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曾璐明,徐 超,呼文財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天津300451)
現(xiàn)有咪唑啉緩蝕劑在高溫、高含CO2、高流速這樣苛刻的腐蝕環(huán)境中,會降低其在鋼鐵表面吸附成膜的效率〔1〕,同時,腐蝕介質流體流動而產(chǎn)生的切應力會對緩蝕劑膜產(chǎn)生沖擊作用,使膜層破損脫落,縮短緩蝕劑膜壽命〔2〕。對于特定緩蝕劑,只能在低于某一流速時使用,否則緩蝕劑將迅速脫落,失去緩蝕作用,因此,油田開發(fā)生產(chǎn)迫切需要開發(fā)與應用吸附成膜性能更強的緩蝕劑。本研究先以均苯三甲酸和甲醇反應,經(jīng)酯化水解制得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為原料,和二乙烯三胺經(jīng)兩步脫水,合成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合成路線見圖1。
圖1 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合成路線
均苯三甲酸、油胺、十八胺、十六胺、十四胺、月桂胺、壬胺、苯胺、己胺、環(huán)己胺、苯胺、苯丁胺、二乙烯三胺,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甲苯、甲醇、異丙醇、亞磷酸二甲酯、油酸、乙醇、H2SO4、KOH,分析純,天津市北方天醫(yī)化學試劑廠。本實驗中腐蝕介質配水水質:NaCl 209 g/L、CaCl252.286 g/L、BaCl212.286 g/L、MgCl2·6H2O 4.461 g/L、Na2SO40.300 2 g/L、NaHCO32.537 7 g/L;CO2壓力為0.5~1.5 MPa;溫度為60~95℃;掛片材質為A3碳鋼,江蘇省高郵市摩天電子儀器有限公司。
1.2.1 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向帶有溫度計、攪拌器、冷凝管和分水器的四口瓶中依次準確稱量均苯三甲酸(10.0 g,0.048 mol)、30 mL甲醇做溶劑,再加入0.05 g濃H2SO4,回流9~12 h后,加0.2 g Na2CO3至中性,乙酸乙酯萃?。?×10 mL),5.0 g MgSO4干燥,過濾蒸除溶劑,制得均苯三甲酸三甲酯。將均苯三甲酸三甲酯(10.0 g,0.040 mol)溶于50 mL甲醇中,冰鹽浴攪拌下分批加入 KOH(4.4 g,0.079 mol),0 ℃攪拌反應 2~3 h,自然升溫到室溫,蒸除溶劑甲醇,加入乙酸乙酯洗滌(3×20 mL),過濾得鉀鹽,用水溶解,濃HCl酸化至pH為 3,氯仿萃?。?×10 mL),5.0 g MgSO4干燥,過濾蒸除氯仿,制得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
1.2.2 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向帶有溫度計、攪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瓶中依次加入 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10.0 g,0.045 mol)和不同烴基烷烴胺,其中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和烷烴胺物質的量比為1.0∶0.95,攪拌下在50 mL甲苯中于120℃回流反應12 h,減壓蒸除溶劑,制得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
1.2.3 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的合成
在氮氣保護下,向帶有溫度計、攪拌器、冷凝管和分水器的四口瓶中依次準確稱量加入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10.0 g和二乙烯三胺,其中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與二乙烯三胺的物質的量比為1.0∶2.4,同時向反應器中加入30mL干燥的苯類溶劑,升溫至140℃回流4 h,分離出酰胺化反應生成的水,再逐漸升溫至140~210℃保溫2 h,蒸除溶劑和未反應完的原料;然后逐漸升溫至210~230℃保溫2~4 h,蒸出環(huán)化反應生成的水;最后將反應物冷卻,得到咪唑啉緩蝕劑。
為了研究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的吸附性能,合成了一種油田常用陽離子咪唑啉緩蝕劑陽離子咪唑啉 2-(2-(十八-9-烯基)-4,5 二氫咪唑啉-1甲基)乙二胺季銨鹽,命名為緩蝕劑6做比對。向帶有溫度計、攪拌器、冷凝管的四口瓶中依次加入咪唑啉(20.0 g,0.057 mol)和 20 mL異丙醇,打開機械攪拌,在90℃下,將亞磷酸二甲酯(4.7 g,0.043 mol)滴加到反應器中,繼續(xù)攪拌反應2 h,冷卻得到棕紅色液體〔3〕,即得到緩蝕劑 6。
參照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標準SY/T 5273—2000《油田采出水用緩蝕劑性能評價方法》,采用動態(tài)失重法對所合成產(chǎn)物的緩蝕效果進行評價。
向3 L的不銹鋼壓力評價裝置中加入2.5 L腐蝕介質配水,將處理好的A3鋼掛片固定在固定架上,尺寸為50 mm×25 mm×2 mm。分別加入質量濃度為30 mg/L的緩蝕劑,向評價裝置中通N230 min,加一定壓力的CO2和N2;在一定的條件下,放置24 h后,通過精確稱量金屬試樣在浸入腐蝕介質前、后的質量差Δm來確定該條件下的腐蝕速率,腐蝕速率的計算公式見式(1)。
式中:X——腐蝕速率,mm/a;
87 600——計算常數(shù);
D——掛片的密度,g/cm3;
A——掛片的表面積,m2;
T——試驗時間,h;
Δm——金屬試樣在浸入腐蝕介質前、后的質量差,g。
緩蝕率的計算公式見式(2)。
X空白、X緩蝕劑——分別為試片在不加、加緩蝕劑的介質中的腐蝕速率,mm/a。
原料均苯三甲酸屬于三官能團化合物,在和有機伯胺反應生成單酰胺化合物時,由于單酰胺化合物的生成,反應速率降低,會產(chǎn)生副產(chǎn)物雙酰胺化合物,為了提高單酰胺化合物的產(chǎn)率,因此以均苯三甲酸為原料,先制備單酯化合物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并研究了各物料的物質的量比、反應時間和反應溫度對產(chǎn)品產(chǎn)率的影響。
2.1.1 均苯三甲酸三甲酯
制備均苯三甲酸三甲酯,該反應為酯化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會產(chǎn)生水,同時會發(fā)生水解反應,反應是可逆的,當催化劑濃H2SO4的投加質量分數(shù)低于一定程度,酯就會水解,影響均苯三甲酸三甲酯的產(chǎn)率,當硫酸濃度大于一定濃度時,酯和醇會脫水,因此重點考察了H2SO4投加質量分數(shù)對產(chǎn)物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1。
