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亞軍
長安西漢未央宮,
風(fēng)雨塵煙過眼空。
寶殿龍庭難再見,
后妃宮院也無蹤。
昔年富貴成丘土,
今世荒涼嘆彎弓。
殘夢遺存留古恨,
后人評說各西東。
一首詩,說盡了未央宮的衰敗和凋零。
誰能想得到,腳下的這一片黃土,竟是大漢帝國的龍庭所在。就是這個地理坐標,使得整個漢人、漢族、漢文化有了自己固化的印記,并深深鐫刻在了民族的骨血之中。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位于西安未央?yún)^(qū)漢長安城遺址西南部,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
未央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漢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建于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jiān)造,是在秦章臺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自未央宮建成之后,西漢歷任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成為西漢帝國200余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成為漢宮的代名詞。此外,未央宮還是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理政之地和禁苑,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然而,一個承載了千年歷史變遷的瑰麗宮殿,最終扛不住風(fēng)霜雨雪和連天人禍的浸淫,還是轟然倒下了!
曾經(jīng)那么偉岸壯麗的宮墻,那么曲婉瑩轉(zhuǎn)的廊庭,還有那些演繹了太多太多悲壯蒼涼金戈鐵馬史詩和宮斗大戲,也與這大殿一樣,化作了一縷青煙,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那日,我游走在未央宮遺址,上前和閑坐樹蔭下的老漢問話:未央宮前殿咋走?老漢抬手一指,說:“端走,路盡頭,右拐!”秦地口音純正,我想這口音在漢代可能就是官話了??催@老漢的神情,我突然冒出個奇怪的念頭,他該不會是當年未央宮里的宮女或者侍衛(wèi),再或是皇親國戚的后人吧?如同當年劉備出道前,把自己混成個織履賣席的破落戶,問起身世,卻是中山靖王的多少代子孫,也不知真假。老漢自言自語說:“幾個村子都遷走咧,這么多地不種糧食怪可惜的!光往里投錢,是個無底洞!”老漢用一個樸實農(nóng)民的算法在計算這片土地的收益得失。老漢沒有錯,他知道土地和糧食對于農(nóng)民有多重要,但他卻不能理解這片土地曾經(jīng)對于漢民族之重要!這里曾是大漢帝國的中央,政令從這里發(fā)出,鐵騎從這里揮師北上,進擊匈奴。遙想當年,“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的場景似乎可以伸手觸摸。西漢的歷史波瀾壯闊,它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將強大的匈奴趕離了東亞土地。這里也是漢文化最重要的地理坐標,有多少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在這里演繹過流傳千古的歷史大??!
順著老漢指示的路線走,可以看出這里正在大興土木,偌大的遺址上,修起筆直寬敞的馬路,種植了樹木和草坪,但遺憾的是,馬路是用柏油鋪成,這和遺址的格調(diào)格格不入。如果修建遺址是為了讓人瞻仰漢代歷史或文化,應(yīng)該秉承修舊如舊的理念去處理地表的設(shè)施,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漢代不可能有柏油路,現(xiàn)代人走在上面,會有煞風(fēng)景的感覺。
未央宮前殿,曾是漢朝皇帝大臣理政議事的殿堂,雖然現(xiàn)在僅是區(qū)區(qū)一土丘,但當年可是漢家天子發(fā)號施令的辦公場所,從這里進進出出的皇帝和大臣,許多人的名字到了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讓人耳熟能詳,依然是電視劇中的熟客。漢高祖劉邦“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字句中透出的豪情,震裂山谷;漢文帝、漢景帝,休養(yǎng)生息,創(chuàng)造了歷史上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更是刀兵所指,匈奴灰飛煙滅,一掃前世送女和親的晦氣屈辱。
在前殿的北面不遠處,則是皇家生活的中心椒房殿,雖然也是萋萋荒草,并有少量遺留下來的磚塊,但你只要閉上眼睛,展開你的想象,眼前便會浮現(xiàn)出那個烏鴉變鳳凰的呂后,還有那個被呂后砍去手腳,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竇太后的專橫,王美人的心機,衛(wèi)子夫的冤屈,無不在現(xiàn)今的文學(xué)或影視劇中展現(xiàn),都是當今的網(wǎng)紅。
我在想,如果當年的未央宮歷經(jīng)兩千多年保存到現(xiàn)在該是個什么樣???古羅馬城比漢代久遠,依然有建筑存留到現(xiàn)在。有人說羅馬的建筑是積累起來的,而我們的建筑是拆出來的,不僅現(xiàn)在興拆,古時候也興拆,許多次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首先焚毀的都是前朝的宮殿。未央宮真算是幸運的,經(jīng)上千年,歷十一個朝代才轟然倒下,這在中國的宮殿建筑史上也算是奇跡了!
未央宮第一次慘遭破壞是在王莽新朝末年,起義軍攻入長安后曾火燒未央宮,經(jīng)赤眉軍洗劫之后,漢長安城總體上已破敗不堪。
東漢立國后,雖以洛陽為都,但長安城仍是東漢時期除洛陽外最重要的都市,光武帝劉秀還對長安城內(nèi)一些宮殿進行了修葺,未央宮也在其中。
東漢末年,漢獻帝被董卓脅迫,遷都長安,當時獻帝在長安城內(nèi)的居所正是未央宮。
后來因為群雄圍殲董卓,引發(fā)了在長安城內(nèi)的激烈戰(zhàn)爭,長安城所遭受破壞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自隋朝遷都起,漢長安城就被包括在皇家禁苑內(nèi),成為供皇室專用的風(fēng)景游覽區(qū),在有關(guān)唐代的文獻記載中還多次提到未央宮。
晚唐時期戰(zhàn)亂頻繁,政局不穩(wěn),未央宮最終也伴隨著唐朝的命運,成為歷史陳跡。
我始終覺得國家應(yīng)該出手恢復(fù)未央宮原貌,就像俄國人將二戰(zhàn)時期被德國人焚毀的冬宮修葺一新那樣,把未央宮再修復(fù)起來,讓后人看看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建筑到底有多宏偉博大,這會讓古城西安更加熠熠生輝!
未央宮不應(yīng)該僅僅是個讓人思緒萬千,哀嘆不已的土丘,更應(yīng)該是個有血有肉,恢宏壯麗的歷史畫卷,當然是立體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