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國城 周培萱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福建泉州362000)
腹腔鏡手術術后并發(fā)癥隨著該手術的普及而逐漸增多,其中下肢靜脈血栓是眾多并發(fā)癥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是由血液在下肢靜脈系統(tǒng)內(nèi)異常凝結,官腔被堵塞,靜脈回流障礙,從而導血栓后綜合征以及肺栓塞等[1]。下肢靜脈血栓容易使患者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肢體功能,甚至栓子脫落,導致肺栓塞,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要威脅,因此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期[2]。為了尋找一種更為高效的預防護理措施,對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收治的66例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研究,手術室干預進行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所選的66例腹腔鏡手術患者均符合相關研究標準,將其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3例。
對照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55.3±5.9)歲;觀察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為(57.4±6.5)歲;該次試驗的全部患者都無精神疾病和病史、意識清楚且能進行正常交流,所有患者都為自愿參與,個人及家屬都簽訂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間患者各項基本資料均無顯著差別(P>0.05),可進行比較。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可,主要包括:告知相關手術知識,檢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基本飲食、心理以及康復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手術室干預性護理,具體內(nèi)容如下。
(1)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身體檢查,評估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并做好相應應對準備,以確保手術的成功;告知患者腹腔鏡手術的相關知識,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惑,并加強與其的溝通,以緩解患者焦慮、恐懼、不安的情緒,減少術前應激反應;術前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進食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嚴格控制糖、鹽、脂肪的日常攝入,手術前一天以流食為主,術前適當禁食。
(2)術中護理。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前,護理人員幫助其選擇舒適的體位,手術時,于患者下肢安裝加壓設備,加速靜脈血液的排空、回流,避免靜脈擴張,并給予鼓勵和安慰,術中積極協(xié)助配合醫(yī)生[3]。
(3)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做好對患者的清理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做好生命體征的記錄,護理患者的傷口;保證病房內(nèi)環(huán)境的安靜與舒適,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飲食上也以清淡為主,少食多餐禁止油膩、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協(xié)助患者經(jīng)常進行翻身,以預防血栓的形成,并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下肢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進行按摩,幫助血液的循環(huán),起到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作用,指導患者進行專業(yè)的下肢屈伸和環(huán)轉足踝的運動,來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和身體機能,指導患者下肢肌肉的活動和排氣,以避增加免腹壓;為患者每天補充不少于2500ml的血容量,使患者有足夠的血容量以防止血液凝高,但需注意不可在患者的下肢處輸液也不可在同一靜脈處進行多次穿刺[4]。
(1)兩組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和血栓患者住院時間的統(tǒng)計記錄;(2)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統(tǒng)計記錄。
文中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對比數(shù)據(jù)有很大差別。
觀察組中患者患血栓1例(3.03%)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患血栓6例(18.18%),且觀察組血栓患者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詳情見表1。
對照組產(chǎn)婦對護理滿意10例(30.30%)、一般滿意 13例(39.39%)、不滿意 10例(30.30%),觀察組產(chǎn)婦對護理滿意26例(78.79%)、一般滿意6例(18.18%)、不滿意1例(3.03%),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栓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血栓情況對比(±s)
組名對照組觀察組χ2值/t值P值例數(shù)(n)33 33血栓患者6 1血栓發(fā)生率(%)18.18 3.03 4.00 0.046血栓患者住院時間(天)233.55±20.57 179.35±22.32 10.26 0.001
下肢靜脈??煞譃橹車汀⒅醒胄鸵约盎旌闲腿N類型,下多見與血流淤滯,靜脈淤血后導致局部組織的缺氧,從而引起凝血酶的積聚,細胞因受到破壞而釋放出血清素和組織胺等都會引起血栓形成物質[5]。下肢靜脈血栓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甚至殘疾,急性階段血栓的脫落還會造成肺梗塞等臨床猝死疾病。手術室干預性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開展的具有專一性的護理方案,在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均給予腹腔鏡手術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康復訓練、預防性護理多方面進行干預,其優(yōu)質的護理理念能夠對患者的異常情況作出及時有效的管理,減少患者的焦慮感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機率,進一步提高其護理滿意度[6]。從本文的數(shù)據(jù)中可知,觀察組血栓發(fā)生率以及血栓患者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高達96.97%,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69.70%,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干預性護理不僅對腹腔鏡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有較好的預防效果,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的而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