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茹施淼白鳳翔
(1.云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 云南 昆明650500;2.云南師范大學信息管理處 云南 昆明650500)
羽毛球運動作為廣大學生所喜愛的一項運動,對于身體素質(zhì)和提高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因其所需要的運動場地和器材簡單,易上手,普通高校中所開設的大學公共體育羽毛球課程已然成為了被學生選擇的熱門課程之一。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以及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體育教學法已經(jīng)越來越跟不上人才培養(yǎng)的迫切需要。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條件和方法手段,不僅能夠滿足現(xiàn)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需求,還能夠彌補教學硬件設施的不足,為高校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本文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的指導下,借助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對視頻技術在羽毛球步法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以期對探索提高羽毛球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新模式提供參考。
本文以羽毛球步法教學視頻的實效性為研究對象,以云南某高校2017級非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為本次的實驗對象,從中隨機抽取兩個公共體育羽毛球課班級的學生進行對照實驗。
本研究所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是羽毛球步法教學單元中的前場上網(wǎng)步法和中場兩側(cè)移動步法。因為在羽毛球步法中,包含交叉步、并步、跳步等多種步法,根據(jù)羽毛球?qū)嶋H對抗中每種步法的應用程度,以及教學中學生接受并掌握各種步法的難易程度,所以本實驗研究中的前場和中場步法都采取交叉步的方式進行。
在隨機選取的兩個班級中設計實證研究,對實驗班、對照班分別運用視頻技術輔助羽毛球課程教學方式和傳統(tǒng)羽毛球課程教學方式,進行羽毛球課程教學,實驗前后分別對兩個班級進行步法移動速度測試,并運用Microsoft Excel2010和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測試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將實驗前和實驗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在教學前后對中前場步法的掌握程度和提高程度,以此得出結(jié)論與建議。
(1)教學視頻制作。
根據(jù)大學體育公共課程教學大綱和大學體育羽毛球教學進度表,對整個羽毛球課程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度分析,同時根據(jù)每次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提前進行教學視頻的拍攝和制作。
本研究中的教學視頻分為兩個內(nèi)容,一是前場上網(wǎng)步法教學,二是中場兩側(cè)移動步法教學。每個教學內(nèi)容制作成4個短視頻(以右手持拍、單打站位為例),包括正手分解動作、反手分解動作、回撤分解動作以及整體連貫動作,每個視頻時長不超過1分鐘。本研究中教學視頻的拍攝地點為云南某高校羽毛球館,視頻中進行示范的教練員是該校羽毛球?qū)I(yè)的教師,通過手機拍攝并利用i-Movie剪輯軟件和微視軟件完成教學視頻的處理和制作。
(2)教學視頻應用。
視頻具有形象生動、色彩斑斕等特點,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達到多種感官上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學視頻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手機終端和現(xiàn)場教學實現(xiàn)智能學習,促進他們跟教師、同學間的討論交流。視頻技術有效的解決了羽毛球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生掌握技術慢、掌握技術難的問題,使羽毛球各項技術動作更加形象、具體的反映在學生較為容易理解的簡單動作中,促進學生各項技術動作的完善和定型。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視頻隨時隨地觀看學習,以鞏固和提高自身的技術動作。新時代下的數(shù)字資源不僅需要滿足課堂教學需要,更需要滿足信息時代育人全過程的需求,為構(gòu)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提供重要支撐。因此,為促進資源的開放共享和普及,本人將教學視頻上傳至抖音短視頻和微視平臺,以供更多的人交流和學習。
(3)實驗測試方法與要求。
以羽毛球場地的單打線為基本測試區(qū)域,分別在前場和中場的正手位邊線擺放5個羽毛球。學生以哨聲響起為計時開始,在中心位置按照交叉步步法,前場以“V”字型的方向,總跑動距離為60m;中場以“一”字形的方向,總跑動距離為51.8m,分別進行步法移動速度測試。每一次徒手拾起一個羽毛球并回位,再向另一側(cè)移動,將羽毛球放至球場對稱位置的邊線上,當把所有羽毛球徒手搬運至指定位置并回位后,即測試結(jié)束。
圖1
在相同教學內(nèi)容和計劃以及其他條件的基礎上,對照班、實驗班分別以傳統(tǒng)羽毛球教學方式和短視頻輔助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實驗。四個星期之后,再分別對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同樣的步法移動速度測試,并對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教學實驗前結(jié)果分析。
表1 對照班和實驗班實驗前羽毛球步法技術比較表
從表1來看,經(jīng)過測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利用方差分析得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前場“V”字型和中場“一”字形步法移動速度測試中P值都大于0.05,說明對照班和實驗班的羽毛球步法技術水平?jīng)]有顯著性差異。
通過測試步法的移動速度來判斷學生的步法技術能力是高校教學和考試常用的辦法,步法移動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羽毛球步法能力水平。由表1中可以顯示出,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前場、中場步法測試平均速度分別為2.066m/s、2.069m/s和1.909m/s、1.903m/s。兩組測試項目的P值分別為0.845和0.644,均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
(2)教學實驗后結(jié)果分析。
表2 對照班和實驗班實驗后羽毛球步法技術比較表
實驗結(jié)果(見表2)顯示,實驗班學生在前場“V”字型和中場“一”字形步法移動速度測試中的成績均高于對照班學生。通過T檢驗,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后,對照班學生的前場和中場步法測試平均速度分別是2.066m/s、1.906m/s,實驗班學生的步法測試平均速度分別是2.149m/s、1.949m/s。兩項測試所得數(shù)據(jù)分析的P值分別為0.000和0.001,均小于0.05,說明兩個班級在實驗后前場和中場步法測試顯示出的速度具有顯著性差異。實驗班的前場、中場步法平均速度均比對照班快,說明視頻技術輔助教學的方式在羽毛球教學中的運用是有效的,相對于傳統(tǒng)的羽毛球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羽毛球步法技術能力上的水平。
根據(jù)實驗班和對照班測試結(jié)果分析比較,相對傳統(tǒng)的羽毛球教學方式而言,在單一技術的學習掌握和運用方面,通過視頻技術輔助羽毛球課程教學,學生對該項技術的理解和掌握要更好。教學視頻能夠更加具象的向?qū)W生展示每個單一技術動作的細節(jié),通過不斷的重復演示,在人腦中形成動作表象,再經(jīng)過教師課中的講解和引導,進一步加深印象并且加速理解該項技術動作,從而促進正確動作的形成和掌握。因此,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合理運用視頻技術輔助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羽毛球課程教學質(zhì)量。
(1)視頻技術使學生突破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利用教學視頻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動作技術水平;
(2)視頻技術輔助教學降低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難度。觀看教學視頻促使學生能夠更快理解各動作技術的特點,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3)視頻技術有利于學生糾正自身錯誤的技術動作。學生能夠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對比自身的技術動作,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4)視頻技術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有利于減少教師課堂上重復示范技術動作的工作,有效提高羽毛球課堂的教學效率;
利用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化教學手段、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它只是傳統(tǒng)教學的輔助手段,只能合理的運用,不能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