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顯亮
(陜西省鎮(zhèn)安縣廟溝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 陜西 鎮(zhèn)安 711500)
油茶綿蚧又名油茶白毛蚧(Euphilippia aguifoliae chen)屬同翅目綿蚧亞科,是油茶重要害蟲之一,常引起油茶落花、落果、落葉,甚至造成油茶林成片枯死。為防治油茶綿蚧為害,筆者進行了油茶綿蚧生物學特性及防治效果試驗,現(xiàn)總結如后。
成蟲體長4 ~5 mm,雌蟲無翅,長橢圓形,雄蛹,橙黃色。在陜西鎮(zhèn)安縣1 年發(fā)生1 代,以雌成蟲越冬。母蚧于4 月中旬開始分泌卵囊,5 月上旬產(chǎn)卵,6 月上旬孵化為幼蚧,擴散到全樹,群居于葉背為害,老熟時大多數(shù)移居于小枝上。10 月中旬雄蟲化蛹,11月中旬羽化,交尾后雄蟲死去,母蚧留在葉面、小枝或樹干基部越冬。油茶綿蚧有2 個排蜜高峰期,即3 ~4月及9 月中旬~11 月,相應的形成2 個發(fā)病高峰期,尤其秋季最嚴重。因此,要抓緊排蜜高峰之前的防治。
2.1 試驗林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鎮(zhèn)安縣廟溝油茶林,試驗面積1 000 m2,樹齡18 年,樹高3.1 ~4.9 m,株行距4 m×4 m,生長中等,郁閉度0.8。林內(nèi)常年發(fā)生油茶綿蚧為害,危害較嚴重。
2.2 試驗藥劑。95%蚧螨靈100 倍液、蒽油乳劑25倍液、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
2.3 試驗方法
2.3.1 95%蚧螨靈100 倍液噴灑防治試驗。早春萌動期,設置95%蚧螨靈100 倍液與清水(CK)2 個處理組,做噴灑對比試驗,每7 ~10 d 噴1 次,連續(xù)噴2 ~3次,噴時必須周到、細致、均勻,噴至藥液從葉面下滴時為止。最后1 次噴后7 d 調(diào)查防治效果。
2.3.2 蒽油乳劑25 倍液噴霧防治試驗。國產(chǎn)蒽油乳劑的殺蟲作用主要是觸殺,既能穿透昆蟲體壁溶解脂肪體,又能阻塞氣門,妨礙呼吸作用。6 月上旬孵化為幼蚧,群集于葉背為害,此時幼蚧還未形成蠟殼,是防治的有利時機。設置蒽油乳劑25 倍液與清水(CK)2 個處理組,做噴霧對比試驗,每7d 噴1 次,連噴3 次,噴時周密細致,最后1 次噴后7d 調(diào)查防治效果。
2.3.3 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噴灑防治試驗。乙硫磷是一種毒性較大的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具觸殺和胃毒作用,使用時注意安全,噴藥戴口罩保護。針對初孵化的油茶綿蚧幼蚧進行防治,設置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與清水(CK)2 個處理組,做噴灑對比試驗,每7 ~10 d 噴1 次,連噴2 ~3 次。以單株為小區(qū),重復3 次,最后1 次噴后7 d 調(diào)查防治效果。
3.1 95%蚧螨靈1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從表1 可以看出,早春萌動期用95%蚧螨靈100 倍液噴灑毒殺若蟲,其死亡率為87.6%,防治效果較好。
表1 95%蚧螨靈1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
3.2 蒽油乳劑25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從表2 可知,6月上旬卵孵化為幼蚧,群居于葉背面為害,幼蚧尚未形成蠟殼時,用蒽油乳劑25 倍液噴霧后,其蟲口減退率為81.0%,防治效果明顯。
表2 蒽油乳劑25 倍液噴霧后防治效果
3.3 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噴灑防治效果。從表3 可以看出,初孵化的油茶綿蚧幼蚧,用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噴灑毒殺,其死亡率為92.6%,防治效果明顯。
表3 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防治效果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早春萌動期用95%蚧螨靈100 倍液噴灑后,其若蟲死亡率為87.6%,防治效果較好。6 月上旬孵化為幼蚧,此時用蒽油乳劑25 倍液噴霧后,其蟲口減退率為81.0%,防治效果明顯。初孵化的油茶綿蚧幼蚧用50%乙硫磷乳劑1 500 倍液噴灑后,其殺蟲率為92.6%,防治效果明顯。