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歐足聯(lián)已經將歐洲杯延期舉行,歐洲、亞洲大部分國家及美國的體育賽事也暫停,奧運會正面臨著抉擇。
從東道主的角度出發(fā),日本自然不希望奧運會停辦、延期或者改地,否則將是日本民眾的巨大損失。自從獲得奧運會舉辦權后,日本全國都在支持東京的奧運建設。東京奧組委在官網上發(fā)布的最新預算為126億美元,實際投入遠不只這些。
日本目前的經濟形勢并不樂觀,政府和民眾都迫切希望通過奧運會來改變國運。他們希望用奧運會吸引全世界游客,利用旅游拉動經濟發(fā)展,最好能重現(xiàn)1964年的經濟奇跡。
去年筆者曾去日本旅行,東京街頭已經充滿奧運的氣息,一些交通設施開始修繕,以便更好地為世界游客服務。一位日本老年志愿者用蹩腳的英文對筆者說,希望筆者一家明年來東京看奧運。日本民眾和政府對奧運會的重視可見一斑。
奧運會是世界性體育盛會,歐洲國家眾多,美國又是體育強國,奧運會不可能沒有他們,但歐美國家在疫情防控方面令人擔憂。中國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認為,全球疫情最快會在6月結束。如果這樣,7月24日開始的奧運會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事實上,如果東京奧運會被迫延期、取消或者異地舉辦,日本政府前期投入的財力和物力沒有了著落,日本民眾也會倍感失望。反之,如果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辦,對于日本是個好消息,對全世界又何嘗不是?以中國為例,東京奧運會所需的大量產品來自中國,這對刺激中國生產、出口、消費和就業(yè)都有極大的好處。世界經濟需要奧運會這樣的世界盛會來刺激。
經過一場疫情的流行,人們都會帶著熱情來參與這次盛會。在疫情中備受煎熬的人們需要這場盛會樹立希望。
這份希望不僅屬于日本,也屬于全世界。
疫情背景下的東京奧運會,健康與金錢哪個更重要?對任何一個理智的人來說,答案不言而喻吧。然而,健康與經濟上的損失是不是一筆賬,這個問題卻是既尖銳又意味深長。也許有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而給出同一答案的人們也可能有不同的理由。
因為疫情,東京奧運會面臨著嚴峻考驗,恐怕任何數(shù)學建模都無法模擬。風險,想必是這段時間人們思考最多的一件事。經濟損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數(shù)字來標記,健康則不能。然而,經濟損失的風險卻永遠與人類健康的風險牢牢捆綁在一起。在全世界參與的奧運盛事中,疫情對公眾安全造成的風險難以預判,對各國經濟秩序、社會生活的沖擊無法估量,這不是奧運會的經濟損失能衡量的。
健康與金錢,兩者終究是一筆賬??梢赃@樣想,奧運會的經濟損失為世界避免了一部分風險。這種超前的透支與投資是有必要存在的,誰敢說今天在奧運會上的經濟損失,不是為世界明天的平安來買單?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富人死后見到上帝,問上帝:“人的一生有多長?”上帝告訴他:“呼吸之間?!备蝗擞謫枺骸叭松械慕疱X有多貴重?”上帝回答道:“一堆泥土?!备蝗似砬笊系墼俳o自己一次呼吸,上帝說:“那你給我一堆泥土?!备蝗税炎约阂簧慕疱X換做一堆泥土,于是上帝為富人蓋了一座墳墓。
如果只是站在一個體育愛好者的立場上,單純把奧運會看做一項綜合性體育賽事,那我大可以拍著胸脯說,奧運會是世界的。但我恰好是奧林匹克合作伙伴的一名員工,很能理解日本當下的奧運會“保衛(wèi)戰(zhàn)”,保衛(wèi)的就是真金白銀。
在體育層面,日本選手參加東京奧運會有主場優(yōu)勢。東道主自動獲得許多項目的參賽資格,例如斗爭激烈的男籃奧運落選賽,日本隊只需走個過場,主力球員八村星根本不用歸隊。本土參賽,沒有時差、水土、文化等干擾,狀態(tài)神勇是大概率,看看歷屆東道主的金牌和獎牌數(shù)就明白了。
但這一切還不是導致日本把“取消”、“延期”當作敏感詞的主要原因。想想前期為場館建設砸下的巨額資金,以及千辛萬苦才拉來的商業(yè)贊助,這才使東京奧運會的命運成了日本最為關切的問題。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這個意外,2020年東京奧運會本來有望成為最“吸金”的一屆奧運會。去年6月,東京奧運會已經創(chuàng)造了超過31億美元的贊助收入,簽下了62個贊助品牌。這個數(shù)字幾乎是里約奧運會的3倍。所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篤定地說:“我們確信本屆奧運會將于7月24日開幕?!边@記強心針很好理解,因為錢啊。
“我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fā)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這句話點出東京奧運對日本經濟的重大意義。眼下,日本人口結構老齡化,內需嚴重不足,迫切需要一針猛藥。有人甚至將本屆奧運會稱為日本“國運再開”的契機。1964年東京奧運會后,日本走上了經濟高速增長之路,如今的日本人顯然想重溫舊夢。
