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捷克特約記者 陳望秋
捷克參議院前議長庫貝拉今年2月去世,因為他在去世前曾計劃訪問臺灣遭到捷克總統(tǒng)和中方的反對,如今一些人竟將其死亡歸因于“中國施壓”。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8日引述捷克公共電視臺的報道稱,庫貝拉的遺孀和女兒周日在捷克公共電視臺的采訪中指控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與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向其施壓不要訪臺,是導致庫貝拉猝逝的主因。她們表示,庫貝拉在參加1月14日總統(tǒng)府舉行的新年餐會后變了一個人,心神不定,也不再講話。
這一說法引起捷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有人說庫貝拉是“為捍衛(wèi)捷克主權和自由而死”,也有人表示應理智面對,每個人的去世都不會只跟一件事有關,更多的人則對媒體利用逝者炒作政治斗爭表示憤怒。
捷克著名雜志《Reflex》總編威廉·布赫爾特28日發(fā)表評論文章說,從表面來看,把庫貝拉的去世與來自中國大使館的政治壓力聯(lián)系起來符合一定邏輯,但是我們要知道,作為國家高層領導人一定會承受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況且?guī)熵惱壬呀?2歲高齡,長期患有高血壓和心臟類疾病,且有長期抽煙的不良習慣。據(jù)庫貝拉生前所說,他偶爾也會拒絕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從醫(yī)學角度看這也有可能是誘因之一。
布赫爾特還在文章中指出,許多人應該明白,這件事的本質是捷克本國政治斗爭和捷中兩國的外交斗爭,不應該把去世的人再次拉進政治外交斗爭中,這是對逝者極大的不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