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苓藍
小區(qū)里沒有熟悉的身影,只有陽光撒下的一地碎金,小風調皮地在水池上吹出一道道波紋,灰喜鵲在草坪上自由自在地跳來跳去……我的小伙伴們,都去了哪里?
我上的小學離家很近,有七八個同班同學住在同一個小區(qū)。上一、二年級時,每天下午放學后,我們一幫人都會在小區(qū)草坪上瘋玩,踢足球、打水彈槍、老鼠偷油、鬼抓人……大家在一起,玩什么都特別快樂。歡呼叫喊聲此起彼伏,清脆的笑聲就像噴水池噴射的水花一樣四處飛濺。
那時,我們是個熱鬧的小團體。爸爸媽媽們還幫我們建了一個群,群名叫“一起長大的日子”。
可到了二年級下學期,下樓玩的伙伴慢慢變少了。大家都變得很忙,忙著上各種培訓班和興趣班,很少能聚在一起。
到了三年級,不要說聚到一起,連看到其他人的身影都變得很難。每次我興沖沖地趕到樓下,發(fā)現不管草坪、街道還是水池邊,到處都是一片寂靜。大家好像約好了似的,都不來打攪小區(qū)的安靜。
爸爸認為有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保持身體健康比考試名列前茅更重要。他給我報的課外班很少,每天下午都打電話來,不是檢查作業(yè),而是催我趕快下樓玩,好像不出去玩就要交罰款,玩不到一個小時就要加罰三小時一樣。有這么英明神武的爸爸,我當然開心,但是其他玩伴全都像過冬的燕子飛向了遠方,像中了魔法師的咒語不見了蹤影。于是,常常只有我一個人在小區(qū)里瞎逛,就像迷路的小動物一樣。
沒有小伙伴,我感到很孤單。打他們的電話手表,要么已關機,要么告訴我正在上課,或者在趕作業(yè)。不僅平時,連周末的時候都看不到人影。我只能一個人騎騎自行車,和爺爺來回傳傳球。周末的時候,讓爸爸陪我打打羽毛球。
一個星期天,我在樓下遇見一個男同學。他告訴我昨晚做作業(yè)一直做到了12點。我的眉毛頓時跳起了街舞。我驚訝地問他哪兒來的這么多作業(yè)。他告訴我,除了學校里的作業(yè),還有輔導班的作業(yè),什么奧數啊、新概念啊、作文班啊,比校內的作業(yè)還要多,還要難。我們一起追了一會兒蝴蝶,他的電話手表響了,媽媽讓他趕緊回家,要到電腦前上網課。他匆匆走了,又留下我一個人。
看著他離去的身影,我不知說什么才好。我特別想念之前和同學們一起玩的時光,想念那些奔跑追逐的身影和無憂無慮的笑聲。但是,大家真的都很忙,好像比上班的大人還要忙,忙得仿佛成了飄來飄去的影子一樣。唉!
我真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孤獨,能有小伙伴一起玩耍。這個愿望看上去簡單,又好像沒那么簡單!
老師小評
這篇習作通過過去與現在的對比,直接展現了小作者的孤獨,好朋友陪伴玩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間接表達了對家長的建議“有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保持身體健康比考試名列前茅更重要”。習作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心中的哀傷與難過。
【作者系江蘇南京市芳草園小學鳳凰校區(qū)三·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陳萩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