不能怪日本人自私,所有可能的獲利都是基于前期的大量投入。付出且求回報,合情合理,誰也不想做冤大頭。所以,日本連延期和空場比賽都沒法接受,空場意味著門票收入沒了。如果沒有觀眾,贊助商肯定不答應。
我相信全世界都樂于看到東京奧運按時舉行。那樣的話,東道主獲得收益,奧委會卸下重擔,運動員有了平臺,觀眾欣賞到高質量的比賽。更重要的是奧運會如果能正常舉辦,就說明全球疫情已經得到控制。
心理學家認為,災難后人們的情緒通常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震驚期,還沒從災難中緩過神來;第二階段是災難后的兩個月,很多社會援助和社會關心到達當?shù)?,這可以稱作蜜月期;之后的幾個月,人們逐漸恢復生活秩序,但面臨諸多困難,這就是第三個時期,挫折期。有的人的挫折期會伴隨其一生。
新冠疫情的肆虐,中國現(xiàn)在就處在第二個時期,所擔心的是第三個時期。當疫情散去,我們該如何收拾心情,重新出發(fā)?我想,應該是盡可能給受傷害的人關愛和鼓勵,告訴他們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去追尋,比如體育。
記得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天,央視五套直播了一場NBA賽事,那場湖人對快船的比賽打得蕩氣回腸,甚至讓我一度忘記了周遭的不快。直播結束,主持人對著鏡頭說:“希望為痛苦中的人們減輕一些傷痛,哪怕效果只有萬分之一?!?p>
我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入場時,姚明擎著五星紅旗,與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起走在隊伍前頭,這一幕感動了電視機前的每一個中國人。中國健兒在北京奧運上第一次位居獎牌榜首,這種自豪感激勵了災區(qū)人民以更大的熱情重建家園,也激勵了在2008年歷經磨難的中國人建設國家。
昨天還在說東京奧運近在眼前,今天卻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巴赫親口承諾東京奧運將如期舉行,但諸多困難還懸而未決,許多因素不確定。
這場蔓延全球的瘟疫何嘗不是一場比賽,我相信全球在中國抗疫成功后,能夠吸取其中的成功經驗,合力戰(zhàn)勝病毒。在不遠的未來,當東京奧運會開幕,世界紀錄不斷被打破,這種榮譽會鼓舞每一個人,證明人類的意志是頑強的,即便歷經磨難,依然有能力追求更快、更高和更強。一屆向上的繁榮的體育大會可以帶來全球大范圍的討論,讓人們暫時忘記那些不快,讓傷口彌合,讓心靈獲得慰藉。
東京奧運,不要缺席。
東京奧運能如期舉行嗎?我覺得夠嗆。即便日本控制住了病毒的蔓延,但世界各地的疫情難以戛然而止。何況就目前的態(tài)勢看,日本能否控制住國內的疫情,還是個問題。
東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鐵了心要讓東京奧運如期舉行,即便空場,即便影響到某些項目的觀賞性,即便擺出一副門票不退、愛來不來的臭臉,主要是因為錢,無他。
因為實在是耗不起了。如果東京奧運延期到8月,將與新賽季開始的歐洲各國聯(lián)賽撞車;延期到9月,將與網球賽季撞車;延期到10月,將與自行車大環(huán)賽相撞。再往后,難道要拖到冬天嗎?如果國際田聯(lián)決定在下半年重啟鉆石聯(lián)賽,在地中海的濕潤和本州島的嚴寒中,那些田徑強人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最棘手的是東京奧運會的棒球項目,如果與美國職棒大聯(lián)盟的回歸撞車,東京奧運會當初主打的“棒球全明星”將陷入尷尬的境地。
國際奧委會不過是個國際性體育組織,在國際足聯(lián)、國際田聯(lián)和國際網聯(lián)眼里,你我平起平坐。明星和收視率是這些體育組織的保障,賺錢是根本,在這一點上,他們是一丘之貉,這才是東京奧運的難言之隱?,F(xiàn)代奧運逐漸走上了一條致富的路,裹挾的勢力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重,卻與奧運會的古典美相去甚遠。
什么是奧運會的古典美?早期奧運會上,人們帶著對體育的一知半解闖入賽場。短跑比賽中,起跑方式千奇百怪;田徑比賽中,有人來到賽場上才發(fā)現(xiàn)鐵餅并非真是一塊鐵;網球比賽中,興沖沖的觀眾獲得了最終的冠軍。古典美是旺盛的生命力,是淳樸中帶著可愛的粗獷。世界體育的發(fā)展趨勢是精細化、科學化,當商業(yè)與體育結合時,運動員要贏,要零失誤,要對得起背后的各種期待。
顧拜旦男爵說,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多少年來,因為這個理念,無數(shù)運動員將奧運會當作心中的圣殿。當奧運會變成一門生意,是否延期甚至取消已變得不重要,因為明星們可選擇的舞臺不只一種。
如您所見,呈現(xiàn)在您眼前的這塊“吧主”是《新體育》在新的一年里仍然保留的特色欄目之一,此版塊的建立只為更好地和讀者互動交流。每一期會遵從部落成員們的興趣所致,推出不同的主題,玩轉各類體壇項目。請關注《新體育》微博http:∥e.weibo.com/xintiyu并與之私信聯(lián)系,歡迎觀點交鋒。
欄目中文章應為原創(chuàng),本刊無暇逐篇甄別作品是否存在抄襲、剽竊,希望作者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