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萬物皆可數(shù)字化的時代,衣、食、住、行被有條不紊地安排到一部智能手機中,解鎖屏幕即點亮生活。
不過,對不少老年人而言,智能手機及與之相關的一切都意味著“麻煩”,而不能解決“麻煩”又會衍生出新的麻煩。不會在網(wǎng)上購票,只好去火車站的窗口現(xiàn)場排隊;沒用過打車軟件,急著出門時根本攔不到車;對手機支付無所適從,不得不面臨難以找零的尷尬……再加上無處不在的防疫健康碼、通信大數(shù)據(jù)行程卡、健康申明填報……疫情仿佛一柄凸透鏡,不僅將這些窘境無限放大,也讓“無健康碼遭遇拒載”“不掃碼不能進站乘車”等遭遇成為焦點,寸步難行的背后是一顆顆被灼痛的心。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認為,當前的數(shù)字化推進“有點過分了”,他稱之為“信息化技術(shù)反人類”。“疫情防控需要無可厚非,但現(xiàn)在什么都要求掃碼、預約,線下窗口全部取消,一律搬到線上,流程又很復雜,即使是經(jīng)常操作的人,也不見得能夠全部搞定,很多不會使用的老年人就被排除在外了?!彼赋?,“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機并且會用”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斑@是不對的,還有一些不太認識字的人,以及殘障人士,線上的相關設計應該考慮到線下這部分群體的實際狀況?!?/p>
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每一種技術(shù)或科學的饋贈都有其黑暗面。當我們?nèi)找嫦驍?shù)字化世界邁進時,會有一群人的權(quán)利被剝奪,或者說,他們感到自己的權(quán)利被剝奪了。”
基于這樣的背景,尚重生認為,在子女、科技企業(yè)之外,政府有義務保障老年人群體的權(quán)利,以制度為后盾,強制性保留線下窗口,并在人員補充、機構(gòu)設置和經(jīng)費劃撥等方面做出安排?!耙o他們生存在這個時代的機會?!痹谒磥恚粫褂弥悄苁謾C、不會下載A P P、不會預約甚至不會掃碼,本身也是一種權(quán)利?!啊湮椤睦夏耆送耆梢杂小粫臋?quán)利?!?/p>
不可否認的是, 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每一個時代都將出現(xiàn)“落伍者”,這是一種必然。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也沒有資格要求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的所有人,整齊劃一地告別一個時代,去往另一個時代。
(注:文中部分采訪對象為化名,新浪科技張俊、王雅迪、楊雪梅對本文亦有貢獻。)//摘自新浪科技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
時代不是拋棄老年人,是拋棄所有跟不上時代的人。
“會”的自由和“不會” 的權(quán)利都被尊重,才能體現(xiàn)社會對每個個體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