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艷蘭,張飛鴻,徐廣維,劉 偉,楊國龍
(河南工業(yè)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共軛亞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亞油酸(linoleic acid,LA)的同分異構(gòu)體,主要有4 種(c9,t11-CLA、t10,c12-CLA、t9,t11-CLA、t10,t12-CLA),其中t10,c12-CLA和c9,t11-CLA具有較好的生理活性,如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1-2]、抗癌[3-4]、抗動脈粥樣硬化[5]、提高人體免疫力[6-7]、減少體內(nèi)脂肪和抗炎[8-10]等;而t9,t11-CLA與t10,t12-CLA等雙反式CLA可能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及心血管等方面具有不利影響[11-13],因此衛(wèi)生部規(guī)定(衛(wèi)生部公告-2009年第12號)在CLA產(chǎn)品中雙反式CLA相對含量不得超過1%。以游離脂肪酸形式銷售的CLA產(chǎn)品易氧化,所以其在實際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14]。研究者發(fā)現(xiàn)共軛亞油酸乙酯(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ethyl ester,CLAEE)和CLA具有同樣的生理功能,并且CLAEE較CLA更穩(wěn)定,更易吸收,逐步得到人們的重視[15]。
堿催化法是工業(yè)上常用制備CLA產(chǎn)品的方法,具有污染少、成本低等優(yōu)點。Wang Quanyi等[16]以毛葉山桐子油作為原料,在乙二醇溶劑體系下利用KOH對原料進行堿性異構(gòu)化得到CLA產(chǎn)品,在最佳條件下CLA轉(zhuǎn)化率和得率分別僅為78.53%和30.84%。Yang Lin等[17]以KOH在乙二醇中催化脂肪酸(大豆油皂化酸解所制)制備CLA,雖然轉(zhuǎn)化率為90%,但得率只有18%。上述2 種方法都采用了乙二醇作為反應溶劑,這會對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及后續(xù)處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困難,在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沒有廣泛的適用性。
徐廣維等[18]在無溶劑條件下利用乙醇鈉催化紅花籽油乙酯制備CLAEE,雖然在最優(yōu)條件下CLAEE產(chǎn)品得率達到60%,但最終產(chǎn)物中活性CLAEE的總含量僅為70%,低于目前市場產(chǎn)品含量[19],而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主要原因是乙醇鈉的催化活性不足。乙醇鉀和乙醇鈉是同類型堿性催化劑,其催化活性高于乙醇鈉,因此可以嘗試采用乙醇鉀代替乙醇鈉制備活性CLAEE含量更高的產(chǎn)品。姜偉等[20]通過乙醇鉀在無溶劑條件下催化紅花籽油乙酯制備CLAEE,發(fā)現(xiàn)所制備的產(chǎn)品中c9,t11-CLAEE與t10,c12-CLAEE為主要成分,但該研究只對產(chǎn)品的共軛轉(zhuǎn)化率進行計算,沒有對雙反式CLAEE進行分析,而且產(chǎn)品的得率也沒有給出。
紅花籽油來源于紅花的種子,紅花籽含油率高達24%以上[21-22]。紅花在我國新疆、西藏等地有大面積種植,來源十分廣泛[23]。紅花籽油是衛(wèi)生部規(guī)定(衛(wèi)生部公告-2009年第12號)的CLA來源的食品原料,也是目前已知LA含量最高的天然油脂,其LA質(zhì)量分數(shù)為67.8%~83.2%(GB/T 22465—2008《紅花籽油》)。
因此,本研究將選用紅花籽油作為原料,在無溶劑條件下,優(yōu)化乙醇鉀催化紅花籽油乙酯制備CLAEE的工藝條件并對CLAEE產(chǎn)品進行組成分析和結(jié)構(gòu)表征。
紅花籽油乙酯 自制;乙醇鉀 山東泰安康普司化工有限公司;CLAEE標準品(純度≥99%) 美國NU-CHEK有限公司。
