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楠
摘要:宿舍文化對學生思想文化的引領、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等有著積極的作用,但由于高校宿舍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原因還不能完全發(fā)揮其育人作用,需要高校多部門協(xié)調合作,加大宣傳,創(chuàng)新路徑。
關鍵詞:宿舍文化;育人作用;路徑
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一直以來對學生的培養(yǎng)主要以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為途徑。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指出:“要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學生宿舍是大學生除了課堂之外生活學習的地方,也是大學四年身處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對宿舍文化的打造一直以來都是眾多高校實現全方位育人的新方向。宿舍文化一方面是由高校歷史和校園文化組成,具有鮮明的學校特色。另一方面則是由宿舍學生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文化取向所組成,不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造成宿舍之間截然不同的文化差異。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作用
1.學生思想引領。宿舍作為學生生活場所,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學生在外的“家”。學生在宿舍生活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處于一個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對宿舍有強烈的歸屬感,宿舍成員是彼此最信賴的“家人”,其成員之間的思想價值會相互影響。如果宿舍中有一個學生的價值觀念正確成熟,思想積極向上,那么強烈的歸屬感會讓學生本能的接受他人的思想意識,久而久之宿舍內部就會形成良好思想氛圍和價值觀念。以宿舍文化引領學生思想,培育學生正確的三觀,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比普通教學模式更好。
2.培養(yǎng)學生自律意識。宿舍文化中包含學校各種宿舍管理規(guī)章制度。在這些制度的約束和引導下,學生會自覺規(guī)范自我的行為舉止,養(yǎng)成自律意識,這種意識還會在宿舍成員之間相互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集體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身素養(yǎng)。
3.增強團體凝聚力。從眾心理是大學生群體的思想特點之一,通過日常的人際交往向宿舍團體不斷靠近。宿舍作為高校學生的小集體,開展各項以宿舍為單位的實踐活動,增強團體凝聚力,培養(yǎng)宿舍成員集體榮譽感是宿舍文化的重要作用。通過宿舍文化建設活動,發(fā)揮宿舍成員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樹立宿舍成員集體意識,大局意識。
4.心理疏導作用。宿舍因其特殊性會讓宿舍成員感到自由放松,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情緒感情能夠最為直接的表達出來,學生遇到心理壓力時在宿舍成員的幫助下能夠得到很好的宣泄和排解,這甚至會超越專業(yè)的心理老師輔導。同時,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相比于老師他們更愿意聽取同宿舍同學的建議,在這種相互傾訴的環(huán)境下,容易把問題解決。
二、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現狀
宿舍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設的新陣地,對于宿舍文化的建設多數高校還處于一個探索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雖然強大,但就目前來講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存在著很多缺失或者滯后問題,缺少對宿舍文化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創(chuàng)新研究。
1.宿舍文化建設力度不夠,缺少制度保障
宿舍文化想要完全實現育人功能,離不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目前主要以學校和院系的管理制度為主,但這些規(guī)定的內容中都以宿舍安全、衛(wèi)生管理為主,對于宿舍文化的建設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標準,每個宿舍的文化形態(tài)差異過大,沒有評判標準就不能完全利用宿舍文化開展有實效性的育人活動。宿舍文化建設除了學校的高度重視之外,一方面是學生本身的文化素養(yǎng),另一方面是宿舍管理人員的文化素養(yǎng)。但我們發(fā)現許多高校學生對宿舍文化一詞毫無概念,認為宿舍文化就是做好宿舍衛(wèi)生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同時,宿舍管理人員如樓管、清潔人員等,自身文化素養(yǎng)不高,年齡較大等原因,造成二者之間的存在溝通交流障礙,宿舍管理人員不能很好地傳達宿舍文化建設的要求。
2.宿舍軟硬件設施配備不完善
宿舍文化建設對于軟硬件設置有一定的的要求,文化宣傳需要配備專門的宣傳欄和公共活動區(qū)域,但多數高校宿舍樓內部的宣傳欄張貼著學生會社團招新或者商家廣告,宿舍樓內的公共區(qū)域更是被衣物晾曬、雜物堆放所占據,難以發(fā)揮文化宣傳的作用。同時,在宿舍文化引導等軟件方面缺乏相應教師,宿舍是學生人際交往加深情感交流的場所,人際關系處理也是宿舍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如果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極易發(fā)生宿舍沖突,然而多數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設上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做好學生人際交往的教育工作。
