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 要: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文字表現(xiàn)方式,對于學生認知形成了一定阻礙??梢暬夹g是對規(guī)章制度宣傳普及的有效技術延展,建構過程中有六條路徑可以選擇,可以按照“點、庫、選、集”的一般性流程進行。經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新生入學教育實踐證明,可視化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認知的準確度,增強法制教育效果。
關鍵詞:學生管理制度;可視化;法制教育
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實踐中,雖然學校將相關規(guī)章制度編印成冊分發(fā)給學生,甚至通過新生入學教育、主題班會、專題考試等方式帶領學生學習,但是學生對其關注、知曉和理解的程度遠遠不夠。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嘗試將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進行現(xiàn)代可視化,以符號化為基礎,通過人機交互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形象認知潛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認識的準確度。
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可視化建構的理論基礎
現(xiàn)代可視化不能等同于地圖化或圖解化,其本質是模擬或是更充分地發(fā)揮人的形象思維功能。經過多年研究,在可視化建構的理解、交互、藝術和測評等相關領域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成為支持可視化建構的重要理論基礎。
第一,可視化研究中對“理解”闡釋。信息可視化的目標就是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挖掘和加工提升信息接收者的理解水平。“理解”源于認知學領域,主要考察主體辨別事物本質或者規(guī)律的能力,在可視化的研究過程中,將“理解”進一步擴展到技術與技巧如何影響主體理解并接受信息。對于“理解”的探索,可以說是構建信息可視化基本理論的核心思路。
第二,可視化研究中的“交互”發(fā)展。對信息可視化基礎理論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是史奈德曼提出的“七任務”論,他將信息可視化交互概括為綜觀、放大、過濾、細化、關聯(lián)、記憶、提煉七個階段。針對信息交互研究,特洛伊等揭示了交互功能如何在信息可視化中發(fā)揮其獨特作用,并引入了人機交互理論。
第三,可視化研究中的“藝術”升華。羅伯特將信息可視化劃分為藝術可視化與實用可視化,藝術可視化則旨在促進關注點的溝通,而實用可視化的目標是更加有效地傳遞信息。藝術性和實用性成為可視化過程中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的矛盾體。
第四,可視化的測評研究。目前,形成了較為清晰的理論框架和評估方法,包括控制實驗、有效性測試、縱向研究、啟發(fā)式評估、認知走查等。啟發(fā)式評估和認知走查法是信息可視化測評中常用的方法。
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可視化建構的六條路徑
根據現(xiàn)有的可視化轉換分類模式,通過對已有的案例轉換進行分析,筆者認為有六條路徑適合針對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不同內容和特點進行具體轉換。
第一,分組類信息可視化。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將一組完整的信息分割成多個小組,從而讓觀者能夠按小組分別獲取信息內容,這種設計方式能使信息視圖變得更有條理??蓱糜趯W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總體說明、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異同比較說明。
第二,分解說明類信息可視化。將說明對象分解為多個局部對象,然后再對局部對象分別進行說明和介紹的一種信息視圖。常應用在產品介紹、空間布局說明、行為分析、物象構成分析等信息的表達中,可應用在學生獎勵管理辦法、學生違紀處分辦法等辦法解讀中。
第三,層級類信息可視化。將一些擁有明確等級關系的信息組,通過信息視圖的形式將這類信息組的層級關系表現(xiàn)出來。在組織架構、職位排序、多層總分關系表達等類型信息的整理中,皆可用到層級類信息視圖,可用于解讀處分分類、各級管理小組層級關系等方面。
第四,對比類信息可視化。對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信息點進行對比設計,使它們成為彼此的參照物,從而讓觀者能夠從圖中明確各組信息點間的差異。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常被用來比較不同的事務、觀點和行為等差異化信息,可對不同獎學金、資助、處罰條件進行對比說明。
第五,流程類信息可視化。按照某種次序對圖中事務進行編排布置的信息視圖??捎糜趯W籍變動、綜合測評、獎勵、處罰等各項流程性工作進行說明。
第六,統(tǒng)計類信息可視化。主要是指各種用來整理數(shù)據的圖表,以及以圖表為原型的各種創(chuàng)意視圖??梢栽谶`紀統(tǒng)計、學業(yè)掛科大數(shù)據等日常管理相關數(shù)據基礎上進行可視化處理,形象地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發(fā)展方向和違紀禁區(qū)。
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可視化建構的流程