正己烷(分析純、色譜純)、無水乙醇、95%乙醇、氫氧化鉀、酚酞、鄰苯二甲酸氫鉀、乙醚、氯仿、冰乙酸、淀粉,碘化鉀、無水硫酸鈉、硫代硫酸鈉、蒸餾水、溴化鉀、氘代氯仿,除特殊備注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LD5-10A高速離心機 北京京立離心機有限公司;DT電子天平(0.01 g) 常熟市金羊砝碼儀器有限公司;6890N型氣相色譜儀、7890B型氣相色譜儀 美國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BSA224S分析天平(0.000 1 g) 北京Sartorius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 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Avance 500MHz核磁共振儀 德國Bruker科技有限公司;WQF-510傅里轉(zhuǎn)換紅外線光譜分析儀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公司;GC-2000/Trace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美國Finnigan公司。
1.3.1 紅花籽油乙酯及CLAEE的制備
1.3.1.1 紅花籽油乙酯的制備
參照劉潤哲等[24]的方法。稱取0.5%(占原料質(zhì)量)的NaOH于三口燒瓶中,按醇油物質(zhì)的量比7.5∶1加入無水乙醇與紅花籽油,加熱反應60 min,反應溫度75 ℃,反應結(jié)束后通過分液除去甘油,再真空脫溶并水洗至中性,干燥制得紅花籽油乙酯。
1.3.1.2 CLAEE的制備
稱取20 g紅花籽油乙酯于10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乙醇鉀,同時放入梭形轉(zhuǎn)子并且抽真空(-0.1 MPa),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子轉(zhuǎn)速(60 r/min)進行反應。反應結(jié)束后,用正己烷萃取反應產(chǎn)物,然后2 500 r/min離心分離,取上清液水洗除皂并通過旋轉(zhuǎn)蒸發(fā)脫去溶劑,得到CLAEE產(chǎn)品。下層皂用于制備CLA產(chǎn)品。反應同時進行工藝平行實驗。
1.3.2 CLA的制備
將離心分離回收的反應副產(chǎn)物皂利用過量濃鹽酸溶液進行酸解,后水洗除去殘留的鹽酸,再進行脫水干燥處理,得到CLA產(chǎn)品。
1.3.3 紅花籽油乙酯中乙酯和脂肪酸、甘油酯組成分析
取適量樣品,用正己烷(色譜純)充分溶解,除去痕量水分并過濾膜后進行氣相色譜分析,采用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組分相對含量。
具體氣相色譜分析條件參考徐廣維等[25]的方法,由于氣相色譜不能將脂肪酸及脂肪酸乙酯分離,所以脂肪酸含量參照文獻[26]進行計算。
1.3.4 紅花籽油乙酯及自制產(chǎn)品(CLAEE、CLA)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紅花籽油乙酯及自制CLAEE產(chǎn)品的脂肪酸組成分析:樣品處理及分析方法同1.3.3節(jié)。
自制CLA產(chǎn)品的脂肪酸組成分析:取適量樣品,進行甲酯化(具體方法參照GB 5009.168—2016《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后取樣進行氣相色譜分析,采用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脂肪酸相對含量。
CLAEE及CLA產(chǎn)品脂肪酸組成的具體色譜分析條件參考許慶炎等[27]的方法。
1.3.5 原料及產(chǎn)品(CLAEE、CLA)理化指標的測定
酸價的測定參照GB 5009.229—2016《食品中酸價的測定》;過氧化值的測定參照GB 5009.227—2016《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水分及揮發(fā)物含量的測定參照GB 5009.236—2016《動植物油脂水分及揮發(fā)物的測定》。
1.3.6 產(chǎn)品(CLAEE、CLA)得率的計算
產(chǎn)品制備后稱質(zhì)量,按下式計算得率:
1.3.7 CLAEE產(chǎn)品的結(jié)構(gòu)表征
1.3.7.1 紫外光譜分析
將適量樣品移至1 cm×1 cm石英比色皿中,在波長范圍為200~400 nm光譜條件下進行掃描。
1.3.7.2 紅外光譜分析
