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妹
小練筆,顧名思義就是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小篇幅的寫作練習。在閱讀教學中融入練筆,既能促進學生深入感悟文本內涵,又能夠以讀促寫,引導學生寫出精彩的句、段、篇。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讀到動情時練筆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都是充滿真情實感的故事,這些課文內容在情感方面感染著學生,讓學生在情感方面與作者產生共鳴,在這時候設計一些小練筆,把在閱讀中獲得的情感感悟凝結成文字表達。
在隨文小練筆中,文章的優(yōu)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情感是否與作者情感融合在一起。只有當兩者的情感連接點密切相接時,才能體現情與情的溝通。因此在評述時,先感受練筆中情感是否融洽地連接在一起。如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學,在巴迪寫的第一首詩得到媽媽的高度表揚后,正沉浸在得意揚揚的氛圍時。卻受到爸爸沉重的打擊“糟糕透了”,巴迪非常傷心難過,這是他完全沒想到的結果。正在學生感受到爸媽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時,我話鋒一轉:“如果你是巴迪你會怎么想呢?又會怎么做呢?”學生思考幾分鐘后,正反兩方面的想法都有,并且都寫出了各自理由,雖然沒有用上華麗的詞語,但也訓練了學生有話必寫的習慣。通過小練筆,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獲得的感悟和積蓄的情感凝結成文字。
二、讀到精彩處練筆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段落,讀這些經典的美文語段是一種美的享受,學寫這樣的語段更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積累、內化和提高。
在一次學校教研活動中,陳老師上了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這一課,文中有一部分描寫得十分精彩: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學習這一段時,陳老師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誦讀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范讀。正在學生完全沉浸在秋天的美景時,老師安排仿寫一段話的小練筆,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可以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和寫作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手法。
三、讀到空白時練筆
課文中由于作者構思立意、布局謀篇、運筆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節(jié),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補充、想象。執(zhí)教者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內容,適時引導學生想象、推測,最后以小練筆的形式把這些“空白”處補充出來。如:五年級上冊《學會看病》一文中寫到“在兒子走后那一刻,我就后悔了,覺得自己是……”此時,學生從中明顯感受到小小年紀獨自到醫(yī)院看病的艱辛,可以以“看病中”為題,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里活動等方面,展開想象來描寫兒子在醫(yī)院怎樣看病。(如:咨詢導醫(yī)、掛號、候診、繳費、取藥……)讓學生放手去寫,以此來體會課題《學會看病》中的“學”字的含義。
四、讀到領悟時練筆
讓學生模仿課文中好的段落、好的寫作方法、表達方式,寫出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悟,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在學習過程中能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同時達到訓練寫作的目的。如:四年級的《火燒云》和《桂林山水》都是寫自然景觀的課文,讓學生運用課文中作者所運用的總分的表達方法,設計這樣排比的段落進行練筆:①果園的果真甜啊,;果園里的果真大啊,;果園里的果真香啊,;果園里的果真可愛啊,。②這房子真高啊,;這房子真寬啊,;這房子真明亮啊,;這房子真整潔啊,。這樣模仿文本的結構方式進行練筆,并進一步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寫出自己的所見、所感。
五、讀到改文時練筆
學是為了用,這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教材中,除了可以安排優(yōu)美的語言仿學外,還有比較典型、清晰的結構段落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練筆。如教學五年級上冊《鯨》一文,發(fā)現學生被鯨的特點吸引了,于是我便抓住契機,引導學生領悟學法,抓住文章中鯨的特點進行復述。讓學生以《鯨的自述》為題進行練筆改寫。沒想到學生們還會用上禮貌語開頭,廣告詞結尾。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捕捉機會,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樂寫、善寫的習慣,更讓教學達到有效的延伸。讓課堂練筆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引領者。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