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蓮 梁超苗 陳穎 林玉珍 王玲 敖琪釗
【摘要】 目的:探討對出院重性精神病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對其社會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精神科男病區(qū)50例出院重性精神病患者,按出院順序隨機分為基礎組和延續(xù)組,各25例?;A組進行常規(guī)出院指導,延續(xù)組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病情變化狀況、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疾病復發(fā)狀況。結果:隨訪6個月后,延續(xù)組患者藥依從率及BPRS、MRSS、SDSS評分、疾病復發(fā)率均低于常規(guī)組,GQOLI-74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出院重性精神病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可改善病情控制效果,提升用藥依從率,改善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減少疾病復發(fā)。
【關鍵詞】 重性精神病 延續(xù)護理 個案管理 社會功能 生活質量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ing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on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iatric Discharge/LI Chunlian, LIANG Chaomiao, CHEN Ying, LIN Yuzhen, WANG Ling, AO Qizhao.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0, 17(01): -1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on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i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Method: A total of 50 cases of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is in the male ward of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scharge order,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basic group and the continuation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basic group received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 and the continuation group carried out continuous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condition change, soci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disease recurre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 drug compliance rate, BPRS, MRSS, SDSS score and diseas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inu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GQOLI-74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for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psychosi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disease control,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improve patients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disease recurrence.
[Key words] Severe psychosis Continuing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Soci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 Yangjiang Public Health Hospital, Yangjiang 5295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01.030
重性精神病是指存在嚴重認知障礙、心理障礙、運動行為異常、情感異常等異常狀況,其類型較多,包括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偏執(zhí)性精神病等。重性精神病對患者工作、生活、學習均會造成一定影響,病情嚴重時患者還會出現攻擊行為、自殺行為等,不僅給家庭造成極大的負擔,還存在潛在威脅,影響社會和家庭發(fā)展,也影響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1-2]。延續(xù)性護理是將院內護理內容延續(xù)到院外康復階段的護理模式,其可保證患者出院后仍獲得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護理,保證出院后康復效果;個案管理是以患者實際需求狀況為基礎進行針對性管理的管理模式[3]。為明確延續(xù)護理和個案管理聯合的運用效果,本研究對25例患者實施了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精神科男病區(qū)50例出院重性精神病患者,納入標準:實施綜合檢查并根據ICD-10中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為重性精神病患者[4],且患者通過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病情處于康復階段,可出院治療;一般資料完整者;意識清晰者;可正常用藥者;至少有一名家屬與患者共同生活。排除標準:文盲者;無法填寫問卷者;其他嚴重組織、器官、系統(tǒng)病變者;存在精神活性物質依賴者;中途退出研究、失訪者;精神發(fā)育遲緩者;言語溝通障礙者。按出院順序隨機分為基礎組和延續(xù)組,各25例?;颊呒覍倬私庋芯壳液炇鹬橥鈺菊n題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方法 (1)對基礎組進行常規(guī)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耐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重癥精神病康復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家屬出院后加強對患者的病情監(jiān)護,一旦出現異常狀況需立即就醫(yī);為患者家屬發(fā)放藥物,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藥物的用藥知識;指導患者家屬定期帶患者入院復查,告知患者家屬出現疑問時可通過電話詢問醫(yī)護人員。(2)延續(xù)組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干預:①建立個案管理小組:在科室內選擇護理經驗豐富、護理責任心較強的護理人員組建管理小組,由管理小組成員在患者出院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隨訪資料(電話、地址、微信、QQ等),并由專人對患者進行用藥狀況、認知狀況、病情狀況、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等信息管理,在患者隨訪期間由專人實施1次/月調查。在患者出院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延續(xù)護理和個案管理的相關知識,回答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的疑問,獲得患者及家屬認可,并為患者建立檔案,告知患者及家屬預期管理內容及效果。②隨訪方案:在患者出院后實施1次/周電話隨訪,1次/月家庭隨訪,在隨訪期間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重癥精神病的疾病知識、生活注意事項,可通過QQ群、微信群不定期向患者及家屬傳播重癥精神病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情緒控制的相關方法,如通過培養(yǎng)興趣愛好來轉移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保持舒暢心態(tài);指導患者家屬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及家庭氛圍,并可引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家務勞動,避免過度勞累;指導患者家屬根據患者實際病情狀況輔助患者進行能力訓練,引導患者積極參加職業(yè)培訓、團體活動、社會活動等,為早日回歸社會打下基礎。③個案管理:隨訪期間由個案管理小組每月通過定期家庭隨訪了解患者實際病情狀況,根據患者及家屬實際認知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強化宣教,指導患者及家屬參與精神病知識講座,耐心傾聽患者及家屬的傾訴,給予患者針對性生活作息、生活注意事項指導;對情緒不穩(wěn)定患者,要指導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情感支持,積極引導患者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升生存及回歸社會信心;針對患者實際病情狀況,給予患者針對性用藥指導,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詳細介紹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介紹應對方法,并告知患者家屬監(jiān)督患者用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狀況,使用簡明依從性評定量表(BARS)評定,包括用藥劑量、用藥時間、用藥類型等,評估患者實際用藥百分比狀況,以百分比>85%為用藥依從,反之為不依從[5]。