將適量樣品滴在溴化鉀薄片上,在波數(shù)范圍400~4 000 cm-1、分辨率8 cm-1條件下掃描。
1.3.7.3 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
參照許慶炎等[27]的方法。用滴管吸取20 mg樣品于干凈試管中,加入1 mL正己烷(色譜純)充分溶解樣品,然后加入適量無水硫酸鈉除去痕量水分,靜置,進氣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使用面積歸一化法計算。
1.3.7.4 核磁共振分析
樣品制備:將50 μL樣品用450 μL CDCl3溶解,轉(zhuǎn)移至核磁管中進行測定。
分析條件:采用Bruker 500 MHz Avance進行采集,實驗溫度為30 ℃;一維氫譜采用30°小角度激發(fā),空掃2 次,采樣掃描128 次;一維碳譜采用組合脈沖去耦,空掃4 次,采樣掃描次數(shù)1 024 次,使用脈沖序列均為Bruker自帶標準序列。
所有測定進行工藝平行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以 ±s表示,并通過SPSS進行顯著性分析,P<0.05,差異顯著。
2.1.1 紅花籽油乙酯的組成分析
圖 1 紅花籽油乙酯中乙酯及脂肪酸、甘油酯組成氣相色譜圖Fig. 1 Gas chromatograms of ethyl ester, fatty acid and glyceride in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表 1 紅花籽油乙酯組成成分Table 1 Constituents of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制備的原料中紅花籽油乙酯相對含量高達(98.61±0.10)%,只含有極少量的甘一酯((1.34±0.01)%)和脂肪酸((0.05±0.03)%),不含甘二酯和甘三酯,滿足實驗需求。
2.1.2 紅花籽油乙酯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表 2 紅花籽油乙酯的脂肪酸組成及含量Table 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由表2可知,制備的紅花籽油乙酯中亞油酸乙酯相對含量為(79.13±0.03)%,非常利于制備高純度的CLAEE產(chǎn)品。
2.1.3 紅花籽油乙酯的主要理化指標
制備的紅花籽油乙酯酸價為(0.10±0.06)mg/g,過氧化值為(2.68±0.10)mmol/kg,水分及揮發(fā)物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8±0.02)%,品質(zhì)較好。
2.2.1 反應溫度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
乙醇鉀添加量5%(m/m),反應時間3 h,真空度-0.1 MPa,轉(zhuǎn)速60 r/min,測定反應溫度的影響。由圖2可知,當溫度由70 ℃升至110 ℃時,活性CLAEE相對含量隨著反應溫度升高呈線性增長,由(31.59±3.59)%顯著升高至(75.44±1.18)%(P<0.05),增長趨勢方程為y=1.146 2x-48.666,R2=0.989 1(y為活性CLAEE相對含量/%,x為反應溫度/℃);而在110~140 ℃溫度范圍內(nèi),由于共軛化反應進行得比較完全,活性CLAEE相對含量穩(wěn)定在75%左右,溫度對其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雖然在整個反應過程中,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雙反式CLAEE相對含量顯著升高(P<0.05),但其相對含量始終低于1%,符合市場產(chǎn)品要求。綜合考慮,選取110 ℃為較適宜反應溫度。
圖 2 反應溫度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ontents of active and inactive conjugated linoleate ethyl ester
2.2.2 乙醇鉀添加量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
圖 3 乙醇鉀添加量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catalyst addition on the contents of active and inactive conjugated linoleate ethyl ester
