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瑾
(揚州洪泉醫(yī)院,江蘇揚州 225200)
腦梗死的發(fā)生與進展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存在緊密聯(lián)系,血管內皮功能改變以及炎癥反應發(fā)生是形成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1]。臨床有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破裂等發(fā)展過程均伴隨著不同程度慢性炎癥反應,炎性細胞及炎性介質均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進展。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近年來國內外臨床研究較熱門的新型炎性標志物之一,有研究報道Lp-PLA2是參與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進展的炎性因子之一,其可以促進炎性及氧化反應程度,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嚴重程度[2]?;诖?,本研究選取揚州洪泉醫(yī)院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分析Lp-PLA2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表達及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揚州洪泉醫(yī)院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入組患者男性43 例,女性27 例,年齡41 ~74 歲,平均年齡(58.54±8.56)歲。選取同期于揚州洪泉醫(yī)院體檢的50 例非腦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齡43 ~75 歲,平均年齡(58.63±8.73)歲,既往無腦血管疾病史,頭顱CT 或磁共振檢查確認無卒中,近期未接受任何藥物治療。研究組納入標準:首次發(fā)病,發(fā)病后72 h 內入院,經(jīng)頭顱CT 或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確診,符合腦卒中診斷指征[3]。研究組排除標準:出血性卒中或梗死后出血者、腔隙性腦梗死者、無癥狀腦梗死者、動脈炎性腦梗死者;存在明確栓子來源腦栓塞者或先天發(fā)育異常引起的腦梗死者;凝血機制異?;蚋唣ぱY引起的腦梗死者;腦梗死合并周圍血管性疾病者;合并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尿毒癥或自身免疫系統(tǒng)等疾病者;存在全身嚴重感染或發(fā)病前30 d 內伴有潛在感染癥狀或體征者;近期服用影響Lp-PLA2表達藥物者。兩組入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頸動脈超聲檢查:所有急性腦梗死患者及體檢者均通過邁瑞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DC-N3S)行頸動脈超聲檢查。根據(jù)超聲檢查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大小分為3 種情況:IMT 不足1.0 mm,即內膜正常;IMT 在1.0 ~1.5 mm 為內膜增厚;IMT在1.5 mm 以上者即斑塊形成。斑塊積分法:1.1 ~5.0 mm為輕度動脈粥樣硬化,5.1 ~10.0 mm 為中度動脈粥樣硬化,10.0 mm 以上為重度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狹窄程度評估:狹窄率低于49%,管徑相對減小,但血流無變化,為輕度狹窄;狹窄率在50%~69%之間,狹窄段血流加速,遠端形成病理性渦流,為中度狹窄;狹窄率在70%~99%之間,狹窄段血流進一步加速,狹窄近端血流速度相對減低,遠端形成渦流及湍流混雜的血流信號,為重度狹窄;狹窄段無血流通過、血流信號消失者為血管閉塞。
血清學檢查:入院后采集所有人員空腹靜脈血3 mL置于促凝試管中,各2 支,一支樣本離心分離血清后通過熒光素增強免疫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Lp-PLA2水平,另一支樣本離心分離血清后送檢血脂等生化指標,通過奧林帕斯AU-58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高敏C 反應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
比較兩組的血清學指標(Lp-PLA2、hs-CRP、TC、TG、LDL-C、HDL-C),按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不同對研究組分組后,比較其以上血清學指標。比較研究組組內按不同標準分類后的Lp-PLA2水平。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 軟件,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 例(%)] 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進行正態(tài)性及方差齊性檢驗,兩兩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腦梗死患者血清Lp-PLA2、hs-CRP、TC 等各項指標表達均與對照組非腦梗死體檢者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實驗室指標比較(±s)
組別 n Lp-PLA2(ng/mL) hs-CRP(mg/L)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對照組 50 118.54±37.53 1.02±0.29 4.32±1.07 1.08±0.46 2.87±0.61 1.72±0.37研究組 70 275.47±102.59 3.59±1.21 4.83±1.11 1.64±0.48 3.39±0.65 1.25±0.39 t 10.324 14.704 2.519 6.410 4.432 6.648 P<0.01 <0.01 <0.05 <0.01 <0.01 <0.01
