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就是一個耗費時間的過程,尤其是對于一個剛進入校園生活開始學生生涯的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自主學習這個良好的習慣,對于今后的學習乃至于工作都是終生受益的。這要求教師耐心地和學生溝通,分析和改進教學方法逐步達到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著重分析每個學生的不同點從而針對性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改進計劃,為了孩子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好習慣而努力。
在預習中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作為正式學習的前奏,預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不可替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前先預習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架構(gòu)有個大致了解。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先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預習能力。在漢語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除了要有意識地向?qū)W生強調(diào)預習的重要性,還應教導他們?nèi)绾握_的預習。在學習之前,讓孩子把自己的問題寫下來。帶著問題去聽課,直到解決問題。老師可以先通讀文章,下意識地引導學生一起尋找問題,記錄好問題。然后正式上課時,把剛才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這樣,對于加深孩子們對問題的記憶以及解決的方法,培養(yǎng)好學生的預習習慣和能力,讓孩子更好地學懂課文有重要意義。如果預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那么他就會更集中注意力去聽課,去聽老師是如何講解問題的。小學語文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閱讀。閱讀可以同時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去表達的能力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要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就是要讀出來,說出來。除了多讀課本上的文章,生活中適合孩子讀的好書都要鼓勵孩子去多學習。多讀書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讓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在課堂上會和老師形成更多的良性互動。
在實踐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及時給學生解決問題對他們保持熱愛學習有很大的意義。試想,當孩子上課時,這也是問題那也是問題。而且問題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何況是小學生。問題多會讓他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因此,及時給孩子解答疑問題很重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解決,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有效提升。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去發(fā)現(xiàn)并探索問題,遇到問題后,先讓孩子們討論解決。再在課堂把問題的答案和思路給學生說出來,然后對比他們討論的結(jié)果。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學生通過這種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最后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協(xié)作,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只有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孩子們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文字美。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去主動學習,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前者是愉快的,后者是痛苦的。只有當學生熱愛上這門課后,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才會提升起來。要讓學生具備這種能力不僅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還需要教師更多的付出。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不能脫離實踐。語文作為一門實用的學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何結(jié)合實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老師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在未來的發(fā)展。在語文學習中,老師可以通過把課堂上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某些場景串聯(lián)起來講課。這樣不僅能加深孩子們對知識的印象,也讓學生不那么地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對老師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在合作中培養(yǎng)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
在很多人的心中,老師就是知識的審判者。甚至許多老師認為越嚴厲,課堂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在很多時候,我認為老師更應該是學生的聆聽者和學習上的朋友,用朋友的身份去和他們相處。如果太過嚴厲,學生內(nèi)心對你是充滿畏懼的,這樣達不到很好的交流。用小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尊重孩子的個性,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教師要合理適當?shù)厥褂眯〗M合作教學,通過孩子們團隊間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老師要把這個態(tài)度傳授給學生,遇到問題要盡量探索到問題的根源。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于這個社會上的,人與人之間都會或多或少進行合作從而達到他們的個人目標。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起學生尋求合作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小學語文課本上的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盡量多舉生活中的例子。這樣形象生動,學生更容易記憶。要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答案未必都是標準的正確答案。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觀點,因為每個答案都是學生思考后得到的東西。應該給予他們尊重和鼓勵。即便學生的答案不準確或者有問題也不能一刀切式的否決它,要用辯證的思維去引導他們。有時候,學生們討論答案的對錯的這個過程的重要性超過了答案的本身。用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更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老師們在今后教學的共同思路。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尋求合作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作者單位:吉林省榆樹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