反應溫度110 ℃,反應時間3 h,真空度-0.1 MPa,轉(zhuǎn)速60 r/min,測定乙醇鉀添加量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乙醇鉀添加量不大于2%時,在反應產(chǎn)物中幾乎檢測不到CLAEE;當乙醇鉀添加量達到3%時,活性CLAEE相對含量突然升高至(51.01±0.27)%;隨著乙醇鉀添加量增加至5%時,活性CLAEE相對含量有顯著性變化(P<0.05),由(51.01±0.27)%增加至(75.44±1.18)%;乙醇鉀添加量繼續(xù)升高至9%時,活性CLAEE相對含量不發(fā)生顯著性變化(P>0.05),為(75.55±0.28)%。在乙醇鉀添加量為1%~9%時,雙反式CLAEE相對含量無顯著性變化(P>0.05),均小于1%,符合市場產(chǎn)品要求。綜合考察,選擇乙醇鉀添加量5%為較適宜添加量。
2.2.3 反應時間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
圖 4 反應時間對活性CLAEE及雙反式CLAEE含量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the contents of active and inactive conjugated linoleate ethyl ester
反應溫度110 ℃,乙醇鉀添加量5%,真空度-0.1 MPa,轉(zhuǎn)速60 r/min,測定反應時間的影響。由圖4可以看出,當反應時間不大于3 h時,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活性CLAEE相對含量顯著升高(P<0.05),從0%(0 h)增加至(75.44±1.18)%(3 h);當反應時間延長至7 h時,活性CLAEE相對含量保持在(77.17±0.00)%左右,沒有發(fā)生顯著性變化(P>0.05)。同時,雙反式CLAEE含量在實驗探究的時間范圍內(nèi)始終沒有發(fā)生顯著性變化(P>0.05),一直小于1%,符合市場產(chǎn)品的要求。綜合考慮,選擇3 h為較適宜反應時間。
綜上所述,乙醇鉀催化紅花籽油乙酯制備CLAEE單因素研究的最佳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110 ℃,乙醇鉀添加量5%,反應時間3 h。
利用單因素試驗得到的最優(yōu)工藝條件制備CLAEE產(chǎn)品,并將過程中產(chǎn)生的皂通過鹽酸酸解,水洗脫水后制得CLA產(chǎn)品。CLAEE產(chǎn)品得率為(69.50±3.09)%,遠高于CLA產(chǎn)品的得率((20.70±2.19)%),同時綜合2 種產(chǎn)品的總得率可達到90%。
2.4.1 CLAEE及CLA產(chǎn)品的主要理化指標
由表3可以看出,CLAEE及CLA產(chǎn)品主要理化指標均符合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中關于酸價和過氧化值的規(guī)定。
表 3 CLAEE及CLA產(chǎn)品理化指標Table 3 Physicochemical indicator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ethyl ester and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2.4.2 CLAEE及CLA產(chǎn)品的脂肪酸組成分析
圖 5 CLAEE標準品(A)、自制CLAEE產(chǎn)品(B)及自制CLA產(chǎn)品(C)氣相色譜圖Fig. 5 Gas chromatograms of CLAEE standard (A)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B) and CLA (C)
表 4 紅花籽油乙酯、CLA和CLAEE產(chǎn)品的脂肪酸組成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 and CLAEE
在反應溫度140 ℃、催化劑添加量5%、反應時間40 min、真空度-0.1 MPa、轉(zhuǎn)速60 r/min條件下,測定CLAEE標準品、自制CLAEE產(chǎn)品及自制CLA產(chǎn)品氣相色譜。由圖5可知,CLAEE標準品主要為c9,t11-CLAEE和t10,c12-CLAEE 2 種構(gòu)型,同時結(jié)合表4分析可以看出,CLAEE產(chǎn)品與CLA產(chǎn)品的脂肪酸組成基本相同,2 種產(chǎn)品的CLA轉(zhuǎn)化率都達到了95%以上,且CLA中99%以上都為活性CLA,反應效率較高。
