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蘭
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我們應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中,要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多采用閱讀圖片、看視頻聽錄音等方法,讓學生在設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聽、看、說;采用仿寫對話、編寫歌謠等,想辦法在學生腦海中描繪出具體的畫面,讓學生邊聽邊看邊領會。把學生置身于語言情境中,使學生有意無意地感受和聽說,從而更好地理解、運用英語。運用情境教學策略,實現(xiàn)西方語言文化的滲透和西方情感語境的融合,多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的交際能力。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詞匯教學是不能孤立起來教學,我們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但在日常教學當中,常常是從書本的詞匯表當中孤立地進行教授單詞,讓學生去反復記憶一堆沒有關(guān)聯(lián)的詞義和句型。我們該如何令句子具有生命力呢?這就需要我們創(chuàng)設既定的語言情境。在單詞和對話教學中要減少教師講授的時間,把學習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各自去觀察和交流,培養(yǎng)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For example:我在教Friends with English2014(Book7)Unit1時,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該單元的內(nèi)容是有關(guān)病痛的單詞,如: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fever,earache,cold,take some medicine,see the dentist,stay in bed及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I have a… .You should… .時。首先,我把講臺設計成Peoples Hospital,請學生分別扮演醫(yī)生和病人。醫(yī)生用句子“Whats the matter with …?”詢問病人的病情和“You should … ?.”用英語給病人提出治病的建議,而病人則使用句子“I have a … .”告訴醫(yī)生自己的病情,并根據(jù)建議做出相關(guān)的動作。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都不用多說,不用講給學生單詞的中文意思,通過這幾位學生出色的表演,通過動作的扮演和情境的結(jié)合,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也容易掌握。Lets see:
(1)D: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1:I have a stomachache?
D: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2)D: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1:I have a toothache.
D:You should see the dentist.
(3)D: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1:I have a fever?
D:You should stay in bed.
(4)D: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1:I have a cold.
D:You should see the doctor.
……
醫(yī)院、醫(yī)生、肚子疼、發(fā)燒、感冒都是學生日常生活經(jīng)常接觸的名詞,而且到醫(yī)院看病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創(chuàng)設這樣的一個情境,把單個的詞匯和對話納入一個指定的情境中,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而且更切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述:“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蓖瑯拥木渥右诺骄唧w的情境中才會有生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在樂中學:游戲法。游戲,每個學生都喜歡。把英語小游戲廣泛地應用在英語教學當中,不僅僅為學生提供了引人入勝的練習模式,而且還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游戲當中,學生可以體驗學習過程的樂趣,更放松地展示自我,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
下面舉一些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游戲:
(1)單詞接龍游戲。首先,我們應與學生復習一些有關(guān)的詞匯,如:vegetables,animals,fruits,……,再讓學生以詞匯接龍的形式進行,要求前面的學生說了的單詞就不能再重復。學生大概這樣進行:
Animals:
S1:cat
S2:dog
S3:rabbit
S4:horse
S5:rooster
S6:wolf
……
Fruits
S1:peach
S2:apple
S3:banana
S4:strawberry
S5:pear
……
這個游戲適用于小學低中高年級,主要用于復習詞匯,由于要求不能重復,因此學生必須專心聽,集中精神。學生在游戲當中體驗學習過程帶來的樂趣,讓學生在愉悅身心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
(2)The Guessing Game.
教師首先把準備好的卡片放進文件袋里,讓學生用已學的句型猜,并請一個學生持文件袋,這個學生并回答。這游戲?qū)嶋H上是一種替換句型的造句。如:我在教學Friends With English (2014)Book5 Unit5 School Lunch 時
復習單詞:juice,rice,salt,sugar,meat,vegetables,tofu,fruit……
句型:Do you have any …?Yes,I do./ ?No,I dont.
S1:Do you have any vegetables?(猜的學生)
S2:No,I dont.(持文件袋的學生)
S3:Do you have any rice?
S2:No,I dont.
S4:Do you have any fruit?
S2:Yes,I do.
這個游戲適合小學中高年級,由于學生不知道文件袋里的答案,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同時這個游戲也容易操作,并且這個游戲練習的量也比較大,基本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一展身手,都能開口說。這是一種快樂的學習體驗,學生能感受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探究學習英語的能力。
三、使用全英教學策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為了讓學生的思維盡快與英語聯(lián)系在一起,用英語去思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量全英教學,做到課堂課堂英語化,用于排除對我們母語的依賴,同時以表情(expressions)、動作(actions)、手勢(gestures)等,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并理解老師的用意,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讓學生逐漸習得,并形成習慣。如教“Look at the blackboard.”時,老師通過多次的示意后,并加上適當?shù)谋砬?,反復指著自己的眼睛和黑板,學生很快就會明白了。又如教“Listen to the tape./ Read after me.”則指指耳朵,指指嘴巴,以及老師張開嘴巴,并配之以合適的表情,學生就會理解了。這樣,通過反復訓練,培養(yǎng)學生直接應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以吸引注意力,給小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感受,讓他們對英語課堂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