3.學生干部利用不充分,宿舍建設缺乏獎懲機制
學生干部培養(yǎng)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干部是宿舍文化建設中的骨干力量,在學生群體之中起著帶頭作用。多數高校學生干部的設立都是以班級管理為前提,對于宿舍管理方面的學生干部則少有重視,設置的學生宿舍長、層長、樓長的工作職責就是做好學生安全和宿舍衛(wèi)生工作,在宿舍建設方面沒有相應的職責要求。再加上學生干部本身的文化建設意識薄弱,對宿舍文化的構建沒有概念,難以帶動其他學生。高校文明宿舍的評比中關于宿舍文化占的分值微乎其微,宿舍衛(wèi)生和安全方面幾乎占了所有分值。在學生評優(yōu)評先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習成績,不考慮文化建設成果,難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宿舍文化中帶有的“歸屬感”“家庭”等特殊屬性決定了在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宿舍文化的育人現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阻礙了宿舍文化育人腳步。高校必須加強對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視度,完善宿舍內部軟硬件設施,利用好學生干部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等才能有效解決現狀問題。
1.加強宿舍文化宣傳,運用新媒體技術
高校新媒體平臺是校園內部信息宣傳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學生訪問量和關注量最高的信息平臺。搭建特色鮮明、信息完善的宿舍文化宣傳平臺,利用校園網、微信、微博等開設宿舍文化頻道專欄,定期發(fā)布宿舍文化建設成果等相關內容,例如學霸宿舍、黨員宿舍、最美宿舍的宣傳,科學合理的運用校園新媒體平臺深挖宿舍文化內涵,培養(yǎng)大學生對宿舍文化建設的興趣。
2.完善管理機制,優(yōu)化軟硬件設施
宿舍管理應聯(lián)合高校后勤部門、學工隊伍、校團委、社團組織多部門,協(xié)調合作共同完善宿舍管理機制。后勤部門負責補齊硬件設施和提升宿舍管理人員的自身素養(yǎng),建設集美觀、方便、教育于一體的宿舍環(huán)境,方便同學生活學習;學工隊伍則以學生處牽頭、各院系學工辦具體負責培養(yǎng)學生的宿舍文化理念,包括人際交往技巧和宿舍文化營造,讓學生弄懂什么是宿舍文化,真正在學生頭腦中植入宿舍文化這一概念。校團委聯(lián)合各個社團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宿舍文化節(jié)、開展宿舍文化經驗交流會,利用宿舍內部宣傳欄和公共區(qū)域宣傳展覽一些宿舍文化建設成果的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建設宿舍文化積極性。
3.利用好學生干部,建立獎懲機制
組織培養(yǎng)好各級學生干部,以學生會為主要負責部門聯(lián)合各層長和宿舍長,發(fā)揮學生干部帶頭作用,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自我完善。定期開展宿舍長工作會議,分享宿舍文化建設中的經驗心得,明確學生干部職責。對于在宿舍文化建設中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宿舍、學生干部宣傳鼓勵,獎勵加分。對于表現較差的宿舍限期整改,老師個別約談,取消全年評優(yōu)評先資格。
4.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宿舍文化建設可以與學風建設、志愿者服務相結合。利用學風建設成果帶動宿舍文化發(fā)展,營造宿舍良好的學習氛圍,強化學生學習意識,例如舉辦宿舍安全知識競賽等,同時可以把志愿者服務內容穿插于宿舍文化建設中,利用志愿者服務所帶來的正能量和奉獻精神引領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宿舍成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協(xié)作,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為宿舍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
終上所述,宿舍文化的育人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是各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和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單靠學校某一部門是難以完成的,它需要高校各部門高度重視協(xié)調合作和全校師生共同參與,不斷加強學生教育引導和完善宿舍管理機制才能真正的把宿舍建設成學生溫馨、和諧、美麗的家園。
參考文獻:
[1]趙頁.新時代文化建設背景下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路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07):10-11.
[2]劉小波,秦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構建高校宿舍文化育人陣地[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9,18(09):243-244.
[2]王孝華.立德樹人視角下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思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3(03):179-180.
作者簡介:
陳夏楠(1989年—),男,河南新鄉(xiāng)人,碩士,河南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