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娟
從3月25日零時起,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地區(qū)解除了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同時,外省來鄂來漢人員,憑外省健康碼或湖北健康碼“綠碼”,在湖北全省范圍內也可以安全有序流動,不需另行提供健康證明等(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除外)。
在一系列通知里,“健康碼”是貫穿其中的關鍵詞。而健康碼在疫情中最早的城市級應用,來自于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的杭州。
“今天你綠了嗎?”2月11日,杭州推出數字化防疫舉措——支付寶健康碼,短短兩周時間,就推廣至200余個城市。具體而言,健康碼實施綠、黃、紅三色動態(tài)碼管理,領取綠碼,憑碼通行;領取紅碼、黃碼,按規(guī)定隔離并健康打卡,滿足條件方可轉為綠碼。
對此有杭州市民調侃道:“平生第一次被綠得這么開心,尤其健康碼與釘釘企業(yè)復工申請平臺打通后,拿到綠碼就可以‘碼上復工啦!”
那么,健康碼如何在企業(yè)復工的同時,保證有效防疫?如何發(fā)揮追根溯源的重要作用?為什么說健康碼還將成為國家的“健康大腦”?《中外管理》專訪了北京信誼明悅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趙興峰,和易觀國際高級咨詢師楊帆。
什么是健康碼?百度詞條的解釋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后臺審核后生成的個人二維碼。該碼可作為個人在本地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實現(xiàn)一次申報,全市通用。
健康碼真的行之有效嗎?以杭州為例,微博上曾對健康碼模式創(chuàng)新褒貶不一:有人稱贊它是正確處理防控疫情和社會民生之間關系的有效嘗試;有人則質疑它收集信息的準確率,以及顏色評判維度的權威性。
“對于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外界都會有褒有貶,但不能因為爭議就否定它的價值和意義。健康碼模式創(chuàng)新對于社會治理,比如災防、安防、反恐都有借鑒意義。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里程碑事件,盡管它還不那么完美?!壁w興峰如是向《中外管理》評價。
首先,健康碼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了信息的及時追溯,將“死”的靜態(tài)數據轉變?yōu)椤盎睢钡膭討B(tài)數據。在大數據體系下,健康碼系統(tǒng)對于流動人口行走路徑的統(tǒng)計,能夠讓城市實施更有效的疫情管理——當疫區(qū)人口行走至非疫區(qū)時,或疑似感染者隨意外出時,后臺都能第一時間抓取其蹤跡。
其次,健康碼后臺實現(xiàn)了多點聯(lián)動。比如:在辦公室掃碼、在家掃碼,一鍵掃碼即可輕松實現(xiàn)多個登陸點的數據打通,這樣更利于數據管控。
但是,完全指望健康碼來控制疫情,是不現(xiàn)實的。
趙興峰亦指出: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健康碼也一樣,存在著很多階段性的不足。比如:用戶填寫的信息是否準確、及時,就是該應用的最大不確定性。“但這些都是技術落地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任何創(chuàng)新出來后,都要經過迭代,缺陷終究會被技術解決?!?/p>
易觀高級分析師楊帆告訴《中外管理》:像北京這種大城市,各社區(qū)都要求返京人員填報個人信息,到了公司、醫(yī)院、銀行,還要再填一遍……有了健康碼,就能避免這些重復性工作;對于企業(yè)而言,“健康碼模式”也優(yōu)于簡單粗暴的封閉式管理,有效提高了復工人員管理效率。
2月17日,在健康碼的基礎上,浙江省曾聯(lián)合支付寶、釘釘、阿里云推出“精準復工管理平臺”,并通過在杭州等15個城市試點,力爭形成一套成熟的疫情期間復工方案。
“‘精準復工管理平臺是與健康碼直接相關的,都是借助多種數據的結合。比如:釘釘就有定位功能,能訪問手機后端的地圖行動軌跡,基于這些數據算法的后臺管控,將更有針對性,便于事后采取應對措施。”趙興峰向《中外管理》分析說,數據帶來的高效和精準,是任何人工管理無法比擬的?!熬珳蕪凸す芾砥脚_”除了更高效外,信息追蹤的準確性也更高,很適合在人員密集度大、疫情防控風險高的廠區(qū)內應用。
而健康碼推出之后的信息更新,才是更大的考驗。
趙興峰強調:“是否能夠實時更新健康碼的顏色,就是對大數據連通性和后臺大數據算法的考驗。即使你現(xiàn)在的健康碼顏色是綠色,但后來發(fā)現(xiàn)一個確診病例與你乘坐了同一趟火車,后臺就會自動把你的顏色變?yōu)辄S色……這就是大數據融合的好處?!?/p>
