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
這天,我休息,如往常一般在街邊的小店吃上一碗帶著發(fā)酵酸香的米粉,然后到廟里茶館里泡上一杯花毛峰,還沒等到茶中的干茉莉花在蓋碗茶杯里重新綻放美麗的第二春時,一個笑呵呵的人影,站在我的面前。
來人頭戴一頂藍(lán)色布帽,帽沿呈倒S狀,滑稽地扭曲著。他的臉上,有著許多皺紋,以眉眼為中心,呈散射狀向四面擴(kuò)散著。
他走上前,沖我一抱拳,雙膝呈弓箭步,一副梁山英雄見了道上兄弟一般地作了個揖,嘴里含混不清地說著一系列難懂的方言。他身上并不太合身的大衣服如戲服一般迎風(fēng)飄繞,讓人忍不住想笑。
努力聽了半天,明白了,他是來要錢的。恰好手邊有枚買茶找零的硬幣,信手交給他,他無限感激,又大戲般唱了大諾,拱手躬身70度一個揖,然后離去。
我的舉動被后來的茶友看到了,他們用責(zé)備的語氣對我說:“你怎么能給他錢呢?平時我們都不給他。”我問:“為什么不給他?”茶友說:“因為他嬉皮笑臉的表情,哪有乞丐像他那樣,隨時笑呵呵的,沒羞沒臊的樣子,一點(diǎn)都不像乞丐?!?/p>
他的話,讓我心中若有所動。這個乞丐,因為笑呵呵的表情,“太不像乞丐了”,而激不起布施者的同情心。
長久以來,我們已見慣了乞丐們展示傷疤和痛苦的表情,而不愿意看到一個發(fā)自內(nèi)心喜悅著前來乞討的人。其實,在許多時候,乞丐是可以有理由微笑的,比如他一天討到十幾塊錢,比打一天工或種一天地劃算;比如在公廁里可以喝到水管里流出的比家鄉(xiāng)水窖里濁臭咸水好1000倍的自來水。這些對城里人沒有什么吸引力的東西,對一個外來的乞丐,卻是可以令他快樂的充足理由。
我把這番話講給那位茶友聽。這位身價千萬的企業(yè)家,似有所悟,說:“確實是這個道理?!?/p>
我們望著遠(yuǎn)去的乞丐,在相鄰的茶座,繼續(xù)笑著作揖,在有的茶位上,老茶客們甚至像老熟人一樣友善地和他打著招呼。雖然給他錢的人并不多,但他總有得一個就賺一個的笑容。
即便很窮,但他心里面依然充滿陽光,所以才會發(fā)出那樣根深至心底的微笑。
(楊子江摘自《人生是一場無人相伴到底的旅行》?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