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燕文
(北京市海淀區(qū)清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85)
高血壓是一種對人類健康具有較大威脅的慢性疾病[1]。且在我國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漲,因此本文以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再分別讓患者采用噻嗪類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兩種不同方法治療后進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社區(qū)8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成年男性26例,成年女性14例,患者年齡在42~73歲,平均年齡(64.2±5.2)歲;研究組40例患者中有成年男性26例,成年女性14例,患者年齡在44~73歲,平均年齡(66.8±5.4)歲,對比兩組患者之間基礎資料差異較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完常規(guī)檢查包括穩(wěn)定血壓、心電圖等,并停用之前所用降壓藥物。對照組患者采用自然降壓法+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忌辛辣、煙、酒等,并多食水果、蔬菜;每日早晚一杯熱牛奶,并于睡前用熱水泡腳;同時每日可聽音樂以及食用少量黑巧克力等對心情進行放松。
研究組患者則在自然降壓法基礎上采用β-受體阻滯劑(酒石酸美托洛爾或馬酸比索洛爾)進行治療,前者藥物劑量為每次50 mg,每日2次;后者藥物劑量為每日2.5~10 mg。
1.3 觀察指標及標準:在患者接受治療完之后,將臨床癥狀分為三種指標即顯效,患者在治療后血壓水平得到顯著控制,穩(wěn)定在140/90 mm Hg以內;有效,患者在治療后血壓狀況得到改善,但血壓仍偏高;無效,在接受治療后患者血壓狀況無明顯變 化。并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狀況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所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χ2檢驗來分析,(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經過相同時間治療后,對照組總有效率82.5%,研究組總有效率95%。通過對比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方法診治后的血壓指標,可以發(fā)現采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SBP與DPB情況對比:在經過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SBP與DPB指標與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但是研究組患者改善程度要更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情況:在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未有明顯不良反應,研究組中僅有少部分患者服藥后有頭暈、乏力等現象,但休息一段時間后癥狀消失。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SBP與DPB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SBP與DPB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血壓多發(fā)于中老年人、肥胖以及長期飲酒或暴飲暴食等具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群,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生活質量的上升,肥胖以及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群在逐年上漲也導致該病發(fā)病率顯著增高[2-4]。該病病因復雜,其影響因素大多有家族史遺傳、精神與環(huán)境、年齡以及生活習慣等[5-6]。而高血壓又是一種慢性疾病,往往在患者處于高度緊張、異常疲勞狀態(tài)下發(fā)病,患者發(fā)病時多有頭痛、眩暈、心悸還伴有嘔吐甚至病情嚴重的患者將導致各類心、腦、腎等器官不良并發(fā)癥[7]。大量研究表明,該病若不及早的進行治療控制則會引發(fā)多種不良并發(fā)癥并嚴重影響患者的家庭幸福生活[8-9]。目前對于高血壓患者多采用改善生活習慣以及服用降壓藥物進行治療,其中β-受體阻滯劑在臨床研究中具有不錯的效果,因此本文旨在分析β-受體阻滯劑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不良反應的影響。
β受體阻滯劑,顧名思義是一種能選擇性與β受體結合從而阻礙β受體發(fā)揮激動作用如心率增加、血管舒張等,通過大量臨床實驗表明其可以有效的抑制人體內血壓水平升高,并且可以有效的起到心血管保護效應,進而更好的改善心臟功能以及抗心率失常并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等[10]。
因此本文通過將β受體阻滯劑用于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從本文研究數據中可以發(fā)現研究組患者在經歷治療后,其治療有效率高達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SBP與DPB水平比較上,在經過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SBP與DPB指標與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但是研究組患者改善程度要更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研究組患者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后血壓狀況能得到顯著控制。而在不良反應方面,雖然部分研究組患者在服用藥物后又出現頭暈、乏力等現象,但是休息一段時間后這些不良反應均自行消失,且除上述現象外并未有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表明β受體阻滯劑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針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利用β-受體阻滯劑能明顯使患者血壓得到控制,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