表2 研究組血清各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2 研究組血清各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輕度粥樣硬化者比較,①P <0.05。
組別 n Lp-PLA2(ng/mL) hs-CRP(mg/L)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輕度粥樣硬化 22 202.56±37.58 2.12±0.28 4.49±1.02 1.24±0.48 2.95±0.65 1.34±0.38中度粥樣硬化 17 278.45±108.62① 3.71±1.25① 4.91±1.25① 1.68±0.52① 3.41±0.72① 1.29±0.35①重度粥樣硬化 13 326.35±115.65① 4.26±1.39① 5.38±1.31① 2.31±0.57① 4.16±0.81① 0.97±0.24①P<0.01 <0.01 <0.05 <0.01 <0.01 <0.01
研究組組內對比后發(fā)現(xiàn),輕度動脈粥樣硬化者Lp-PLA2、hs-CRP、TG 等指標較中度、重度動脈粥樣硬化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進行分類對比,以IMT 指標分組:斑塊形成者>內膜增厚者>內膜正常者,以斑塊積分分組:重度動脈粥樣硬化者>中度動脈粥樣硬化者>輕度動脈粥樣硬化者,以頸動脈狹窄程度分組:重度狹窄者>中度狹窄者>輕度狹窄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Lp-PLA2 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分析
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是引起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形成過程中機體炎癥及氧化應激反應發(fā)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3]。有實踐研究證實,炎性細胞及炎性細胞釋放的產(chǎn)物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C 反應蛋白及細胞間黏附因子等炎性介質均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及粥樣斑塊形成、進展[4]。Lp-PLA2作為臨床新型炎性標志物,又稱血小板因子乙酰水解酶,分子量45 KDa,是由淋巴細胞以及成熟的巨噬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促炎反應酶,80%左右Lp-PLA2可與LDL 相結合,剩余20%左右Lp-PLA2可與HDL、脂蛋白a等相結合。同時水解LDL 形成的產(chǎn)物可誘導細胞因子及黏附因子等促炎物質的形成,進一步加重機體炎癥并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病變[5]。
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早在2005 年已提出將Lp-PLA2作為評估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Lp-PLA2水平異常升高可作為反映血管壁周圍炎癥狀態(tài)的特異性指標,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至一定嚴重程度時,在即將出現(xiàn)或已經(jīng)出現(xiàn)血管內腔破裂的情況下,會大量釋放Lp-PLA2入血,使其水平大幅度增加,因而監(jiān)測Lp-PLA2水平在預警心腦血管突發(fā)事件方面具有重要積極意義[6]。朱學芳等[7]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相較于非腦梗死患者,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Lp-PLA2水平異常升高。本研究就7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與50 例非腦梗死體檢者采集空腹靜脈血進行血清學檢查發(fā)現(xiàn),研究組腦梗死患者血清Lp-PLA2表達顯著高于對照組非腦梗死體檢者(P<0.05)。與上述觀點基本吻合,進一步提示Lp-PLA2異常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發(fā)生存在緊密聯(lián)系。另外,在本研究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及血清Lp-PLA2關系中發(fā)現(xiàn):斑塊形成者>內膜增厚者>內膜正常者,重度動脈粥樣硬化者>中度動脈粥樣硬化者>輕度動脈粥樣硬化者,重度狹窄者>中度狹窄者>輕度狹窄者,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婋S著IMT 以及斑塊積分逐漸增加、頸動脈狹窄程度逐漸加重,血清Lp-PLA2表達逐漸增加,并呈明顯正相關關系。進一步推測Lp-PLA2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發(fā)生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有著密切聯(lián)系,監(jiān)測血清Lp-PLA2水平可以作為評估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生物學指標之一[8]。
綜上所述,Lp-PLA2作為新型炎性標志物,在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及病情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可以視其為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同時進行血清Lp-PLA2濃度監(jiān)測在預測急性腦梗死病人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及病情嚴重程度中具有重要積極意義,抑制Lp-PLA2大量形成可以成為腦梗死患者治療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