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航
父母為改掉時志茹膽小的性格,送她去學舞蹈等才藝。出乎意料的是,她不但在話劇中嶄露頭角,還作詞并演唱了公益歌曲《我們一起來分類》……
2012年,時志茹出生于西安的一個普通家庭,她有一個13歲的哥哥,父母對她寵愛有加,呵護備至。
轉眼間,時志茹3歲了,她文靜又聰明可愛,但就是性格內向,膽子很小。有一天,家里客廳的吊燈壞了,爸爸帶著燈具店的叔叔來家里裝吊燈,小志茹見家里來了陌生人,竟嚇得躲到媽媽身后大哭起來。
為了讓女兒膽子大起來,爸媽想了很多辦法,但都無濟于事。一天,媽媽看到小志茹一邊看電視,一邊模仿歌星唱歌,忽然茅塞頓開,她和丈夫商量:“要不咱們讓女兒去學習舞蹈、聲樂等才藝,也許可以改變她內向膽小的性格。”爸爸當即表示贊同。
自那以后,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媽媽都會送小志茹去藝術班上課。小志茹在藝術班如魚得水,很快便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一段時間以后,小志茹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越來越大方,越來越自信了,不僅能歌善舞,還展現(xiàn)出極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她倡導組建了一個聲樂組合,起名為“蝸牛組合”,寓意是“像蝸牛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她還給自己取了個藝名——蝸牛女孩kimi。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2016年8月,西安市《牙齒大作戰(zhàn)》兒童劇組到藝術班選小演員,年僅4歲的小志茹從眾多參選的小演員中脫穎而出,在該劇中飾演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小志茹在舞臺上的表演,也給劇組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到女兒極具表演方面的天賦,小志茹的父母商量著把女兒送到“八八空間”國際藝術中心西安校區(qū)學習表演。
在專業(y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小志茹的表演天賦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表演才能快速提高。不僅在“超級未來星”“童年星夢想”等藝術大賽中均有超凡的表現(xiàn),還受到了央視某著名主持人以及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特別好評。
2018年1月,陜西人藝的團長找到了“八八空間”董事長譚梅老師,請她為陜西人藝打造的話劇《平凡的世界》推薦一名優(yōu)秀的兒童演員。因為時志茹在藝術大賽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譚梅老師推薦了她。
憑借出眾的藝術天賦,時志茹得到了陜西人藝老師們的認可,并在《平凡的世界》劇中飾演“貓蛋”這一角色。
為了演好“貓蛋”,時志茹讓媽媽買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每天放學后,她就開始廢寢忘食地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句子,時志茹要么請教父母,要么自己查資料。
看到女兒讀原著太吃力,媽媽想了一個捷徑——陪女兒觀看《平凡的世界》電視劇,一邊看一邊給她講人物關系和劇情,然后再讓女兒重新讀小說。讓媽媽高興的是,女兒自從看了電視劇后,對書中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熟悉了許多。
由于準備充分,小志茹正式登臺演出時,對“貓蛋”角色把握精準到位,把“貓蛋”這個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受到導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演話劇讓時志茹開始有了收入,每場報酬500元。雖然不多,但對7歲的小志茹來說,卻已經(jīng)是一筆巨款了。
這筆錢該怎么用呢?小志茹想到爸爸媽媽經(jīng)常對她說:“自己掙的錢,可以自由支配,但一定要有意義?!?/p>
小志茹想到曾多次跟著哥哥參加公益活動,于是她打算資助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時志茹把想法告訴了父母,得到了父母的一致認可。
隨即,小志茹資助了4名貧困大學生,還給郊縣一所小學的留守兒童送去了學習用品。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初次做公益讓小志茹感到身心快樂:“幫助他人,感覺真的很快樂?!?/p>
小志茹決定把公益做下去,以后每次拿到工資,她都一分不剩地用來做公益,除了資助貧困學生,她還去福利院、養(yǎng)老院慰問兒童和孤寡老人。
此后兩年,小志茹輾轉全國各地,所有演出的報酬,沒有1分錢花在自己身上,全部拿出來做了公益。
2019年7月,媽媽給家里添置了一臺酸奶機,自制酸奶給家人喝。小志茹覺得自制的酸奶口感很好,一點也不比在超市買的酸奶差,于是她突發(fā)奇想,如果把自制的酸奶拿出去賣,掙的錢不是可以做更多的公益嗎?