表1 濃H2SO4投加質量分數(shù)對產(chǎn)物產(chǎn)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當H2SO4投加質量分數(shù)為0.1%~0.3%時,均苯三甲酸三甲酯產(chǎn)率低;當H2SO4投加質量分數(shù)為0.5%~0.9%時,均苯三甲酸三甲酯產(chǎn)率增加,高達94%~97%;當H2SO4投加質量分數(shù)超過0.9%,均苯三甲酸三甲酯產(chǎn)率降低。
2.1.2 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
將均苯三甲酸三甲酯溶于甲醇中,加入KOH,考察KOH的投加量、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對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因素對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產(chǎn)率的影響
由表 2 可知,n(均苯三甲酸三甲酯)∶n(KOH)=1∶2.0時,可以獲得較高的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產(chǎn)率;KOH的投加量過低或過多,都會降低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的產(chǎn)率,最佳反應溫度為0℃,最佳反應時間為2~3 h。
在成功制備了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原料后,與伯胺進行酰胺化反應,選用甲苯作溶劑并回流,重點考察反應物質的量比、反應時間對產(chǎn)物產(chǎn)率的影響。
2.2.1 反應物質的量比和反應時間的影響
以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原料,甲苯做溶劑,與十八胺在120℃下進行回流反應,生成3,5-二甲酸-1-N-十八烷基苯甲酰胺,研究了n(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n(十八胺)及反應時間對產(chǎn)品產(chǎn)率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反應物質的量比和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
由表 3可知,最佳n(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n(十八胺)為 1∶0.95,反應時間為 12 h,生成3,5-二甲酸-1-N-十八烷基苯甲酰胺的產(chǎn)率最高。
2.2.2 不同取代基的影響
根據(jù)上述確定的最佳反應條件:n(3,5-二甲酸-1-苯甲酸甲酯)∶n(十八胺)=1∶0.95,以甲苯做溶劑進行回流,反應12 h,制備不同取代基的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取代基對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產(chǎn)率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長短鏈的烴基會對咪唑啉緩蝕劑的緩蝕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4〕,取代基烴基鏈越短,反應活性越高,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產(chǎn)率越高,芳香、環(huán)烷烴以及不飽和烴基胺均可在該反應條件下制得相應的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
根據(jù)文獻〔5-6〕,以不同取代基的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分別與二乙烯三胺為反應原料,其物質的量比為1.0∶2.4,制備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研究了不同取代基的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做為反應底物生成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的產(chǎn)率,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取代基的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的合成
由表5可知,不同取代基的3,5-二甲酸-1-N-烷基苯甲酰胺與二乙烯三胺反應,均可取得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
2.4.1 不同取代基的咪唑啉緩蝕劑的緩蝕性能
在制備不同取代基的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后,考察了不同取代基時,緩蝕劑的緩蝕性能,緩蝕劑投加量為30 mg/L,結果見表6。
表6 不同取代基對緩蝕劑性能的影響
由表6可知,當取代基為長鏈烷烴或芳香基時,可控碳鋼的腐蝕率低于0.03 mm/a,緩蝕率高達92%以上,取代基的碳鏈越長,緩蝕效果越好,其中R基為2-(十八-9-烯基)時(緩蝕劑5b),可控碳鋼的腐蝕率為0.006 2 mm/a,緩蝕效果最好,當R取代基為環(huán)烷基時,緩蝕率有所降低。
2.4.2 不同腐蝕因素對緩蝕劑5b性能的影響
溫度、壓力和流速均會對碳鋼造成腐蝕,選用緩蝕性能最佳的N-2-(2-(十八-9-烯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5b,考察其在不同溫度、壓力和流速下的緩蝕性能,并和油田常用的緩蝕劑6進行性能對比,緩蝕劑投加量為30 mg/L,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常規(guī)咪唑啉在低溫、低壓下可保持較好的緩蝕性能,但在高溫(95℃)、高 CO2壓力(2.0 MPa)和300 r/min的腐蝕介質中,緩蝕性能變差;而緩蝕劑5b不僅在低溫、低壓下具有較高的緩蝕率,還在高溫(95 ℃)、高 CO2壓力(1.5 MPa)和 300 r/min的腐蝕介質中,可控碳鋼的腐蝕率為0.069 1 mm/a,緩蝕率高達93%。
以均苯三甲酸、甲醇、烷烴胺和二乙烯三胺為原料,經(jīng)過多步反應條件優(yōu)化,合成N-烷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并對不同取代基緩蝕劑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所研制 N-2-(2-(十八-9-烯基)苯甲酰胺基雙咪唑啉緩蝕劑(緩蝕劑5b)擁有多個吸附中心,緩蝕劑投加量為30 mg/L,不僅在低溫、低壓下具有較高的緩蝕性能,還在高溫(95℃)、高CO2壓力(1.5 MPa)和300 r/min流速的腐蝕介質中,可控碳鋼的腐蝕率為0.069 1 mm/a,緩蝕率高達93%。
表7 不同腐蝕因素對緩蝕劑5b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