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主辦、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支持的“途·象——‘上合組織成員國肖像畫藝術展”新聞發(fā)布會及開幕式于2019年12月28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由本次展覽總策展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主持,總策展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部主任徐虹做展覽介紹,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六位分策展人分別回答了媒體記者們的提問,蘇丹介紹了2020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覽計劃。展覽開幕式由蘇丹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羅光明、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俄羅斯策展人代表斯維特蘭娜·格拉喬娃先后致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李哲向俄羅斯策展人查爾金娜頒發(fā)捐贈證書,外交部政策規(guī)劃司司長劉勁松宣布展覽開幕。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顧問弗拉基米爾·扎哈羅夫,上合各成員國分策展人:吉爾吉斯斯坦策展人達米拉·艾什巴耶娃,巴基斯坦策展人薩伊德·賈馬爾·沙,俄羅斯策展人斯維特蘭娜·格拉喬娃、瑪麗亞·查爾金娜,塔吉克斯坦策展人賈姆什德·甘尼佐達,烏茲別克斯坦策展人索比爾·拉赫麥托夫,中國策展人陳池瑜,以及成員國常駐上合秘書處代表、成員國駐華使館代表,國內文博業(yè)界專家同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及顧問,清華大學師生及藝術博物館志愿者等200余人分別出席了展覽新聞發(fā)布會和開幕式。
本次展覽共展出上合組織七個成員國的100余件繪畫和雕塑作品。繪畫類型有油畫、水墨、色粉、炭筆素描和綜合材料等。展覽以肖像畫藝術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交流展的主題內容,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肖像畫反映各成員國的人文歷史和視覺文化,并反映“上合組織”成立以來的新氣象。此次展覽將展出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七個國家的八十余位藝術家所繪的精彩作品,表現(xiàn)了開闊的視野:從日常瞬間到經典時刻、重大事件和個體境遇,人在自然中的表現(xiàn)、人和他人關系的平衡等。作品在表現(xiàn)手法和技巧上,有中國觀眾所熟悉的流派和風格演繹,也有別出心裁的個性化闡述;有經典肖像的精妙或樸實的寫實描繪,也有象征和超現(xiàn)實手法的夸張變形;有選取注重平面的現(xiàn)代樣式,也有關注幻覺空間的傳統(tǒng)方法。不同文化不同藝術的樣式特點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作品洋溢著活潑的生命,匯聚成一幅美麗的人文圖景。
自古以來,人們將“絲綢之路”和歐洲人開辟的“新航路”并稱為打通世界的兩大通途,作為人類文化、經濟交流融合的早期雛形,它成就了歐亞文明的交流融合。歷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鑒共進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在這個交流融合的過程中,文化藝術交流是成員國之間交流的最佳橋梁,而藝術創(chuàng)作是人類諸種勞作中最能體現(xiàn)一個民族的辨識力、領悟力和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它超越現(xiàn)實與理想,橫跨時空邊界與文化差異,是人類最沒有國界與隔閡的精神溝通與靈魂碰撞。
“途·象——‘上合組織成員國肖像畫藝術展”可以看作是一個文化地理的圖像展,它反映出地理環(huán)境對一個區(qū)域藝術思想的塑造作用,折射出不同國家的地理關系和文化傳播的方式對藝術形態(tài)影響的結果。百余幅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物肖像作品,不僅客觀刻畫著我們彼此的差異,也影射了人們對生活百態(tài)以及對生活理想的表達。真誠地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構建一個藝術交流和學術對話的平臺,加強“上合組織”各國藝術家之間的文化交流、體驗和互動。
展覽將于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3月29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8、14號展廳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