2.5.1 紫外光譜分析自制紅花籽油乙酯、CLAEE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圖 6 自制紅花籽油乙酯、CLAEE標準品及自制CLAEE產(chǎn)品紫外光譜圖Fig. 6 UV absorption spectra of laboratory prepared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CLAEE standard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由圖6對比可知,自制CLAEE產(chǎn)品及CLAEE標準品由于含有共軛雙鍵,能產(chǎn)生π-π共軛效應,在波長234 nm處均有強吸收峰,而紅花籽油乙酯因不含有共軛雙鍵,所以在波長234 nm處沒有強吸收峰[28-29]。雖然采用紫外光譜法能檢測出自制CLAEE產(chǎn)品中含有共軛雙鍵,但CLAEE各異構(gòu)體種類與含量需要進一步分析。
2.5.2 紅外光譜分析自制紅花籽油乙酯、CLAEE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圖 7 紅花籽油乙酯(A)、CLA標準品(B)及自制CLAEE(C)紅外光譜圖Fig. 7 Infrared spectra of laboratory prepared safflower seed oil ethyl ester (A), CLA standard (B)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C)
圖 8 樣品紅外光譜局部對比圖Fig. 8 Partial comparison of infrared spectra of samples
由圖7可以看出,在3 018 cm-1處的吸收峰為不飽和碳氫的伸縮振動峰,1 750~1 700 cm-1處的吸收峰為酯的特征吸收峰;由圖8對比可以看出,自制CLAEE在982 cm-1和946 cm-1處出現(xiàn)2 個=C—H面外彎曲振動峰,分別對應順-反構(gòu)型CLAEE和反-順構(gòu)型CLAEE,CLA標準品在此處同樣也有明顯的振動峰,而紅花籽油乙酯沒有此特征峰。因此,通過紅外光譜分析可知自制CLAEE產(chǎn)品中含有反式共軛雙鍵。
2.5.3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分析自制CLAEE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圖 9 自制CLAEE產(chǎn)品總離子流色譜圖Fig. 9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圖 10 自制CLAEE產(chǎn)品氣相色譜-質(zhì)譜圖Fig. 10 GC-MS profile of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圖 11 亞油酸乙酯標準品、CLAEE標準品及自制CLAEE產(chǎn)品1H-NMR圖Fig. 11 1H-NMR spectra of linoleic ethyl esters standard, CLAEE standard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由圖9可以看出各脂肪酸的分離規(guī)律:在飽和度方面,飽和脂肪酸先于不飽和脂肪酸出峰;對于飽和脂肪酸來說,低碳數(shù)出峰先于高碳數(shù);對于同碳數(shù)的不飽和脂肪酸來說,單不飽和比多不飽和優(yōu)先出峰。這與義志忠等[30]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
由圖9、10可知,在38.82、39.27、39.87 min和40.60 min的位置處出現(xiàn)了4 個相同的質(zhì)譜峰圖,表示4 種組分具有相同的分子片段,即4 種組分為同分異構(gòu)體。由圖9~13可以看出,4 種物質(zhì)m/z均為308,說明其為亞油酸乙酯的4 種同分異構(gòu)體。同時,圖10~13均出現(xiàn)2 個雙鍵的基峰離子m/z67,且順反異構(gòu)體質(zhì)譜碎片基本一致,進一步對比質(zhì)譜庫可以推測得到的4 種物質(zhì)為CLAEE的4 種同分異構(gòu)體(c9,t11-CLAEE、t10,c12-CLAEE、t9,t11-CLAEE、t10,t12-CLAEE)。
