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
一篇《南京家長已瘋》道出無數(shù)家長的焦慮:“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布分數(shù),不許按成績分班……這是讓大家一起來做學渣的節(jié)奏?!本o接著,浙江中小學生減負征求意見稿也引發(fā)了爭議。
說到減負,不能不說說日本。日本在經(jīng)歷戰(zhàn)后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之后,開始對填鴨式教育進行批判和反思,倡導寬松教育。1982年,日本出臺《學習指導要領》,以“寬松且充實”和“寬松且豐富”為口號,要求學校設置不上課的“寬松時間”(跟今天中國學校讓學生下午3點半放學一模一樣)。
2002年,日本對《學習指導要領》進行了第三次修改,要求教學內(nèi)容與課時減少30%,導入絕對評價制度,也就是不再進行排名,這跟中國教育部2018年2月23日發(fā)布的“十條禁止”里面,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禁止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簡直一模一樣。
寬松教育為日本帶來了什么呢?
首先日本青年綜合素質(zhì)大幅下降。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測試中,日本在亞洲總體落后于中國、韓國、新加坡。其次反智主義流行,在很多學校存在著歧視高分學生的現(xiàn)象。第三是給日本家庭造成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
意識到寬松教育出了問題,日本在2016年8月宣布,2020年會在全日本小中高學校實施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大量增加學校課程的課時和內(nèi)容。這等于宣布日本徹底放棄寬松教育,重新回到高強度學習的軌道。
減負后果已十分明顯,我們在減負這個大方向上,不正在走人家的彎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