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盤夢網(wǎng)”是位于四川省彭州市軍樂鎮(zhèn)迎春村里的一個獻給孩子的夢想裝置。迎春村的三和大院是當?shù)厣儆械亩鄳羧思揖勐?,聚落里布滿了美麗的小樹林,當?shù)厝税堰@些小樹林稱為“林盤”?!傲直P夢網(wǎng)”便是利用當?shù)刈匀粭l件,主體設計由不同坡度的山丘狀爬網(wǎng)組成。不同的爬網(wǎng)坡度,給孩子提供了更自由的選擇,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孩子的攀爬和休憩。當然,對于游戲而言,孩子才是真正設計師——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夢網(wǎng)無異于一個開放性的裝置,可以由兒童隨時設計新的玩法。
KUBE多功能服務裝置是專門為K11 MUSEA所設計的,旨在于香港摩天高樓和奢華零售空間林立的維港沿岸商業(yè)區(qū)中創(chuàng)造一個親密而獨特的裝置空間,邀請購物者和當?shù)氐木用耨v足停留,并激發(fā)更多相遇和溝通交流的可能,使得他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間,去感受這個城市的溫度與脈搏。KUBE的主體部分是一個金黃色的立方體,主要用于當?shù)匾患沂止に囆g咖啡釀造商的零售所需。建筑師利用了陽極氧化鋁的特殊材質(zhì),使得該裝置的表面可以隨著燈光的變化而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在黎明和黃昏、白天與黑暗交接之時,給途徑此處的路人提供一種別樣的光景。
水之庭“YU舍”以低調(diào)而柔和的姿態(tài),結合水、山、林等多種自然元素,將其嵌入安吉龍山源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中,以獨特的曲面造型和完美的創(chuàng)意贏得了評委們的認可和一致好評。此項目獲得2019第二屆全國高校竹設計建造大賽三等獎。建筑物采取竹編織這種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建構方式,旨在用非線性數(shù)控手段建構具有流動感的曲線造型,同時以魚鱗狀表皮對建筑加以塑造刻畫,使其以更自然、更柔和的方式介入自然環(huán)境之中,并與之相互融合。
溪涌度假村地處深圳東部黃金海岸因環(huán)山圍繞,視覺景觀向海岸線開放,進而讓此區(qū)域成為觀察自然變化的容器;《琴亭》設計的重點“并非”再建立一個新構筑物,而是如何創(chuàng)造“看與望”的景觀方式來呈現(xiàn)日常場域。項目原場地是個半弧形觀景臺,豎立著粗重的欄桿與冰冷的混凝土地面,阻隔人與海的活動;建筑操作以豎向線條強調(diào)厚實與隱蔽,重新定義欄桿與海的介面,再以水平線條圍塑平滑與清透的空間,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與?;踊?qū)υ挼奈枧_。
民生輪渡站位于民生路東端,北臨黃浦江,西側連接新華綠地,東側通過慧民橋連接入民生藝術碼頭。作為聯(lián)系浦江兩岸的水上交通基礎設施,同時也是東西兩側濱江貫通的重要景觀節(jié)點,整體設計將建筑融入周邊景觀,并通過上下層功能分離的設計策略,將出入輪渡站的人流同濱江三道慢行道合理分流。建筑共分二層,一層主要為輪渡站候船廳及站務用房,主要流線為南北向,二層為配套設施可服務周邊貫通道,提供便民設施。建筑高度9米,上部為覆蓋金屬網(wǎng)的景觀構筑物,建筑面積為363平米,結合夜景燈光變化成為獨特地標建筑。
廣州時代地產(chǎn)中心的改造工程由時代中國設計研發(fā)中心設計,基于場地區(qū)位,在最大化昭示時代地產(chǎn)中心大樓形象的基礎上,設計團隊希望改造后的場地空間融入舊城,延續(xù)城市文脈,為密集擁擠的老城中心提供積極的公共空間。針對上述不同的目標訴求,采用相對應的策略:設計減法策略:化繁為簡,賦予場地當代城市美感;邊界模糊策略:開放邊界,賦予前場空間公共屬性;文脈延續(xù)策略:運用傳統(tǒng)騎樓手法,延續(xù)城市文脈。此設計賦予了前廣場新的秩序,時代地產(chǎn)中心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新生。
2020.1.10-2021.02.28|上海中心
三體時空沉浸展以《三體》系列科幻IP為核心內(nèi)容,用超大開放空間,融合科技美學與內(nèi)容創(chuàng)新,首次呈上一場線下沉浸式體驗盛宴,為市民提供新世紀20年代科幻視覺展覽新體驗?!叭w·時空沉浸展”將每個人心中那些由黑暗森林,降維打擊,思想鋼印,面壁計劃等等故事和元素組成的獨特的三體宇宙在上海中心這樣一個充滿當代科技感的場域里落地,讓三體迷和科幻迷看見三體,體驗三體,打造科幻IP下的現(xiàn)象級視覺盛宴。
2020.02.18-03.24|龍美術館(西岸館)
此次展覽是藝術家王璜生繼2017年“邊界/空間”展之后的又一個階段性大型展覽,主要展出2019年創(chuàng)作的《呼/吸》裝置、影像、聲音及水墨系列作品。在這個系列中最為關鍵的意象是氧氣瓶,氧氣瓶作為一個生命急救手段與自身所帶的不確定性,這種悖論使王璜生的作品更加充滿對于現(xiàn)實世界思考后的活力。策展人顧錚評價王璜生的創(chuàng)作:“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那么完備且足以應對一切所需,然而一切又都是那么脆弱,都有可能于瞬間崩潰。而由他敲打氧氣瓶所傳送出來的聲音以及心跳、呼吸這一聲音元素,則通過放大、擴音了的音響來提示包括堅韌與脆弱的生命的本來意義。藝術家與氧氣瓶這一充滿緊張與不安的物件的周旋這個行為藝術本身,也把聲與像的龜裂以一種個體行為彌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