時志茹用父母平常給的零花錢買回了做酸奶所用的原材料。大家聽說小志茹賣自制酸奶是為了做公益,都夸她愛心可嘉,紛紛掏錢購買。那一次,小志茹賣自制酸奶賺了400多元,她買了籃球、足球、跳繩等體育用品,捐贈給了陜西禮泉縣的一所小學。
2019年9月,媽媽帶著小志茹觀看了電影《烈火英雄》,當看到影片中一名消防員跳入海中清理抽水泵上的雜物不幸犧牲時,小志茹傷心地對媽媽說:“如果沒有垃圾干擾,這位消防員叔叔就不會犧牲了?!边@部影片對小志茹觸動很大,她決定行動起來進行垃圾分類。
剛開始,小志茹購買了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和垃圾袋,但放在家中太占地方,于是她利用喝完水的廢水桶,在上面貼了“可回收垃圾桶與有害物質垃圾桶”的標記。做完這些,小志茹又將垃圾分類的視頻發(fā)到朋友圈,她希望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做環(huán)保。果然,很多孩子在看了她發(fā)的視頻后,都來向她請教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有害垃圾就是廢電池等對身體有害的東西,可回收垃圾就是能賣錢的,不可回收垃圾就是賣不出去也用不到的東西,廚余垃圾可以變成肥料,是寶物……”對于前來請教的孩子,小志茹總是耐心地一一解答,但還是有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分類。于是,小志茹寫下了一首關于垃圾分類的公益歌曲《我們一起來分類》:“垃圾分類有四塊真不少,藍紅綠灰每一個都重要。藍桶里回收好循環(huán)再造,衣裳廢紙玻璃還有塑料……”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熟記垃圾分類的方法,小志茹親自演唱并在多個平臺上線,歌曲一上線,就被廣大網(wǎng)友們瘋狂轉發(fā),并獲得了一致好評。
別看時志茹年紀小,卻對做公益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做公益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普通人也可以做。有錢人做大的公益,普通人可以做小的公益。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人的愛心!”時志茹還打趣地說:“把一塊小石頭扔進水中,濺起的是一個接一個的漣漪。我們去幫助別人,接受幫助的人也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剛開始,小志茹只是拉著自己班上的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做公益,給福利院、養(yǎng)老院的孩子和老人送禮物,遇到節(jié)假日,還給他們表演節(jié)目。隨著影響增大,要求加入做公益的小朋友們越來越多,為此,小志茹還建了一個專門的公益群。
那個由99個熱心公益的孩子組成的公益群,不僅有陜西省內的,還有來自北京和上海等其他城市的小朋友。
對于時志茹小小年紀就做公益,周圍的一些人感到不解:“小孩子把學習搞好才是正事,做公益是大人的事、有錢人的事?!睍r志茹的母親卻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她說:“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公益心和善良心,長大了才能對社會和家庭有責任,有擔當。”
值得肯定的是,父母不僅從不阻止時志茹去做公益,還經(jīng)常和群里的小朋友探討,如何把公益活動做得更好。
時志茹的母親說:“孩子們的事情,由孩子們自己決定,我們家長商量過了,父母不拿錢,一切問題由孩子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蹦赣H的想法和小志茹不謀而合,小志茹說:“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公益。我們都還小,能力有限,但我們要竭盡所能去做公益?!?/p>
為了能把公益活動做的更好,小志茹號召公益群里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或組織義賣,或撿廢品……
用自己賺的錢去做公益,這對大家來說,更是有著非凡的意義。每次活動前夕,群里的孩子們的捐款數(shù)額都不大,30元、50元……雖然錢不多,但代表的是一種難得的熱心和持之以恒的堅持,這更讓人為之動容。
其實,受時志茹所影響和帶動的,不只是公益群里這99個孩子,還有這99個孩子背后的家長。
公益群里一個叫睿睿的小朋友,在電視新聞里看到郊縣農村的一個小孩誤喝了媽媽準備的石灰水,把腸子燒壞了,住進了醫(yī)院。
睿睿央求媽媽帶他去探望那個受傷的小孩,還把自己靠撿廢品積攢的100元錢捐給了對方。母親被孩子的言行感動了,當即去附近的銀行取出了4000元錢,表達了自己的愛心。睿睿的媽媽說:“我原本只想著如何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讓家里的老人孩子有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但自從兒子開始做公益后,我也開始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別人,溫暖自己,這真不是一句假話,我就在做公益時收獲了快樂和感動?!?/p>
隨著學習任務加重,時志茹既要演話劇,還要做公益,會不會影響到學習呢?時志茹和母親都十分肯定地給出了回答:“不會!”
原來,每次去參加演出,時志茹的行李箱里一半裝的都是課本,無論在機場、高鐵站,還是在酒店,只要有空,她都會拿出書本開始學習。時志茹的言行,讓母親非常感動,她欣慰地說:“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她也不允許自己在學習上掉隊?!?/p>
時志茹的班主任也說:“時志茹同學在班上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并沒有因為經(jīng)常參加公益和演出而耽誤學習……”
去的地方多了,時志茹會以日記形式記下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哈爾濱的冰雪風光、重慶辛辣的美食、馬來西亞的異域風情……2019年11月,西安一家出版社被時志茹的日記所吸引,專門為她結集出版了《話劇帶我看世界》一書。
時志茹進入陜西人藝話劇團兩年來,去了全國30多座城市,演出了100多場話劇,獲得了5萬多元報酬,但她沒為自己買過一件喜歡的玩具或漂亮的衣服,全部都被她投入到了公益活動中。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時志茹說:“家人經(jīng)常教導我,要樂于助人。幫助別人,自己也會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