圖 12 CLAEE產(chǎn)品二維氫譜圖Fig. 12 Two-dimensional hydrogen spectrum of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圖 13 亞油酸乙酯標準品、CLAEE標準品及自制CLAEE產(chǎn)品13C-NMR圖Fig. 13 13C-NMR spectra of linoleic ethyl esters standard, CLAEE standard and laboratory prepared CLAEE
2.5.4 核磁共振分析亞油酸乙酯標準品、CLAEE標準品及自制CLAEE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
結(jié)合圖11、12可以看出,δ0.8處為疏水端甲基氫;δ1.0~1.5處為分子中亞甲基氫;δ1.6處為連接離酯基碳最近的碳上的氫;δ2.0~2.2為兩側(cè)連接共軛雙鍵的亞甲基上的氫;δ2.3~2.5處為離羧甲基碳最近的碳上的氫;而親水端上的乙基中亞甲基氫化學位移為δ4.1,甲基氫化學位移在δ1.2處。在亞油酸乙酯標準品中,δ5.28為碳碳雙鍵中氫的化學位移,在CLAEE產(chǎn)品中分裂為δ5.0~6.5之間的4 組峰,而δ5.0~6.5正是共軛雙鍵上氫的化學位移。在亞油酸乙酯標準品氫譜中,δ2.768為亞油酸乙酯中連接2 個碳碳雙鍵的亞甲基氫,此處氫在CLAEE產(chǎn)品1H-NMR測定(圖11)中消失,可以看出自制的產(chǎn)物中含有CLAEE的4 種異構(gòu)體。
由圖13可以看出,δ14.2為分子結(jié)構(gòu)上甲基碳的化學位移;δ22.0為離疏水端甲基最近的碳的化學位移;δ25.0為連接離酯基碳最近的碳的化學位移;δ25.0~40.0處為分子中亞甲基上碳的化學位移;δ60.0為親水端上的乙基碳的化學位移;溶劑CDCl3上碳的化學位移在約δ80.0處;在亞油酸乙酯標準品中,δ130.0附近的2 個峰為碳碳雙鍵上的碳化學位移,而在自制CLAEE產(chǎn)品中,此處分裂為4 個峰,對應共軛雙鍵上的4 種碳;在δ175.0則為酯基碳的化學位移。結(jié)合3 種物質(zhì)的碳譜,可以看出自制的CLAEE產(chǎn)物中含有CLAEE的4 種異構(gòu)體。
綜合3 種物質(zhì)的氫譜和碳譜,并結(jié)合2.5.3節(jié)分析,可以確定自制CLAEE產(chǎn)品中的4 種同分異構(gòu)體(c9,t11-CLAEE、t10,c12-CLAEE、t9,t11-CLAEE、t10,t12-CLAEE)。
綜上所述,通過結(jié)構(gòu)表征可以確定CLAEE產(chǎn)品中有4 種主要同分異構(gòu)體,分別為c9,t11-CLAEE、t10,c12-CLAEE、t9,t11-CLAEE、t10,t12-CLAEE。
通過單因素試驗對無溶劑條件下乙醇鉀催化紅花籽油乙酯制備CLAEE的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并對CLAEE產(chǎn)品的主要理化指標和脂肪酸組成進行分析,同時進行結(jié)構(gòu)表征,結(jié)果表明:在真空度-0.1 MPa、轉(zhuǎn)速60 r/min條件下,通過最優(yōu)工藝條件(反應溫度110 ℃,乙醇鉀添加量5%,反應時間3 h)可制得含有4 種同分異構(gòu)體的CLAEE產(chǎn)品,其中活性CLAEE(c9,t11-CLAEE、t10,c12-CLAEE)相對含量為(75.44±1.18)%,雙反式CLAEE(t9,t11-CLAEE、t10,t12-CLAEE)相對含量為(0.24±0.09)%,產(chǎn)品得率為(69.50±3.09)%。同時回收處理反應副產(chǎn)物皂得到的CLA產(chǎn)品得率為(20.70±2.19)%,且CLA產(chǎn)品脂肪酸組成與CLAEE產(chǎn)品的基本相同,兩產(chǎn)品的主要理化指標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綜合兩產(chǎn)品整體得率可達到90%。通過紫外、紅外、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以及核磁共振等結(jié)構(gòu)表征方法驗證了制得的CLAEE產(chǎn)品中存在的4 種同分異構(gòu)體,分別為c9,t11-CLAEE、t10,c12-CLAEE、t9,t11-CLAEE和t10,t12-CLA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