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清
她是一名高三學生,也是剪紙愛好者。圓圓的臉龐,一笑起來,眼睛彎成月亮,露出兩顆可愛的小虎牙。自13歲時邂逅“平武剪紙”,便迅速成長為平武剪紙最年輕的傳人,她就是四川綿陽三臺蘆溪中學的高三學生張羽彤。
隨著剪紙技藝的不斷提升,張羽彤也更加堅定地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風格的作品,她還先后獲得第13屆綿陽藝術人才大賽一等獎,受邀參加2017年、2020年綿陽市春晚等活動。她說:“希望未來可以像自己的老師謝成飛那樣,將作品帶到國際上,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學習平武剪紙?!?h3>躍然紙上的“囍”
張羽彤出生在四川平武縣一戶普通家庭。兒時家中還未及小康,為了維持生計,她的父母不得不外出務工,童年時期,羽彤是在大山里外婆家度過的。
咿呀學語之際,羽彤最先學會辨別顏色,黃色、綠色、藍色……外婆看著調皮靈動的外孫女笑著說,我家娃娃有畫畫的天賦喲!
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候,羽彤的父母也給予了女兒全部的愛?!芭尥蓿驮摱嘧x點書才有出息”。讀幼兒園的時候,羽彤開始學習畫畫,兒童畫、素描……繪畫的世界充滿了想象,定格了時間,多彩了童年。
羽彤13歲時已經漸漸出落成一個大姑娘了。那是一個安靜的周末午后,她正在熟練地拿起畫筆,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有模有樣的畫作令一旁的舅媽連連贊嘆,她提議道:藝術都是相通的,趁著周末的時間,何不去參加綿陽市圖書館舉辦的平武剪紙公益班呢?就這樣,不期而至的一紙緣分徐徐而展。
“其實剛剛開始并不是很感興趣,覺得用剪刀剪出那么豐富的圖案很難。但在謝成飛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完成了第一幅剪紙‘囍,在慢慢展開剪紙的過程中,內心充滿了期待?!睆堄鹜貞浀?。當打開剪紙的一瞬間,她不禁“哇”地一聲:剪紙的世界充滿了魔法。
第二個周末,當張羽彤把自己的剪紙作業(yè)帶到課堂上時,便獲得了老師的表揚。她開始慢慢沉浸在平武剪紙的學習當中,剪寄予著美好祝福的團花、剪較為繁復的“鋸齒紋”……雖然一度急切地想要剪出漂亮連貫的紋路,但她還是耐著性子不斷地練習。在第三次交剪紙作業(yè)的時候,張羽彤也因為好學和進步開始擔任剪紙班的班長。
漸漸地,張羽彤了解到了平武剪紙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文脈,更加喜歡上了這門古老而年輕的技藝。平武剪紙起源于四川平武縣羌族古寨,平武縣又被譽為“天下大熊貓第一縣”,是全世界野生大熊貓最多的地方,當?shù)氐镍澴踊?、白馬藏族更是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人類活化石”。
平武剪紙既蘊含北方剪紙的豪邁,又具南方剪紙的靈動,線條分明,情感細膩,以講述百姓幸福生活場景為主。謝成飛是第三代平武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白馬姑娘、大熊貓都是平武剪紙當中最為經典的創(chuàng)作元素。而他的兒子謝傳昊也深受父親影響成為新一代平武剪紙傳承人。
不過,平武剪紙依然處于年輕的發(fā)展階段。2015年,謝家父子開始在綿陽市圖書館設立“平武剪紙傳習所”,并面向社會開辦“平武剪紙公益?zhèn)鞒邪唷保轿浼艏垵u漸受到當?shù)孛癖姷睦斫夂拖矏?,至今已公益培訓?000余人次。平武剪紙也成為綿陽市外國語實驗學校主要特色課程之一。而每至新春佳節(jié),以剪紙寄語新春祝福更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歡慶方式之一。而越來越自信的羽彤也會剪出美好的圖案送給親朋好友,分享著剪紙的幸福。
正是一代代人堅定不移地踐行著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這門古老的技藝正綻放著年輕的生機。張羽彤也憑借著濃厚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練習成為了謝成飛正式教授的年紀最小的傳承人。
從小學到高中,張羽彤的剪紙學習一直都沒有間斷過。父母對于她的管教非常嚴厲,但對于學習剪紙,卻是全心支持的。而她也不負眾望,一張張作品不僅榮獲了多項校內外的榮譽,她也在一次次傳遞剪紙的美好當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團花剪紙,圖案成千上萬,每次組合起來的圖案都不一樣,剪出來的團花十分漂亮。剪紙能讓我平靜下來,鍛煉我的耐心?!睆堄鹜忉尩?,“團花分為裝飾和象征兩種,從字面上看‘團代表‘團團圓圓,‘花具有對稱性,且圖案多樣?!?/p>
在雞年春節(jié)的時候,張羽彤受邀參加了綿陽市主辦的雞年春晚。她剪了一張由公雞組成的團花,表達了吉祥如意、金雞獨立的美好期待。作品后被陳列在綿州大劇院。她還受邀參加綿陽博物館開館儀式、首屆國際童博會,等等。
榮譽的光芒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努力。因熱愛而堅定,為了學習平武剪紙,張羽彤也吃了不少的“苦頭”。風雨無阻堅持從遠郊趕到城里上課;為了創(chuàng)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團花圖案,跑了多家店鋪,終于找到合適的剪刀;一次學校的美術作品展,為了剪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她一直剪到凌晨三點……
張羽彤時刻記著老師謝成飛的教誨,“尋找靈感要與時代相關聯(lián),要有新時代青年的活力”,而論及剪紙人的品格,她脫口而出,“剪紙要精益求精,要有細節(jié)”。就這樣,她和自己的老師以及師兄一起參與了非遺進校園、2020綿陽市春晚……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她欣喜而感恩?!昂椭x傳昊師兄一起教小朋友剪紙時,被小朋友喊‘小老師時很開心,小朋友想象力很豐富,我也可以在小朋友身上找到創(chuàng)作靈感。”
又是一年春來到。新年不僅代表著新舊交替,也意味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寄托著一份樸素的理想。談及記憶中的“年味”,張羽彤提到了一幅特別的作品?!靶r候每到過年,就會和弟弟一起買很多的煙花爆竹,穿著過年的新衣,望著家里掛出去的嶄新的燈籠,便創(chuàng)作了《喜迎十九大》的剪紙。最終呈現(xiàn)的小男孩、小女孩頭上戴著虎頭帽,燈籠上的小篆體等等都是中國風的元素,既表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也是自己傳承中華文化的決心。”
盡管如今已經高三了,課業(yè)更加繁重,但張羽彤依然堅持練習剪紙,“既是愛好,也是學習之余的放松”。一剪一刻注年華,最好的青春與剪紙相伴,傳統(tǒng)之中,有堅持有創(chuàng)新,亦有新青年的風采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