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云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971醫(yī)院門診部 山東 青島 26607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患者對臨床護理要求逐漸增加,導致常規(guī)護理模式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臨床需求?,F(xiàn)階段臨床中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方案逐漸廣泛用于臨床且效果顯著。有臨床研究顯示,在門診護理中滲入人文理念,可明顯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本次針對人文理念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效果和對護患溝通的影響展開了研究,詳情如下。
隨機抽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門診收治的12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案分成實驗組(n=63)和對照組(n=63)。其中實驗組39例男患,24例女患,年齡14~73歲,平均年齡(43.6±3.7)歲;對照組38例男患,25例女患,年齡16~73歲,平均年齡(44.3±3.9)歲。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主要協(xié)助患者進行掛號,并進行分診和導診。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人文理念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在門診大廳設置服務臺,并在桌子上放置便民服務箱、針線包、一次性飲水杯、病歷等以及為病人準備好輪椅和平車等服務設施,為患者提供便利服務。②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主要以疾病基礎知識、應急準備、溝通技巧、操作方案等知識為主,每次完成專業(yè)培訓后進行綜合知識考核,考核通過后進行下一步工作。③護理人員為患者服務過程中需保持和藹親切的態(tài)度,多安慰和關心患者,并根據(jù)患者詳細癥狀為其進行疾病基礎知識宣教,盡可能的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④針對一些年齡較高或者行動不便的患者,可協(xié)助其進行各項檢查。針對一些存有激怒、激動、暴躁等負面情緒的患者和家屬,需以耐心、主動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安撫其異常情緒,盡可能的滿足其需求,拉近患者和護理人員的關系,減少護患糾紛。⑤維護好掛號、繳費、候診等秩序,針對一些高齡患者或者殘疾患者、軍人需為其開放綠色通道,減少就診時間。
調查患者對本次護理滿意程度,滿分100分,分值高于90分為十分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69分以下為不滿意。對本次護理質量從護患溝通、服務水平、對待患者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評估,滿分100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總滿意度,實驗組為96.83%,對照組的84.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質量評分,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門診是醫(yī)院和患者接觸最多的科室之一,每天人流量較大、疾病種類較多,護理工作繁瑣且復雜,無法有效確保護理質量。往常以基礎護理為主,此種護理模式較重視患者疾病,忽視了對患者主觀感受的重視程度,導致護理質量一般。人文理念是近幾年臨床常用的護理理念,此種護理理念主要以患者為核心,予以患者人性化、個體化、全面性和科學性的護理服務。能夠顯著提升護理質量,同時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
本次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予以患者人文護理干預,能夠提升護理人員溝通技巧,加強護患的聯(lián)系,以提升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
綜上,人文理念護理干預應用于門診護理工作能夠明顯提升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