針對杭州曾經出現(xiàn)的健康碼失實填報現(xiàn)象,趙興峰解釋“健康碼信息的準確性,不能靠個人的素質去保證,而是要靠技術來解決”。
總體看,個人填報只是健康碼推行前期的基礎,后續(xù)通過對確診病例出行軌跡的追溯,和后臺的大數據比對,往往容易得出相對真實的結論。
除了出行軌跡數據,趙興峰認為真正的“數據智能”,是要借政府力量把幾大數據平臺打通,包括行政的數據、公安的數據、安防的數據、出行的數據,以及各電商平臺的個人消費數據等。把這些數據全部融合到政府大數據平臺再進行綜合比對,信息識別的準確率會高很多。
在推出健康碼應用的同時,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碼”,民眾可以一碼知曉個人防疫健康風險,掃一掃即可出示“掌上健康報告”。
這意味著,真正的國家版健康碼要來了。
“健康碼在全國推行,起步其實已經有些晚了,但以此為契機推動‘公民健康身份,卻是一個好的機會點?!壁w興峰介紹道,我們可以以“疫情跟蹤防控”為主題,大力推廣健康碼的應用,結合政府大數據平臺,整合個人健康信息和醫(yī)院診療系統(tǒng),將社保、醫(yī)療等信息融會貫通,形成全民“醫(yī)療健康一卡通”,將其與身份證合二為一。
但楊帆認為:疫情結束后,公眾對于數據安全的關注會更比以前更加強烈,像乙肝、艾滋病這些個人隱私是不需主動告知外界的。所以,隨著健康碼應用的深入,更多個人數據納入大數據后臺后,數據應用的權限、存儲的方法,以及隱私的保護,都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話題。
“但不論如何,健康碼數據除了用于此次對傳染病防御、防護外,對個體醫(yī)學研究價值巨大。但‘公民健康身份就像個人征信一樣,運用的場景也一定會出現(xiàn)很多限制性條件?!睏罘嵝训馈?h3>應對輸入式疫情,只能“點穴式精密智控”
如今,與中國新增確診病例連番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外疫情蔓延的愈演愈烈。針對日韓美英等新的疫區(qū)國家入境人員增多的趨勢,北京、上海、青島、煙臺、延邊等多地接連出臺了相關措施,防止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健康碼在外防輸入方面,是否也一樣能發(fā)揮作用?以健康碼為底層技術的“點穴式”精密智控,將為國內防控,以及守住國門——靈活、精準地應對國際輸入性病例,提供最有實際意義的技術方向。
但要注意的是:“防疫不僅僅是一個健康碼就能解決的,還包括用各種技術手段去追溯、去監(jiān)測、去隔離,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壁w興峰告訴《中外管理》,對入境外國人推廣健康碼,技術上不難做到,因為微信和支付寶早已在駐華外國人中普及,難的還是如何解決用戶隱私問題,各國對于隱私保護的法律不一樣,而健康碼勢必要追溯個人蹤跡,納入個人健康方方面面的數據。另外,外國友人的信息注冊地不在國內,一旦跨境,大數據追蹤就不容易了。
但無論如何,外國人在中國期間的防疫“精準智控”,還是可以實現(xiàn)的。
“只是,疫情畢竟是暫時的,短期偶發(fā)事件或許不會給技術足夠的時間,讓它進化得更完善?!壁w興峰坦言,短期內健康碼確實起到了防控追溯之能,但只要疫情結束,你就沒有理由再讓人留下蹤跡了,因為這很容易涉及用戶隱私問題。
一直從事數據分析工作的楊帆也有類似的體會。
他告訴《中外管理》: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數據去做應用分析,就勢必會涉及更多的用戶隱私。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或許你有充足的理由要求用戶如實填寫,但過了這個特殊時期,人們就有抵觸情緒了?!捌鋵嵅还茉谌魏螘r候,通過技術手段去做數據的抓取和采集,都將面臨數據安全問題?!睏罘a充道。更何況,采集個人生活數據原本是政府公共職能的一部分,而企業(yè)則應是逐利的,兩者的社會功能不同,先天與社會治理的公共立場并不一致。
“我認為健康碼數據的使用和管控,不應該由企業(yè)去運營。”趙興峰提醒,像基于采集數據形成的算法和對個體評價——健康碼顏色,就有可能淪為企業(yè)資產。另外,個人信息在企業(yè)端,本身就風險重重,以往個人酒店信息的泄露,個人網絡平臺資料的泄露,都發(fā)生在企業(yè)端。
而趙興峰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不管是健康碼,還是“精準復工管理平臺”,背后都有阿里的影子。如果阿里形成數據壟斷,就會有不可控的風險——健康碼由政府推向全國后,阿里勢必要開發(fā)一款健康碼App,廣告就會如接連而至。就像“12306熱線”,本來是一項社會基礎設施,鐵道部市場化后,里面的廣告就鋪天蓋地了,這是對公民權益的一種侵犯。
趙興峰呼吁:今后健康碼的功能延展和推廣擴大,各方都應該強化社會責任。即便是技術上占據絕對優(yōu)勢的企業(yè),也少不了在政府管控和法律法規(guī)約束下去推動這個事情。
責任編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