有菠菜(草酸含量極高)、大黃(草酸含量非常高)、甜菜、秋葵、山藥、筍、大頭菜、蘿卜、蠶豆、橄欖、芹菜、甘藍、胡蘿卜(生);另外,堅果類食物的草酸含量也較高,如杏仁 、腰果、核桃、花生、開心果、南瓜子、碧根果、葵花子。
2.磷酸鈣結石:占結石中6%~9%。這類患者宜采用低鈣、低磷飲食;避免高鈣食物,如牛奶、蝦皮、豆腐、芝麻醬等;避免含磷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堅果等。
3.尿酸結石:這類結石在海濱城市的發(fā)病率比較高,占結石中6%~10%,主要由于蛋白質的攝入過多,導致機體產生過多的尿酸,形成尿酸結石。但是,尿酸結石是可以通過藥物來溶解的,不需要手術。從預防方面來講,要控制血尿酸的水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日常生活中要選擇低嘌呤飲食,首選蛋、奶、蔬菜、水果;限食富含嘌呤的食品,如紅肉、動物內臟、海鮮等(<150克/天);堿化尿液,可食用富含枸櫞酸鉀的柑橘類水果;不宜飲酒,以免增加尿中乳酸排泄而造成尿液酸化。
4.胱氨酸結石:占結石中不到2%。此類患者應限制蛋氨酸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蛋類、魚、禽等;限制食鹽的攝入。
5.感染性結石:治療的時候把結石取干凈,然后控制住感染,一般來說以后就不容易復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