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坐飛機時的感覺就象“上天”似的,今天是我第一次正規(guī)的下井,感覺又象“入地”似的。不過對于那些老煤礦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條件。因為坐著車下到離工作面不遠的地方,步行就到了。
早晨八點多,乘著黃陵礦業(yè)的大轎車出發(fā)去往二號礦井,不到半小時就到了礦井駐地。工作人員在地面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就把我們帶到生產(chǎn)調度指揮中心做下井前的準備。進入貴賓更衣室時,你會看到接待人員早就把每個客人的名字卡提前貼在了更衣柜門上。更衣是下井前的第一件事,必須脫光身上的全部衣服,然后換上防護工作服。第一次穿防護服速度很慢,里邊是一身很厚的內衣,還有帶了捆繩的帆布襪子。內衣穿好后再穿外套,褲子和上衣袖口都有束縛松緊帶。外衣穿好后開始穿防雨靴子,并在領口圍一條白色的毛巾。穿好衣后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配發(fā)腰帶、礦燈和自救器,此時每個人身上都有了一個電子芯片,無論你在井下什么地方,地面總監(jiān)控室都能看到。
做了下井登記后,坐上一輛防暴車開始駛向井口,車窗口全部用鐵絲網(wǎng)防護,人員從車后面一個小門上去,縱向面對面坐兩排。車子沿著井口的斜波一直下去,道路濕漉漉黑糊糊的,不時能看到洞頂上有一個防爆電燈和標語牌,洞壁上的電纜排架整齊擺布,隨著進一步的深入,發(fā)現(xiàn)洞壁上的管道和電纜更多了。每隔一段,洞頂上還有很多水袋,同行的人介紹說這是阻當瓦斯氣體的,當瓦斯冒出或爆炸時,氣流就會沖破水袋,水灑落下來能洗消瓦斯并阻隔氣流。車子行進了約六公里停了下來,人員下來后步行到達采區(qū)工作面,此時每個人都用礦燈照明。到了采區(qū)后,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采區(qū)工作情況和綜采機的工作原理,并講述了崗位職責、基層績效和成本核算的現(xiàn)代化管理機制。
礦工是我關心的重點。井下的每個礦工都穿著整齊,防護用品配戴很齊全。在我看來礦工的工作環(huán)境還是很差,遠遠比我們當?shù)氐暮芏嘈‰娛瘡S和小焦化廠的條件差。但當你問及他們的工作條件時,他們個個都很自豪地說現(xiàn)在比過去好多了。礦工的工作時間雖然是規(guī)定的八小時,但一個班下來都超過了12小時,因為下井前要提前準備,上下井得步行很長時間,升井后還要洗浴換裝,最后還得進行安全匯報和安全培訓學習。煤礦干部每班都要跟班作業(yè),保障安全和生產(chǎn)現(xiàn)場指揮。
在井下待了近兩個小時完成了考察學習內容,這時人人渾身出汗。坐上升井的車子沿原路返回,看到井口時感到有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
首次下井感覺很震撼,心靈層面也會發(fā)生一次凈化和升華。
——選自王鳳君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