將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可以把復雜的文本信息轉換成可以直觀獲取的視圖。比較通用并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一般包含“點、庫、選、集”四個主要步驟,以下將結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本科生綜合測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綜測》)的可視化構建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確定可視化對象及核心“點”。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眾多,涉及學籍、學業(yè)、獎懲、黨團、資助、醫(yī)療、住宿等眾多方面,每一項制度的文字量平均都在1,000字以上。把上千字進行可視化轉換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在選取對象時要選擇各項制度中的核心點進行構建。以《綜測》為例,選取的核心點主要包括總評成績構成比例、素質測評構成、學業(yè)測評算法、附加分和基本流程(見圖1)。這些核心點的選擇要充分考慮信息對學生的實用性和作為管理者希望達到的教育引導性。
第二,建立與主題相關的信息“庫”。信息庫主要包括核心點的文字和數(shù)據信息、與核心點相關的圖元素信息。具體到《綜測》來說,“綜合測評成績=素質測評成績×0.1+學業(yè)測評成績×0.9+附加分”屬于核心文字信息,附加分列表屬于核心數(shù)據信息,附加分中學術、文體、志愿服務等簡單的文字信息要轉換為圖元素信息(見圖2、圖3)。圖元素轉換可以采取直接轉換方式,根據文字所傳遞的信息直接挑選或繪制出與之匹配的圖元素;也可以采取間接轉換方式,基于文字信息點的本質進行聯(lián)想,以聯(lián)想到的事物來表現(xiàn)原信息點。
第三,“選”擇最佳圖表形式和風格。在這一步驟中應考慮各類核心點的屬性,選擇最為適合的展現(xiàn)形式。例如: 展現(xiàn)占比可能會用到餅形圖、展現(xiàn)流程可能要用到流程圖,顯示附加分對應分值可能會用分組和對比的矩陣圖等。隨后要從信息視圖的整體設計風格和信息內容角度出發(fā),為文字選擇相應風格的字體;結合信息視圖的主題,選擇與其核心特質匹配的顏色。
第四,“集”成制作,形成最終作品。考慮風格前,必須先思考對象和結構。目前,采取較多的方式是運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軟件進行輔助設計,最前沿的制作方式則是采取Flash、Maya等動畫、3D工具進行交互式信息圖表設計,讓作品包含更多的音視頻和動畫圖表內容,使讀者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并了解更多信息。
可視化成果的教育效果分析
根據上述流程,研究團隊制作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本科生綜合測評管理辦法》《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生違紀處分辦法》兩個可視化成果,以圖片的呈現(xiàn)方式,放在新生入學教育中進行實踐研究。新生入學教育當天進行上午、下午兩場,上午場采用可視化成果進行綜合測評、違紀處分知識點的講解,下午場采用文字解讀方式進行同樣的知識點講解。入學教育結束后采用問卷星現(xiàn)場讓學生掃碼答題,結果如下:
通過圖4、圖5對比可見,可視化組學生選取正確答案的比例明顯高于文字組。學生通過可視化成果學習到的信息更為明確,新生入學教育培訓效果更好。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相關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了解程度,準確把握大學學習生活中的奮斗目標,督促其嚴守底線、紅線,有必要將更多的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進行可視化建構。讓更多的成果應用于大學生法制教育,建設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和諧校園。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建思政(德育)專項研究項目重點課題“學生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可視化研究”(項目編號:190104)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SHNEIDERMAN B. The eyes have it:a task by data type taxonomy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IEEE Symposium on Visual Language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6.
[2]KOSARA R. Visualization criticism—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rt[C]//11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Copyright.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Zurich:IEEE, 2007.
[3]NIELSEN J, MOLICH R. Heuristic evaluation of user interfaces [C]//Proceedings of the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Empowering people,1990.
[4]SKOG T, LJUNGBLAD S, HOLMQUIST L E. Between aesthetics and utility:designing ambi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C]// 9th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eattle WA.: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3.
[5]阿爾貝托·開羅.不只是美:信息圖表設計原理與經典案例[M].羅輝,李麗華,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5.
[6] 楊虹. 圖解力:信息可視化設計方法與案例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5.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
[責任編輯:苑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