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衛(wèi)斌
黃顙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作為優(yōu)良的淡水養(yǎng)殖品種,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較強的適用性,在國內江河、湖泊、池塘等區(qū)域都能夠很好的進行生存,但黃顙魚在天然水域中繁殖率較低,再加上其他方面人為因素所限制,致使黃顙魚資源不斷減少,目前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诋斍斑@種情況下,安徽省黃山地區(qū)結合當地具體實際情況,已經實現了黃顙魚養(yǎng)殖規(guī)模化,同時在黃顙魚繁育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所繁育出的黃顙魚苗滿足了當地的市場需求,為黃山市黃顙魚養(yǎng)殖產業(yè)化發(fā)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本文主要以安徽省黃山市為例,對黃顙魚繁育技術展開全面分析和研究。
1、親魚收集和培育
(1)親魚收集
初次進行黃顙魚人工繁殖的情況下,親魚只能從江流、水庫等水域進行收集。但在選購親本的時候,需要嚴格控制好各項系數。根據相關技術標準,雄魚體重宜控制在150g以上,雌魚體重宜為125g以上。其中雄魚體型相對較為細長,臀鰭前肛門后有一明顯的生殖突,泄殖孔在生殖突頂端。而雌魚體型短粗,腹部膨大而柔軟,生殖孔和泌尿孔分開。其中雌魚與雄魚比為1:1.5.當完成親魚收集工作后,根據實際要求,還應當將選擇后的親魚放置在3%-5%食鹽水溶液中進行浸泡,在此過程當中,要保證浸泡時間為10-15min之間。
(2)親魚培育
從黃顙魚親魚培育的角度來分析,養(yǎng)殖戶可在成魚池中套養(yǎng)或在池塘中單養(yǎng)。但養(yǎng)殖戶需要嚴格控制好各項指標,要保證池塘水深度符合標準,其中最為適宜的深度為1.2-1.5m之間,同時對于水質也有著明確的要求,除了要保證水質的肥度以外,對于水色和透明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透明度為25-35cm之間,水色為黃綠色。此外,對于投餌來講,應當在水溫超過14℃時進行,并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適當的搭配一些植物性飼料,投喂次數需要保證每天1-2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魚體重3%-5%之間。當進入4月的時候,該階段為了促進其性腺發(fā)育需要經常用水泵沖水或開動增氧機,進行流水刺激。
2、催產孵化
(1)催產
基于5月中下旬—6月上旬期間,該階段為黃顙魚人工繁殖階段,在此階段要保證水溫在21℃~29℃之間,主要采用人工催情,自然產卵的方式進行。催產藥物采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素2號(LRH-A2)和馬來酸地歐酮(DOM)等三種混合催產激素,并且要分為2次進行注射。在進行第1次注射時,其用量宜控制為總劑量的10%,此環(huán)節(jié)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雄魚不需要進行藥物注射,其中第2次注射時間與第1次注射時間間隔為18h-20h后,第2次注射藥物的劑量為家魚劑量的1~2倍,其中雄魚的劑量為1/2。
(2)卵巢的設置
基于自然條件下,黃顙魚有筑巢產卵的習性。在當前這種情況下,養(yǎng)殖戶需要做好模擬天然產卵環(huán)境的構建工作,為人工繁殖提供打下堅實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主要在產卵水體中設置人工魚巢,例如絹布、棕片、柳根須等,并將其放置在產卵池水體底部,同時要運用磚塊對其進行固定處理,對于人工卵巢的數量而言,每個產卵池設置15個即可。
(3)受精卵的消毒處理
當水溫為25℃的情況下,黃顙魚會在第2次注射15h-20h后進行產卵。因黃顙魚產卵在水體內,并沒有可以攝取的食物。但黃顙魚有自食卵子的習性,為了避免魚卵被黃顙魚攝入到體內,此時養(yǎng)殖戶需要在其產卵后,及時取出粘著受精卵的魚巢,而后在將取出后的受精卵魚巢放置在30g/L-50g/L的食鹽水溶液中進行浸泡,在此過程中要保證浸泡的時間為1-2min左右,而后在將其放置在孵化池中進行孵化處理。
(4)孵化
通常情況下,孵化池主要以水泥池為主,孵化方式主要以靜水沖氣,及間斷微流水進行換水孵化為主。在水泥池內25℃左右時經約60h,即可孵化脫膜。
3、苗種培育
當黃顙魚苗出膜3-4d后,其卵黃囊逐漸消失,此時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所需,黃顙魚苗開始平游攝食。在當前這個階段,養(yǎng)殖戶需要做好投喂工作,一般情況下主要投喂打撈的浮游動物、以及蛋黃漿,其投放的時間主要在每天傍晚時分。由于黃顙魚苗在不斷的進行增長,其攝取量也會隨之不斷增加。此時需要在10d后為黃顙魚苗投喂蝦糜、豬血塊等動物性餌料,以此來滿足其生長發(fā)育所需。在保證當前工作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尤其要重點加強水質管理,為黃顙魚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通常情況下,要保證每7d換1次水,如果天氣較為炎熱的情況下,要適當的增加換水次數,具體要視情況而定。此外,還需要定期對池底淤泥進行及時處理,而后在使用充氣泵增氧,在整個培育過程中,必須保證池子內的水要清澈。同時,要做好魚苗生長觀察工作,一旦發(fā)現病蟲害,需要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加以防治。經過20d的培育后,此時黃顙魚苗體長可達到2.5cm左右,此時便可起捕下塘或出售。
綜上所述,在進行黃顙魚人工繁育的過程中,要想實現繁育效果的最優(yōu)化,則需要結合安徽黃山地區(q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繁育的黃顙魚親苗,同時還需要科學選擇催產藥物,只有堅持立足于實際,才能夠保證最終的催產效果。在育苗中暫養(yǎng)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較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通過當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有助于黃顙魚苗更好的適應養(yǎng)殖環(huán)境。總而言之,在黃顙魚繁育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相關技術要點,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繁育工作,尤其要加強后期管理工作,做好投餌及日常管理工作,為黃顙魚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這對于提高育苗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245905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楊村鄉(xiāng)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