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月,美國人陳納德應邀到中國的筧橋航校擔任飛行教練。一次,學員們和他探討他們能不能擊沉日本“出云”號這樣噸位的巡洋艦。陳納德說:“以你們現(xiàn)在的實力,很難對‘出云號構成有效打擊。”一位學員說:“從裝備上說也許如此,但是教官您可能忽略了空戰(zhàn)中人的因素?!?/p>
陳納德沉思了一會兒:“嗯,是的。如果能有一名飛行員駕駛飛機,扎向‘出云號的煙囪,與其同歸于盡,這樣劣勢就可以扭轉(zhuǎn)。但是,誰愿意去完成這個必死的任務呢?”
他話音剛落,周圍的學員都齊刷刷地舉起了手,說:“我!我!”
第二年8月,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中國空軍奉命去轟炸日軍第三艦隊的旗艦“出云”號。在激戰(zhàn)中,沈崇誨、陳錫純駕駛已經(jīng)受傷的904號飛機,放棄了返航,毅然撞向“出云”號,兩位軍人壯烈殉國。中國軍人英勇出擊,最終重創(chuàng)了“出云”號。
陳納德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感動,他說:“這些學員的家庭環(huán)境都非常優(yōu)越,我當初以為他們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實戰(zhàn)中,他們真的做出了這樣的壯舉。他們的英勇,讓我對這個民族刮目相看?!焙髞恚惣{德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中國的抗戰(zhàn)。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