(2)比較兩組患者病情變化狀況,在出院時及隨訪6個月后使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康復狀況量表(MRSS)評價患者病情狀況,BPRS共18項,每項1~7分,總分18~126分,分數越高病情越嚴重;MRSS共28項,每項0~7分,總分0~196分,分數越高病情越嚴重[6]。(3)比較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狀況。在出院時及隨訪6個月后使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評分,共10項,每項0~2分,總分0~20分,分數越高社會功能越差[7]。(4)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出院時及隨訪6個月后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價生活質量,共74項,涉及心理功能(20項)、軀體功能(20項)、社會功能(20項)、物質生活(10項)、總體生活質量(4項),每項1~5分,總分74~37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高[8]。(5)比較兩組患者疾病復發(fā)情況,將患者隨訪期間病情加重或癥狀完全緩解后再重新出現,嚴重影響生活或需住院治療者納入復發(f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基礎組25例,年齡21~58歲,平均(38.6±11.3)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2.1±0.6)年;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12例、雙相情感障礙9例、偏執(zhí)性精神病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延續(xù)組25例,年齡21~59歲,平均(38.7±11.1)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2.2±0.5)年;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13例、雙相情感障礙9例、偏執(zhí)性精神病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情況比較 隨訪6個月,延續(xù)組患者用藥依從率為96.0%,顯著高于基礎組的7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病情變化狀況比較 出院時,兩組BPRS、MR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延續(xù)組患者BPRS、MRSS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狀況與生活質量狀況比
較 出院時,兩組SDSS評分、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個月,延續(xù)組患者SDS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GQOLI-74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疾病復發(fā)狀況比較 隨訪6個月,延續(xù)組疾病復發(fā)率為4.0%(1/25),低于基礎組的24.0%(6/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153,P=0.042)。
3 討論
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療難度較大,康復時間較長,治療經濟負擔較大,多數患者在病情急性發(fā)作控制后,多實施出院維持治療,但重性精神病患者病情影響因素較多,患者在出院后康復治療期間護理不當極易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影響預后,也影響患者回歸社會[9-10]。因此在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復治療期間需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減少疾病影響因素,保證病情控制效果。
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出院后康復治療期間護理內容較少,難以控制患者出院后病情影響因素,影響預后。延續(xù)護理是院內護理內容的延續(xù),可保證出院后護理內容的全面、規(guī)范、科學[11-12]。個人管理是對患者進行追蹤,以患者實際狀況為基礎進行針對性管理的管理模式,其在慢性病管理中運用較多[13-14]。
本研究中延續(xù)組患者隨訪6個月時用藥依從率為96.0%,高于常規(guī)組的7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是在延續(xù)組中可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給予患者針對性用藥指導,可提升患者及家屬對用藥的重視,促進患者配合用藥,減少不依從狀況的發(fā)生[15-17]。隨訪6個月,延續(xù)組患者BPRS、MRSS、SDSS評分、疾病復發(fā)率均低于常規(guī)組,GQOLI-74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對病情控制更好,且可改善患者恢復效果,改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分析原因是通過常規(guī)出院指導可給予患者康復指導,但出院后隨時間延長,患者依從性逐漸下降,影響病情控制效果;而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可保證患者配合用藥,并可通過個案管理、延續(xù)性干預減少病情影響因素,針對性控制病情,從而改善預后[18-20]。
綜上所述,對出院重性精神病患者實施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可提升用藥依從性,改善病情控制效果,減少疾病復發(fā),可改善社會功能、生活質量,值得運用。
參考文獻
[1]寧小玲,麻景賢,唐全勝,等.協(xié)同護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2):3060-3062.
[2]郭濤.社區(qū)護理健康教育對100例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遠期療效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7,24(24):99.
[3]李紅,李霞.延續(xù)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科學,2019,10(10):52-53.
[4]夏玉蘭,韋用蘭,李雪,等.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實施醫(yī)院-家庭延續(xù)護理的臨床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2):290-293.
[5]朱彩虹.延續(xù)性護理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2):96-98.
[6]張彥,康茜,陳青,等.醫(yī)院社區(qū)一體化隨訪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康復情況、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5):800-802,805.
[7]李萍,劉艷星,查莉,等.多部門聯動管理模式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5):373-377.
[8]楊華梅.電話回訪式延續(xù)護理對精神分裂癥出院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24(4):114-116.
[9]馮杏.延續(xù)護理出院康復指導對精神病人生活質量影響[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12):1869-1870.
[10]高葉青,王潔.延續(xù)性護理對社區(qū)重性精神病患者穩(wěn)定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2):69-70,76.
[11]蔣秀花,方燕平,黎賽英.院外延續(xù)護理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7,39(2):160-162.
[12]曹新妹,賈守梅,龔晴,等.延續(xù)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康復的影響[J].上海護理,2016,16(4):28-31.
[13]曾海燕,黃慈芬.基于個案管理模式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重癥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4):12-14.
[14]李啟青,劉偉杰.延續(xù)護理對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遵醫(yī)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9,25(7):20-23.
[15]王松燁,劉艷娜,魏煒.延續(xù)性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12):158-159.
[16]黃慈芬,郭華貴,曾海燕,等.延續(xù)護理個案管理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4):152-154.
[17]李曉秋,遲新麗.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方案對出院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價值[J].現代養(yǎng)生(下半月版),2018,33(2):204-205.
[18]鄭梅,何縣利,雷玲玲.探討采用延續(xù)性護理方法改善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及生活質量的效果[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9,40(7):910-912.
[19]付明月.延續(xù)性護理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康復影響[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4):42,44.
[20]程群.研究個案管理對重性精神病患者康復的作用[J].罕少疾病雜志,2018,25(6):83-85.
(收稿日期:2019-07-08) (本文編輯:姬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