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榮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qū)中心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21)
糖尿病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病癥,我國的糖尿病主要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病程相對較長,這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病癥[1]。臨床有調查統(tǒng)計顯示我國到2013年的時候糖尿病的發(fā)病人數已經達到10%,最近這幾年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仍然在不斷的提高。糖尿病這種病癥除了會導致患者血糖水平異常升高以外,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嚴重并發(fā)癥,比如使患者出現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等,這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對糖尿病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應重點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對促進患者病癥的維持具有重要的價值,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也會發(fā)揮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此分析對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護理專案所取得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表1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預后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預后比較(±s)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到我院治療的46 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21∶19,對照組患者中的男女比例為23∶17,χ2=0.2020,Z=0.4466,P=0.6552;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大為73歲,年齡最小為29歲,年齡平均為(45.26±13.05)歲,對照組患者當中年齡最大為74歲,年齡最小為33歲,年齡平均為(44.62±12.44)歲,t=0.2210,P=0.8257;觀察組患者病程時間為1~7年,平均病程時間為(2.63±1.12)年,對照組患者病程時間為1~6年,平均病程時間為(2.77±1.05)年,t=0.5767,P=0.5658。本文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診斷符標準,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進行檢驗,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和出組標準
1.2.1 入組標準:①本文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均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診斷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999年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體質量指數均超過28.0 kg/m2;③所有患者年齡均超過18周歲;④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均超過7.8 mmol/L,餐后2 h血糖均超過11.1 mmol/L;⑤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臨床資料完整[2]。
1.2.2 出組標準:①本文研究對象排除存在嚴重的臟器功能損害或者器質性病變患者;②排除存在肝腎功能異常的情況;③排除合并精神類病癥或意識障礙的患者;④排除對本文所應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⑤排除合并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⑥排除年齡不滿18周歲的患者;⑦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⑧排除藥物濫用史和酒精依賴史的患者;⑨排除因各種因素無法完成調查而中途退出研究組的患者。
1.3 方法:對照組通過常規(guī)的護理手段進行干預,觀察組通過護理專案干預,具體的護理手段如下:①成立專案小組:專案小組的成員需要包括一名科室護士長和三名責任護士。護士長需要提供專業(yè)知識的指導和咨詢工作,并且做好項目開展當中質量的控制工作,指導項目的開展;一名責任護士提供專業(yè)知識的指導和咨詢,并做好工作匯報和及時討論;一名責任護士進行問卷的調查和檢查表制作,并且進行患者的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自我護理的培訓指導;還有一名責任護士主要負責相關數據的路如何分析,并且負責進行PPT和相關專案改善項目的書寫,同時負責隨訪工作。②原因分析:需要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原因,以便制定相關的應對策略。經過調查可以得出,從護士角度而言沒有積極的進行系統(tǒng)的宣講,自身學習能力不強和培訓力度不夠等是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原因;從患者角度出發(fā),患者缺乏積極性,對自身病癥認識不夠,不重視自身疾病,對并發(fā)癥的危害認識不足是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原因;從環(huán)境因素來看,沒有提醒機制,環(huán)境維持較差,沒有宣教的場地和宣教時機不對是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原因;除此以外,不能制定標準的有效考核機制,沒有定期落實考核,沒有宣傳資料也容易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所以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主要確定護士不能進行系統(tǒng)的教育、患者對自身病癥不重視,患者對自身病癥認識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宣傳資料作為主要出發(fā)點,進行相關的整改。③整改策略:護理小組的相關成員需要對臨床的各項治療和護理流程進行細化,制定??谱o理流程標準,同時通過循證依據尋找臨床的護理專案策略。專案改善的活動期需要至少召開兩次糖尿病健康宣教的工作,主要對2型糖尿病進行概述,并且告知患者2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策略、低血糖處理的方法、2型糖尿病運動和治療的相關方案、口服降糖藥物的相關內容和護理的策略,提高相關臨床護士的護理能力。還要對相關宣教資料進行制作,制作胰島素皮下注射的視頻,制作關于低血糖預防和處理的相關視頻和宣傳資料。要進一步的落實健康宣教的工作,出院以后做好對患者隨訪,每周進行相關數據匯總,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重點予以指導,強化電話隨訪次數。
1.4 觀察指標:對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通過自我管理行為量表進行評價,量表總分為0~77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越好。對患者的預后情況主要分析經過護理干預以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25.0這本文中的所有標本、數據和資料等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和統(tǒng)計學分析。本文通過以自然數/百分數(n/%)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對所有的計數資料進行表示,同時選擇卡方值(χ2)對所有的計數值進行驗證性分析;文章選擇以平均數±標準差(±s)為主要的表達方式對所有的計量資料進行表示,并且通過采用t值對所有的計量值進行驗證性分析;等級資料通過采用以Z值為主的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同時選擇秩和檢驗與Ridit分析的方法進行驗證性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檢驗選擇以P<0.05表示,并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為(70.11±5.45)分,對照組為(62.45±8.45)分,P<0.05,差異明顯,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這兩組患者不同護理之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紅蛋白值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的預后效果詳見表1。
對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護理專案手段進行干預符合循證護理科學的原則,可以在護理干預的過程當中積極的分析,尋找導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高的原因,同時總結有效的方案并且積極的探究循證依據,制定相關的護理策略,提升整體護理的效果。綜上所述,過護理專案應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當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患者預后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